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忽悠”也是一門技術。雖然手段不甚光明,可是,沒有過人的智慧又怎能得逞呢?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被載入史冊的幾位中國最有名的“大忽悠”。他們可都是歷史上政治、軍事、外交界中的智者、奇人。
燭之武是春秋時期的鄭國人。一次晉國和秦國聯(lián)合攻打鄭國,燭之武受鄭王之托出使秦國。他對秦穆公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很快就要滅亡了??墒谴笸跸胂?,滅掉了鄭國對您有什么好處呢?鄭國離秦國很遠而離晉國很近,鄭國亡了,只會讓晉國的領土得到擴展,而晉國的實力雄厚了,您的國力就相對削弱了呀。假如您放棄滅鄭的打算,讓鄭國成為秦國的友邦,這樣秦國使者往來路過鄭國,鄭國還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需要的東西,對秦國來說,倒是百利而無一害。世人都知道您曾經(jīng)對晉惠公有恩惠,他當初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可是事后他出爾反爾了。由此可見,其野心極大。如果再把鄭國據(jù)為他東部的屏障,那么離侵占秦國也就不遠了??傊疁玎嵾@事對秦國沒有半點好處,相反還幫了晉國的大忙?!?/p>
秦穆公覺得很有道理,于是與鄭國簽訂了盟約,不和晉國玩了。晉國只能放棄攻打鄭國的念頭,班師回朝。
齊景公手下有三個勇士:田開疆、公孫捷、古冶子。這三人個個勇猛異常,深受齊景公的寵愛。但他們恃寵自傲,橫行鄉(xiāng)里,被百姓稱作“三害”。晏嬰等幾個人想除掉他們,但是又怕得罪齊景公。
一次齊景公與晏嬰等四人在園中喝酒,晏嬰摘了六個桃子,在坐的一人一個,最后還剩兩個。晏嬰說:“請大王傳令群臣,看誰的功勞大,就讓誰吃這兩個金桃吧?!苯Y果公孫捷第一個走上來說:“我曾為救大王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猛虎。如此大功,還不應該吃個金桃嗎?”大王說:“冒死救主,功比泰山,可賜酒一杯、桃一個?!惫珜O捷飲酒食桃,十分得意。古冶子見狀,立即上前厲聲喝道:“打死一只老虎有什么稀奇,當年我送大王過黃河時,一只大黿咬住了大王的馬腿,是我跳進洶涌的河中,舍命殺死了大黿,保住了大王的性命。像這樣的功勞,該不該吃個金桃?”大王點頭,于是晏嬰把剩下的一個桃子給了古冶子。一旁的田開疆看桃子分完了急得大叫:“當年我奉命討伐徐國,舍生忘死,斬其名將,俘虜徐兵五千余人,嚇得徐國國君俯首稱臣,就連鄰近的郯國和莒國也望風歸附。如此大功,難道就不能吃個金桃嗎?”晏嬰忙說:“田將軍的功勞當然高出公孫捷和古冶子二位將軍,但是金桃已經(jīng)沒有了,只好等樹上的熟了,再請將軍品嘗,要不您先喝酒吧?!碧镩_疆氣呼呼地說:“打虎、殺黿有什么了不起!我南征北戰(zhàn),出生入死,反而吃不到金桃,受此大辱,我還有什么臉面站在朝廷之上呢?”說罷揮劍自刎了。公孫捷大驚,也拔出劍來說:“我因小功而吃桃,田將軍功勞大反倒吃不到。我還有什么臉面活在世上?”說罷也自殺了。古冶子更沉不住氣,大喊道:“我們?nèi)私Y拜為兄弟,誓同生死,如今他倆已死,我還茍活,于心何安?”說完,也拔劍自刎了。晏嬰談笑之間就除了三害,還跟沒事人似的。
馮諼是齊相孟嘗君門下的食客,雖然草根一個,但是忽悠的本領可是非同尋常。
一次,齊國國君聽信讒言,罷了孟嘗君的相位。馮諼對孟嘗君說:“我可以讓你的相位失而復得,而且比以前更加顯貴。”馮諼先來到秦國,對秦王說:“當今世上能與秦國抗衡的只有齊國,想必大王也知道齊國罷了孟嘗君的官吧?孟嘗君熟悉齊國國情,又受天下人敬重。大王如果得到他肯定有諸多好處,所以請大王盡快派使者備厚禮去迎接孟嘗君,千萬不能錯失良機?!毕Р诺那赝跽娴呐扇巳フ埫蠂L君。馮諼又搶在使者前面趕回了齊國,對齊王說:“大王,秦國聽說你罷免了孟嘗君,已經(jīng)派人來請孟嘗君去做相了,如果秦國得到此人,齊國就再也不能與秦國抗衡了。”齊王聽后,這還了得,趕緊恢復了孟嘗君的相位,且比之前更厚待他。
燕昭王是蘇秦的第一個伯樂,為了報答燕昭王,蘇秦決定替燕國要回被齊國占領的土地。蘇秦對齊王說:“燕昭王是秦惠王的外孫,有強秦作后盾。齊占燕地,必然會令燕國和秦國都對齊國不滿,如果大王能把所占的燕國之地歸還,那么燕秦二國就會感激大王的恩德。大王就可以得到秦燕的支持,到時號令天下,還有誰敢不從呢?到那時齊國的霸業(yè)也指日可待了?!饼R宣王一聽,是這么個理兒,于是就歸還了燕國的土地。
拆散齊、楚聯(lián)盟是張儀的 “忽悠”杰作之一。他對楚王說:“當今七雄之中,以秦、楚、齊最為強大,三者之中,又以秦國最強,齊、楚兩國相當。如果楚國與秦國聯(lián)盟,則楚國就比齊國強大,反之,如果齊國先與秦國聯(lián)盟,則齊國就比楚國強大。所以,楚國最好的出路就是與秦國聯(lián)盟?!彼衷S諾在楚國與齊國斷交同秦國結盟后,秦國會將占領楚國的六百里土地歸還。楚王一看有利可圖,便與齊國斷交,并且派一名將軍隨張儀回秦國商量收回土地事宜。誰知張儀回秦之后,佯裝摔傷腳,三個月沒露面。楚王得知后,以為是自己與齊國斷交得不夠徹底,于是又派人到齊國大罵齊王。齊王大怒,決定與秦結盟。這時張儀告訴楚國將領,自己答應歸還楚王的不是六百里地,而是六里。楚王得知此事氣壞了,起兵十萬攻秦,卻被齊、秦聯(lián)軍擊敗。秦王提出換取楚國黔中之地的條件,楚王說只要能讓他親手殺了張儀,土地他奉送了。后來,張儀到了楚國買通楚王上下,又開始忽悠楚王:“我可以向秦王建議不要你的黔中之地,兩國太子互為人質(zhì),永結親盟?!背跤X得這事可行,再加上下屬們都替張儀說好話,氣也消了。就這樣,齊楚兩國都背離了“合縱”而與秦國結盟。
赤壁之戰(zhàn)前夕,諸葛亮為了達成孫劉聯(lián)盟,開始忽悠周瑜。他明知小喬是周瑜的妻子,卻說:“我有一計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退曹兵,只需將江東喬公的兩個女兒送給曹操就行了。這兩個人對你們來說無足輕重,就像一粒米一片樹葉,可是對曹操來說重要多了。曹操專門打造了一座銅雀臺,就是給二喬蓋的?!敝荑査惺裁锤鶕?jù)。諸葛亮說:“有詩為證,曹操的兒子曹植寫了首 《銅雀臺賦》,其中有兩句‘立雙臺于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攬二喬于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敝荑ひ宦牃獾貌恍校T葛亮還勸他息怒。我們知道結局是周瑜上當,孫劉順利結盟。古代“喬”和“橋”通用,曹植說的“喬”指銅雀臺分別連接金虎臺和玉龍臺的兩座橋。諸葛亮移花接木,真是能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