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華
欣賞、分析小說人物形象是高考小說的高頻內容。該內容一般表述為:(1)結合全文,簡要分析人物形象。(2)×××是一個怎樣的人物?(3)×××有哪些優(yōu)秀的品質?(4)分析小說對人物進行描寫的具體方法及其作用。
對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解答:
1.解答思路。(1)從情節(jié)的發(fā)展變化中把握人物性格。情節(jié)是人物性格形成發(fā)展的過程。(2)從矛盾沖突中認識人物性格。在激烈的矛盾沖突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反映得最充分,最深刻。(3)從人物描寫手法中認識人物性格。作品對人物的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都是為表現(xiàn)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服務的。(4)從社會環(huán)境、活動場景及人物關系中認識人物的典型意義。形象的典型意義往往要根據(jù)故事發(fā)生的歷史背景來思考。(5)借助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來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征。
2.具體做法。從文中找出與人物言行相關的語句,梳理與人物有關的主要情節(jié),關注作者的議論或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評價的語句,結合小說時代背景歸納概括。信息概括要全面,防止遺漏。
3.答案模式。單句下定義型:×××是一位什么樣(一般以形容詞或短語概括出人物特點)的什么人(在原文中找信息歸納人物身份),一般用判斷句。如《董師傅游湖》一文中這樣概括董師傅這一人物形象的特點:董師傅是一位技藝精湛,質樸善良,樂于助人,有平常心,有生活情趣的普通木工。分點概括型:先用一個詞或幾個詞對該人物作定性分析,并用數(shù)字列舉,然后結合文本對應具體分析。如“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點?答案:(1)有擔當,明大義:在老丈人危難時,以親情、和睦為重,不計前嫌,施以援手,最終贏得信任。(2)執(zhí)著隱忍:面對老丈人的排斥,不輕言放棄,不莽撞行事,捍衛(wèi)了自己的愛情。(3)幽默樂觀:說話風趣,與人為善,遇事能有良好的心態(tài)。
答題時,需要我們注意的是:正面人物用褒義詞來概括特點,反面人物用貶義詞來概括特點,性格復雜的人物從正反兩方面作評價,防止拔高或貶低。概括要合并同類信息,避免重復交叉。
湘繡旗袍
□薛媛媛
薛師傅的案板上云集了一堆紅紅綠綠的布料,都是些真絲布料。這些真絲布料經(jīng)過他的手,變成一件件女人旗袍。
再過幾天就是薛師傅的六十大壽,過完大壽就準備不碰針了。女兒薛藍今天穿了件吊帶旗袍,圓潤的肩部以及半個胸部端出來,腰部間夾了大塊薄如蟬翼的雪紡,隱約看到肚臍和整個腰部。薛師傅鼓起眼睛看,火就要從眼睛里冒出來。而年輕女人愛模仿薛藍的派頭,薛藍穿什么,她們做什么。這樣一來,找薛藍做旗袍的人越來越多。
我想請您做件湘繡旗袍,做那種低領連袖圓擺。門口站著一個女人,手拿一塊翠綠色緞面真絲布料。
你還喜歡那種旗袍。薛師傅疑惑地看著女人。薛師傅有好幾年沒碰到做這種旗袍的女人了。薛師傅又看了女人一眼,這女人身材頎長,氣韻好。
我父親眼睛不好,我給你做吧!薛藍搶著說。
薛師傅說,不是我不做,我的眼睛不好,怕把你的旗袍做壞。
女人說,我相信你會做好,我也是訪問了許多人才找到你的。薛師傅站起來,要女人站到當亮的地方,自己瞇一只眼,把女人從頭到腳看了一眼說,把布料放在這里,你可以走了,七天后來取。薛師傅的眼睛就是皮尺。
薛師傅把自己關在房里,他開始裁剪旗袍,旗袍的領口不能歪也不能大,旗袍的腰部要收好,收到增一分肥、減一分瘦的地步,下擺的兩側不能露出大腿,要看得見整個小腿,既能走出風采,又不失典雅。
旗袍的剪裁和針腳是要靠眼力的。特別那些針路,是靠手工一針一線縫出來。如果眼不好,手不勻,面子上就會浮出線頭或“蜈蚣蟲腳”,那是湘繡的大忌。
幾天后,薛師傅打開了房門,旗袍上畫了一只金鳳凰的圖案,鳳凰的頭從旗袍的胸部開始,到旗袍下擺是鳳尾,深紅和黃黑顏色搭配。他把老婆拉進房,又關上門。老婆在案前擺好布繃子,繃上繡件,開始飛針走線,粗的細的各種顏色的絲線在她的手中飛舞著,兩朵艷麗的蝴蝶結,翩躚在領口上。
旗袍做好后,薛師傅將旗袍穿在迎門的一個模特兒身上,薛藍很用心地給模特兒頭上戴上一頂荷葉造型的綢緞陽帽,翠綠色的旗袍,就像出水的荷葉。一陣輕風吹過,閃爍而流動,泛出幽幽的色彩。
薛藍今天穿了件紅印花超短旗袍,下擺比阿婆的短褲長不了多少。薛藍幾分得意地說,你不要這樣看我,這是改良。傳統(tǒng)的印花織布,標準的中國紅中加入金色花紋,體現(xiàn)了濃濃的中國情結。黑色琵琶扣點綴,內配金色小吊帶,現(xiàn)代的尖角翻領與露背元素,中西合璧,性感嫵媚。縱使薛藍講得天花亂墜,薛師傅也只能是越看越生氣。他只好不去看她,搬了條板凳坐在店門口,等女人來拿旗袍。
每天一早,薛師傅就去掛旗袍。他將疊好的旗袍輕輕打開,往模特兒身上一穿,他喜歡看這種水樣滑落的感覺。
燥熱的夏天就在薛師傅的等待中過去了,女人還沒有來。薛藍怕父親急出什么病來,不滿地說,其實旗袍這種衣服,說看重就看重,說不看重,不過是女人衣櫥里多件衣服罷了。再過段時間還不知有沒有人穿這種旗袍,既繁瑣又不適用。
薛師傅身體里猛然扎了一下。他知道薛藍從心底里沒有真正地喜歡過旗袍。她能做,是靠了她一股子靈性。女兒要的只是旗袍外面的世界,而不是旗袍的內涵。
又過了一段時間,女人仍然沒有來。
這時,坡子街要擴建,所有的舊房要拆。這下薛師傅寢食不安了。他想女人來了怎么找旗袍店?他很不愿意搬。薛藍說,我們在原地方釘塊牌子,出示我們的新地址。薛師傅搬到新門面后,他又不放心了。我還是到那里去等吧!
薛師傅端了盒子里的旗袍,蹲在薛藍釘?shù)呐谱优裕舷掳嗟娜艘粯訙蕰r。薛師傅蹲在那里、眼睛空洞地一直望到巷子的盡頭,目光游離而迷惘。這天,他終于倒在了那塊牌子前。
薛師傅被診斷為晚期胃癌。病床上,薛師傅還在問,女人來了沒有?
薛藍沒作聲。第二天,她在晚報上登了一則領取旗袍的消息。一個星期過去了,仍然沒有人領旗袍。這一天,她又找出那張報紙細看,突然看見,在她的那條消息旁邊,還有一條訃告:全國著名民族學學者,省政協(xié)委員夏玉珍女士因患白血病,醫(yī)治無效,于昨日去世,享年48歲。
這天中午,薛師傅接到了一個女人打來的電話,說她就是那個訂做旗袍的女人的女兒,并解釋說,當時因為媽媽急于出國考察,把這事擱一邊了。
送走那件旗袍后,薛師傅興奮了大半個晚上,才迷迷糊糊睡著。這一睡,薛師傅就永遠睡過去了。
薛藍傷心至極,我這個主意餿??!原來,是薛藍突發(fā)奇想,找來自己的女友,扮成那個取旗袍女人的女兒取走了旗袍。
火化父親和父親的遺物時,薛藍拿著那件旗袍,淚汪汪地盯了半天。母親說,這是你父親一生做得最用心的一件旗袍。你爸走了,讓你爸帶走那件旗袍吧!薛藍急忙抱過來,對母親說,我要留著它!
(選自《北京文學》2007年第5期)
閱讀上文,回答下面的問題。
小說在刻畫薛師傅這個人物形象時,突出了哪些特點?請簡要分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