哪個大人不喜歡聽話的孩子呢?但漸漸長大的我認為:孩子能判斷是非曲直,應該有自己的主見。比如爸爸媽媽囑咐我要注意安全,別玩火別玩電,放學路上要靠邊行走,這些我都會聽。可我還是要說:“我不想全聽大人的話!”
爸爸媽媽總愛教育我:“小孩子別瘋瘋癲癲的,要穩(wěn)重!”不過讓我時刻做個安安靜靜的“美男子”,難受啊!記得有一次,我班數學考試卷子特別難,我是三個得滿分的同學之一,老師獎勵我們仨免做當晚的家庭作業(yè)。太棒啦,這絕對是重磅好消息!放學后一到校門口,我就將這消息迫不及待地告訴了來接我的媽媽,整個人蹦蹦跳跳簡直要飛上天了!媽媽卻一把拉住我,說:“瞧你嘚瑟成這樣!沒個正形。別瘋瘋癲癲的!”老媽呀,我有這么大的開心事,就不能痛痛快快表現出來么?我可不想做你們眼里時時刻刻都穩(wěn)重的“書呆子”!
我不想聽大人的話,還因為大人說的不一定都對。那天我和一個同學走在放學路上,看見一個老奶奶腳底一絆摔倒了。我倆剛準備過去拉老人一把,卻被熟人張叔叔看到攔住了。他勸我們說:“孩子,不要去扶!”“為什么?”我不解地問。張叔叔壓低嗓門說:“你沒看新聞報道過,三個小學生好心去扶摔倒在地的老太太,反被誣陷賠錢?快走吧,要不然會惹火上身走不掉的!”可是,就算真有老人訛詐過,眼前這個老奶奶也不一定會那樣啊。她需要幫助!我倆沒聽張叔叔的勸,還是走過去一起用力把老奶奶扶了起來。結果人家并沒有誣陷我們,還一個勁兒地說謝謝呢??梢?,大人的話不一定都對。
總之,小孩子也該有個性,也要學會獨立思考,我可不想全聽大人的話。
“學霸”是不少人羨慕的,但擂主劉瑤的文章,卻讓我們看到了“學霸”的負擔,從而對她發(fā)出的“不想當‘學霸”的心聲深深理解。文章條理清楚,通過兩個小事例表現了“學霸”承受的壓力,真實可信。
攻擂者孫詩宇的文章標題新穎,內容獨特,表明作者的確是一個有個性、善思考的孩子,所以才道出了這看似叛逆,實則合理的心聲,相信這也是絕大多數孩子想說的心里話。文中不聽大人勸阻,與同學一同扶起摔倒老人的事例,充滿了正能量。
兩位同學的習作都是開門見山,首段即道明自己的心聲,接著以具體事例來表現自己“不想”的理由,令人信服。題目與開頭、結尾三方呼應,結構嚴謹,事例恰當,頗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