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外交史上,美國新總統(tǒng)就任初期,中美兩個大國的領導人都要經(jīng)歷一個相互熟悉、適應和斗爭的“磨合期”。1981年,好萊塢演員出身的羅納德·威爾遜·里根入主白宮。其不按國際政治常理“出牌”的演員本性,使剛剛建交的脆弱中美關系受到嚴重沖擊。尤其是在臺灣問題上雙方激烈交鋒,險些導致中美關系的嚴重倒退。
后來經(jīng)過3年左右的磨合,中美兩國領導人互相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加之在冷戰(zhàn)的格局下,中美之間的合作更為重要,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對美國也很有吸引力。在兩國領導人的共同努力下,中美兩國的摩擦告一段落,進入了短暫的蜜月期。1984年4月26日至5月1日,里根總統(tǒng)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里根表示美國將履行在三個聯(lián)合公報中所承擔的義務,執(zhí)行“一個中國”的政策。雙方簽訂了一系列經(jīng)濟領域的合作協(xié)定。
里根和夫人南希參觀了中國的長城,又去西安參觀兵馬俑。在一號俑坑,在一匹陶馬面前,里根想摸一下陶馬。他伸出手去,又停在半空,輕輕地問:“我可以摸一下嗎?”在得到允許后,里根輕輕將手放到馬背上,從前往后摸,一直摸到馬的屁股停下來,他拍了一下馬的屁股,扭頭問:“它會踢我嗎?”并且下意識地把手縮了回來,周圍的人被里根總統(tǒng)的演技和幽默逗笑了。
次日,香港媒體將里根在俑坑內拍馬的巨幅照片刊登在醒目位置,并附上一個別出心裁的題目:《里根總統(tǒng)拍中國的馬屁》。
(村夫摘自《文史精華》2017年第2期,范進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