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銘
一個國家的公廁如果潔凈衛(wèi)生,這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則較高,而若公廁污穢不堪,則該國文明程度則不敢恭維。
此說或有偏頗之處,但也有幾分道理。從日常生活層面公允地說,美國在一些方面其實不如中國,但其公廁確實使人刮目相看。美國的公廁不但整潔如新,而且溫馨舒適。
①
與中國不同,美國沒有專門的公廁,所有的餐廳、超市、商場、酒店的廁所都是公廁。在美國,無論規(guī)模多小,只要開業(yè),廁所必須是標配,至于酒樓、超市、商場、旅館,則更不在話下。
記得在美國去的第一個公廁竟是“大學客?!迸砸患以绮偷甑膸?。早餐店售賣漢堡包、咖啡等簡餐,環(huán)境不錯,但規(guī)模不能指望。忽然內(nèi)急,趕緊詢問服務(wù)生哪里可以提供方便?
服務(wù)生微微一笑,轉(zhuǎn)身一指廳堂內(nèi)的一條內(nèi)走廊:“往里走就是?!蔽姨ь^一看,心里一涼,一條逼仄的小路盡頭是一扇虛掩的木門,環(huán)境估計不敢恭維。
一推開門,心里做了最壞的打算,誰知眼前竟然有“美麗風景”。廁所里飄揚著低音爵士樂,地面上鐵灰色的地磚一塵不染,咖啡味的香氛使人忘了這里究竟是洗手間還是餐廳,連抽水馬桶都清洗得干干凈凈,并貼著告示:此處一小時消毒兩次,請放心坐下。
惴惴然坐下之后,一眼瞥到面前報刊簍里竟是當天的《紐約時報》,這明顯是給資深“蹲點客”準備的。周遭廁紙、洗手液、烘干機一應俱全,洗手臺干凈得讓你覺得置身家中。更周到之處在于,門旁有一瓶消毒用的固態(tài)酒精,附溫馨提示:請消毒雙手后再開門。
此情此景在我們生活中,幾乎是不可想象的。除了咖啡廳、五星級酒店、高檔酒樓與大型商場外,公廁著實令人不敢恭維。這樣的差異使我大受震撼。
在美國,上公廁不必看眼色,忽然內(nèi)急,隨便走進一家店鋪、餐廳或是超市,大大方方詢問:“廁所在哪里?”美國的店鋪、餐廳據(jù)說有規(guī)定,只要開張,就要為路人提供方便。法律一紙條文,形成約束力,長期下來,乃成為社會的普適慣例。
“投之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美國這么多年之所以敢開放經(jīng)營場所的廁所為公廁,也與全社會自覺維護公共衛(wèi)生、社會公德的公民意識分不開。
記得在普林斯頓大學門前的拿騷路,我在一家奶茶店里如廁,老板是臺灣人,非常熱情地告訴我,由于店面很小,所以廁所不分男女,今天是周末,店內(nèi)客人多,可能要多等一下。廁所的門確實是反鎖著的,我只好站在門口等著。
等了一會兒后,里面?zhèn)鞒鰦雰旱奶淇蘼暋2痪?,門開了,是一個白人女性抱著一個嬰兒,她有些歉意朝我笑笑:“不好意思,讓你久等了,剛才我在里面給孩子換尿不濕,怕您久等,處理得不太干凈,這里有一張濕紙巾,您自己再把馬桶擦一下吧?!蔽业懒寺曋x,走進去一看,這位媽媽已經(jīng)將廁所處理得很干凈了,我?guī)缀醪挥迷僮鍪裁础?/p>
這種溫暖的如廁經(jīng)驗在美國時??梢愿惺艿?。美國朋友說,這是美國的如廁禮儀:為了下一位使用者,請你一定要保持這里的衛(wèi)生。有些公廁,甚至還在門旁擱置一卷濕紙巾,供你出門時清潔門把手、馬桶按鈕,這樣就可以方便下一位使用者。
③
不過并非事事盡如人意,畢竟中美兩國的文化天差地別。因此,在美國如廁時,我確實也遇到過尷尬的事。
和大多數(shù)留學生一樣,剛來美國需要采購日用品,常常一出門就是一整天。小區(qū)旁的超市自然是我常去的地方,當時賣場里顧客不多,我正好又需要如廁,就直接走了進去。
這家超市不過七八百平米,但在周邊來說也算是較大的微型超市了,所以廁所規(guī)模也不小,不但分了男女,男廁所里還是有三個馬桶,彼此之間用木板隔開,與中國的類似。就在我方便的同時,一位男士也走了進來,忽然間我就聽到他很低聲說了一句“sorry”,然后又轉(zhuǎn)身退了出去。
大約兩個月后,我遇到一位在北卡州定居多年的老華僑,忽然間聊到此事,他哈哈大笑:“這位老美肯定又要說了,中國人上洗手間,不關(guān)門?!蔽业故抢碇睔鈮眩骸斑@真是無理取鬧,廁所里有三個馬桶,明顯可以為三個人同時提供方便,難不成我一個人占三個馬桶,把公廁的大門反鎖?這豈不是更無公德?”
“你說得很對,這是中國人的邏輯?!边@位老華僑說:“但在美國,廁所的門是一定要反鎖的,無論你在里面看到幾個馬桶。雖然有三個,但可能是備用的,或是給你和你的朋友、家人一起‘分享的,但絕不是讓你和陌生人一起使用的?!?/p>
這件尷尬的事實實在在地反映了:如廁,其實也是一種文化。
美國是一個快節(jié)奏的國家,快餐文化盛行,甚至一度連上廁所也走“快節(jié)奏”路線,因此處處皆公廁。但美國又是一個有著歐洲傳統(tǒng)的國家,凡事既強調(diào)“公共利益”,同時也將“私”字高懸于空,個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當然也包括個人空間。
這就使得如廁者既不愿將私人空間(此刻誰在里面,這個空間就神圣地屬于誰)與別人分享或弄得一塌糊涂,更不愿意觸犯公共空間的利益。
④
一滴水可以看到整個世界,一間公廁可以窺得整個國家。
在肯塔基、密蘇里、堪薩斯等中部州,我發(fā)現(xiàn)當?shù)夭簧俟珟锞惯€有“榮譽獎狀”,這在我國很難看到。正如前文所述,美國有個“公廁體系”,商家向行人開放廁所只是基本前提,在此基礎(chǔ)上,當?shù)匦l(wèi)生部門還對公廁進行評級,如果服務(wù)周到,不但可以獲評“五星公廁”,而且還會頒給榮譽獎狀,成為“明星公廁”。所在的餐廳也會在稅費等方面獲得一定的減免。
當然,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美國是一個人口稀少且分布均勻的國家,每個州的面積與該州的人口數(shù)量幾乎成正比,人口總量只有中國的1/5。在此情況下,整個社會所帶來的衛(wèi)生問題也相對少一些,公廁管理者所承擔的工作負擔自然也少了。
但也要承認,我們在公廁管理方面,有些工作確實是可以為而不為的。譬如許多銀行、快餐廳都不設(shè)公廁,這實在是有悖于人性。甚至許多高檔商場、酒店的公廁沒有洗手液、擦手紙,風干機形同虛設(shè),酒精消毒液、嬰兒護理區(qū)更是奢談。準備這些東西,其實不需要太多成本,卻可以從細節(jié)上體現(xiàn)出這個社會的文明高度與溫暖程度。
“美國最美是公廁”當然只是笑談,但確實使筆者深省。國人最恐懼的公廁到了美國竟可以如此“可愛”。這背后所反映的民族素質(zhì)、國家軟實力,值得我們好好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