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
(鳳城市蠶業(yè)管理總站,遼寧鳳城 118100)
淺談柞蠶場的輪伐更新
王方
(鳳城市蠶業(yè)管理總站,遼寧鳳城 118100)
養(yǎng)蠶的柞樹,經過數年之后,樹勢漸高,同時柞葉亦現粗硬而稀,對放養(yǎng)均屬不利。因此放養(yǎng)林地的柞樹,到了適當的年限,需輪伐更新。放養(yǎng)林地的輪伐,東北稱“打場子”,河南稱“伐坡”,山東稱“打欏”。
柞樹的輪伐,需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土質條件以及其它放養(yǎng)管理上的年次等因素來定。
(一)輪伐的年次我國各蠶區(qū)的輪伐年次大致是:山東隔年輪伐一次。東北地區(qū)每隔3~4年一次,河南則每年按放養(yǎng)量分林地為根伐、枝伐和不伐三種,輪流使用。
輪伐后第一年生長柞,東北和山東成為“芽棵”,河南稱為“火芽”;輪伐后第二年生長的二年柞,東北稱為“二芽棵”;輪伐后生長三、四年者稱為“三、四年芽棵”,二年生長以上者,山東統(tǒng)稱“老梢”。一至四年生柞,樹身較低而葉繁茂,五至六年生柞,樹高大而葉疏稀粗硬。東北地區(qū)一、二年柞放養(yǎng)稚蠶,三、四年柞養(yǎng)壯蠶,四、五年生柞樹用于結繭。山東地區(qū)輪伐后的一年柞,主要用于放養(yǎng)秋蠶,而春蠶期主要用老柞,但遇干旱年份,老柞硬化早,四至五齡期需用芽棵,才能保持收成。
(二)輪伐的時期。原則上是在冬季柞樹枯黃后到翌春樹液流動開始以前進行。過早過遲均有礙新枝生長。在冬季多旱的河南一帶,尤應根據坡的土質、樹性和用途來靈活掌握輪伐時期,該省一般是在霜降后至立春之間進行,高坡地要比低坡地晚些,陰坡地要比陽坡地早些,櫟樹早些,槲柞遲些。
(三)輪伐的方法。墩柞由枝條基部砍伐去樁柞枝條,不去主干和枝干。砍伐墩柞時,可選向四面伸展的旺盛枝條2~3根,在離地6~8厘米處截伐,其余由基部砍去,這樣可促使柞墩迅速擴長,提高產葉量。
柞樹萌芽力很強,輪伐后又密生枝條,為使枝條繁茂,通風良好,在芽條伸長5~20厘米時,疏去細小的和生長過密的芽枝。留芽數量應根據樹勢、土質確定,土肥樹強的多留,否則少留。
樁柞經數十年后,樹干衰老,應行更新。輪伐時連主干由根際砍去,翌春由基部發(fā)芽,經3~4年后再養(yǎng)成青壯的樁柞。
B
1671-3389(2017)01-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