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青
摘要:行政事業(yè)單位作為公共服務的提供者,國家資金使用是否得當對事業(yè)單位的管理有直接影響,所以內部審計成為提高行政事業(yè)單位效率的重要手段。鑒于此,本文對W國有林管局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為國有林管局的內部審計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林管局 內部審計
《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規(guī)范(試行)》在2014年1月1日正式頒布,行政事業(yè)單位作為公共資源的管理者,越來越受到社會公眾的關注。國有林管局作為我國行政事業(yè)單位,掌管著林業(yè)發(fā)展的命脈。內部審計部門則是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和保障林業(yè)局健康、高效運轉的物質基礎。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審計是指行政事業(yè)單位的內部審計機構對單位內部的一種獨立客觀的監(jiān)督和評價活動,按照有關的法律條文和相關制度來評價本單位財政收支情況以及經濟管理活動的合理、合法性,并通過審查和評價單位內部的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和有效性來促進單位加強管理,提高效益。但內部審計部門涉及的審計項目較多、審計安排時間短、專業(yè)人士缺乏等情況,阻礙內部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本文主要以W國有林管局的內部審計為主線,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為林管局的健康迅猛發(fā)展提供參考意見。
一、W國有林管局概述
W國有林管局迄今已有60年的歷史,全局林地總面積189萬畝,其中有林地76萬畝、疏林地4萬畝、灌木林地18萬畝、未成林造林地18萬畝、苗圃地0.3萬畝、無立木地0.7萬畝、宜林地23萬畝、其他林地6萬畝、未領證面積43萬畝。全局活立木總蓄積326萬立方米,其中喬木林76萬畝318萬立方米、疏林4萬畝8萬立方米,從起源結構上看,人工林與天然林面積各占一半。
全局現有建制單位22個,分別是11個國有林場、2個副處級單位和9個其他單位。局機關內設14個科室,分別為人事教育科、辦公室、黨委辦公室、營林科、資源管理科、紀檢監(jiān)察科、綜合計劃財務科、多種經營科、行政科、工會與離退休人員管理科、科技科、社會保險科、內部審計科;W國有林管理局將在“生態(tài)立局、營林強局、產業(yè)富局、人才興局、文化靚局”理念指導下,為實施生態(tài)興省戰(zhàn)略、推進國有林區(qū)率先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W國有林管局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審計制度不完善
當前,我國制定的是行政部門內部控制的規(guī)范,但是沒有內部審計的規(guī)章制度,導致內部審計工作的實施無法可依。沒有規(guī)章制度的束縛,執(zhí)行部門的進行力度和效率就會大打折扣,達不到林管局的目標。再者,林管局盡管設置內部審計科,保持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但內部審計科內部職工的職責不明確,重復工作導致整個科的辦事效率低下。同時,沒有建立監(jiān)督和激勵制度,未對內部審計工作進行及時的指導和監(jiān)督,激勵審計人員認真工作,內部審計專業(yè)人員缺乏,有時會讓財務人員代理,如此內部審計的工作缺乏專業(yè)性、獨立性減弱。因此,內部審計部門就形同虛設,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二)內部審計重視度不夠
內部審計科對內部審計工作認識不清,盡管設置內部審計部門,但對審計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明確。個別領導認為內部審計工作只是面向日常基本的收支,賬面上的資金流動沒有問題就可以,對內部審計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等不熟悉、不透徹,認為這是形式化,沒有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同時認為政府實施收支兩條線管理、資金實施了國庫集中支付、行政事業(yè)單位編制了部門預算、物資的購買實行政府采購,就更加不需要單位自身再進行內部審計,還有的一些單位領導者、負責人,把內部審計與紀檢監(jiān)察畫上等號,對內部審計的作用與職能存在嚴重的錯誤認識,這種錯誤的觀念極大地限制了內部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內部審計人員財務素質欠缺
內部審計人員對內審的法律法規(guī)、知識、審計知識、職業(yè)操守等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審計工作財務風險。審計工作要求審計人員專業(yè)知識和工作經驗雙具備才可以順利展開。審計涉及內容廣泛,涉及對象復雜,如果審計人員沒有相關的工作經驗,在工作中就會無處下手,審計工作無法起到應有的作用。審計人員往往按照以往慣例,先賬本、再報表、后憑證,主要精力集中于會計數據的整理,缺少靜態(tài)分析、結構分析等分析方法全面剖析審計事項,揭示不出問題的實質,審計結果很泛泛,不具有實際使用價值。審計人員在工作中未保持客觀的態(tài)度和職業(yè)操守,徇私舞弊、故意漏賬、審計結果與實際情況不符等,均會影響審計質量,審計風險進一步增加。
三、加強國有林管局內部審計的措施
(一)完善林管局內部審計的制度
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審計制度不健全導致審計人員在辦公過程中無據可依。健全和完善內部審計制度,要求審計人員按照規(guī)章制度開展工作,更好地實現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與規(guī)范化;要建立健全單位內部審計的控制制度、獎懲機制及必要的責任追究制度,從而有效地規(guī)范參與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行為,切實保護好內部審計工作的嚴肅性。責任追究制度的建立,把責任明確到每個人的頭上,審計人員會認真謹慎對待,時刻按規(guī)章制度要求的方法辦公,減少工作中的差池,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還有社會的監(jiān)督力度,注冊會計師審計是社會監(jiān)督的重要部分,督促林管局從自身利益和社會形象出發(fā),自覺實施完善內部審計;最后是政府的監(jiān)督力度,嚴格執(zhí)法機制,利用政府監(jiān)督的權威性,依法追求管理者的職責。在林管局、政府和社會三方的努力下,營造內部審計的良好氛圍,為內部審計制度的完善提供基礎。
(二)強化內部審計意識
意識決定行為,因此林管局的全部職工要加強內部審計意識,特別是林管局局長和內部審計科的負責人。作為我國三大監(jiān)督主體之一的內部審計,相較于社會審計和政府審計更具有主動性。所以從認識層面上應該把強化內部經濟監(jiān)督與審計聯系起來,通過各種手段努力提高行政事業(yè)單位領導、員工、財務人員、內部審計人員等對于內部審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只有提高了認識,內部審計工作才能不斷得到加強,更好地發(fā)揮職能作用。領導應起帶頭示范作用,明確內部審計的必要性,時刻給職工灌輸內部審計的知識,激發(fā)職工審計的熱情。內部審計科的工作目標應該與林管局的總體目標相一致,將工作目標進行細分,細分到每個審計人員的頭上,明確每個人的職責,要在條件允許的范圍,設置獎勵和問責機制。通俗來講,內部審計工作是查找財務缺漏的,內部審計工作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按照內部審計的規(guī)章制度,幫助相關人員認識自身的錯誤,對存在的問題給予正確合理的解決方法,做好內部審計的本職工作,借鑒對方的可取之處,提高自身服務的能力。同時,審計員工要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求,不斷更新審計方法,充分認識到審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林管局的宣傳部門應該加大力度宣傳內部審計重要性,360度提高林管局全部職工對內部審計的認識。
(三)提升內部審計人員財務素質
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審計人員的財務素質是決定審計工作能否順利開展的關鍵,因此提高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業(yè)務素質成為國有林管局亟待解決的問題。首先,內部審計科室每半年安排工作人員去國內高等院校進修,學習相關的專業(yè)知識,提高他們的整體業(yè)務水平,使他們結合實踐總結工作經驗,提高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完善審計隊伍的進出渠道和科學的激勵機制,采取有效措施不斷調動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此外,還應加強政治理論教育和職業(yè)道德培養(yǎng),樹立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再者,林管局的相關部門定期請內部審計的專家到林管局進行講座,強化內部審計的意識,增強內部審計人員的財務素質,同時還要組織內部審查考察小組,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yè)知識進行考核,理論知識欠缺的要加強其財務知識的學習,教導其靈活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工作問題。同時不斷研究應用新方法、新技術,改進信息技術在內部審計實施中的應用。整合審計力量,發(fā)揮監(jiān)督合力,更好地實現審計監(jiān)督全覆蓋。
四、結論
總之,加強國有林管局的內部審計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立足國有林管局的實際情況,明確內部審計在林管局日常辦公中的重要性,將內部審計作為林管局長期穩(wěn)定發(fā)展的入口,從意識加強、制度完善和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為內部審計營造良好的氛圍,最終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甘亞蓉.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哈爾濱金融學院學報,2014,(3):71-73.
[2]顧頌.改進和加強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審計的幾點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5,(10):4-5.
[3]劉水英.淺議當前行政事業(yè)單位的內部審計[J].公用事業(yè)財會,2008(2).
[4]蒲德建.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審計工作問題策略探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0,(5):199-201.
[5]楊海燕.我國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的問題及對策[J].財會研究,2012,(5):219.
[6]張孟.提升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審計服務能力的幾點思考[J].中國內部審計,2015,(2):27-30.
(作者單位:山西省五臺山國有林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