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水源
漢斯·瓦爾出生于德國的斯圖加特,九年級時瀟灑地輟學去看世界,做了一名實習機械維修工,繞了一圈后才回到學校完成學業(yè)。1976年,他創(chuàng)立了瓦爾公司,專注修建電話亭、公共座椅、汽車站等公共設施。然而,1990年柏林的一場拍賣會成為了瓦爾事業(yè)的轉折點。
那次拍賣的是柏林的公共廁所。公廁管理一直是德國的“燙手山芋”,很多企業(yè)都不看好公廁市場,認為無利可圖,甚至有虧本的可能,雖然每個月只需向政府支付很少的承包費,競爭者還是不多。瓦爾卻跟政府豪言:“把公廁包給我,所有市民都能免費使用干凈的廁所?!备偁帉κ侄忌盗搜?,認為瓦爾瘋了。他們算了一筆賬,購置設備、清潔維修等需要巨額開支,即使每用一次收費0.5馬克,一年也得賠100萬馬克。在外人看來,瓦爾必賠無疑,不少人都等著看他笑話。
按照德國政府規(guī)定,在城市繁華地段,每隔500米應有一座公廁,一般道路每隔1000米應建一座公廁,其他地區(qū)每平方千米要有2—3座公廁,整座城市擁有公廁率應為每500—1000人一座。瓦爾投入了大量資金,建造大大小小的公廁,成立清潔團隊,所有廁所都安裝了自動清潔裝置,兌現(xiàn)了當初的承諾。
連同廁所管理權一起拍賣的,還有其外墻的廣告經營權。但瓦爾沒有急著招攬廣告商,而是找來意大利、德國、日本的知名建筑師設計廁所,有高科技材質打造的“太空屋”,有火辣嘴唇造型的便池,還有撩起短裙的時尚女郎貼紙……瓦爾別出心裁地稱它們?yōu)椤俺鞘屑揖摺薄?/p>
由于地段佳、價格低,瓦爾的廁所廣告生意風生水起,尤其是在機場、旅游景點和商業(yè)街等人流量高的繁華地段,做廣告的多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公司,比如蘋果、諾基亞、三星,甚至時尚大牌香奈兒也擼起袖子搶著登廣告。后來,漢斯·瓦爾被稱為“茅廁大王”,瓦爾公司還擠掉奔馳寶馬當選德國“最具創(chuàng)意企業(yè)”。2009年,瓦爾公司被全球排名第一的國際戶外媒體公司德高集團收購,業(yè)務發(fā)展更加迅猛,目前已在德國60多個城市和土耳其40多個城市開展了業(yè)務。
【哲理思索】
上天分配給每一個人的機會都是均等的,只是有的人就能抓住機會的尾巴,而有的人就注定要與機會擦肩而過。其實,要想一眼就認出命定的“機會”,除了需要有一雙明亮的慧眼來發(fā)現(xiàn)它,還需要有一個獨樹一幟的創(chuàng)意來吸引它。
【適用話題】
尋找機會;創(chuàng)意;善于發(fā)現(xiàn);另辟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