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鴻發(fā)
在一次全市年終考評中,我負責學校思想品德模塊的考察。在太平中心完小考評時,一個小女孩趴在會議室的窗戶外,我恰巧出來看到,于是笑吟吟地走過去。
“小朋友,告訴老師,墻上哪一面是國旗?”我指著會議室前方墻上的兩面旗子問道。
“這一面!”隨著她的手一指,我的心“咯噔”一沉?!耙苍S是小孩膽小!”我安慰自己。“那另一面,是什么旗子?”我繼續(xù)追問。
小女孩望著我,搖了搖頭。我看到了她眼中的呆滯,忽然明白了,剛剛她不是隨便一指,而是真的不知道。
“這是一個‘特殊孩子,的確不巧……”趕來的校長連忙解釋。
我哽在那,一時無語,沒有時間去細細思考。
也真是怪了,這次考評中,我在黃市中心完小又碰到了一個學生。一看就知道是殘疾孩子,十一、二歲,微胖,走路搖搖擺擺,身體斜向上45度角“傲視群雄”。陪同考評的學校教導主任介紹道,這是誰也不敢“惹”的琪琪,是一位與其他孩子差別很大的“另類”學生,小兒麻痹,伴有口吃。一直“隨班就讀”,想進教室就進教室,不想進教室就不進教室。各科成績分數少得可憐,除了語文能打30多分,其他科目都在20分左右,英語分數甚至一直是一位數。我沉默了!心似灌鉛般沉重,又如打翻五味瓶一樣復雜。
正準備上樓,“老……老師……”,我身后突然“冒”出一個表達很不流利、也很不流暢的聲音。
誰這么有禮貌?我猛回頭。噢!原來是琪琪。我想,他分數那么低,智商那么“差”,能這么有禮貌?但出于對學生的尊重,我還是笑著問他:“小朋友,你好,請你描述一下你記憶中的國旗是什么樣子的,好嗎?”
他挪過來一點,非?!熬o張”地回答:“國旗是……烈士的鮮血……染紅的。”我很驚訝,國旗確實是烈士的鮮血染紅的??墒?,他怎么知道的呢?我好奇地問:“琪琪,你是怎么知道的,告訴我好嗎?”“我是從課……課外書上知……知道的?!?/p>
我愕然了!在場的教導主任更是張大嘴巴。一位在老師和同學們心目中公認的“弱智”學生,竟然說出了這樣超出常規(guī)的答案!我思忖片刻,馬上微笑著說:“老師佩服你!老師很欣賞你的課外閱讀能力!你要是能堅持在課堂上認真學習,你一定會更優(yōu)秀?!?/p>
也許是出于對琪琪的精彩回答,也許是我和藹可親的表揚,也許是大家對琪琪的回答刮目相看,我們的掌聲不約而同地響起來,算是對他的鼓勵。
當我目送琪琪搖搖晃晃遠去的背影,看到他嘴角邊掩飾不住的那絲微笑時,我不禁內心一顫:如果對那小女孩我們更用心去培育,如果琪琪不患小兒麻痹,如果大家對琪琪更為關心……
教育,不需要太多的“如果”,需要的是教師的一顆平常心,需要的是對學生的愛。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愛好,從而使其獲得成長的信心、前行的動力。即使將來不能干出一番豐功偉績,至少有快樂充實的童年。生命受到了尊重,足矣!
小女孩、琪琪的故事讓我想到了“弱智”的愛因斯坦:三歲還不會說話,父母擔心他是啞巴;直到九歲時,說話還結結巴巴??伤髞泶_實創(chuàng)立了相對論,為人類做出了卓越貢獻。誠然,我也不去預料小女孩、琪琪將來能否發(fā)展成未來的愛因斯坦。我覺得,從事教育就要懷著敬畏的心,敬畏其是教育的個體,敬畏其蘊含著巨大的能量和不可預測的未來。尤其是類似他們這樣的孩子,更須“仰望”、善待,讓他們懷揣夢想上路,滿懷自信地走向未來。
(作者單位:耒陽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