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校學報“主編+常務副主編”模式探析

      2017-05-31 22:54:03周驥
      出版科學 2017年3期
      關鍵詞:學報學術期刊

      周驥

      [摘 要] 目前,高校學報的主編多為兼職性質,且主要采取“主編+常務副主編”的管理模式,其特點是主編一般不具體指導辦刊工作,常務副主編是刊物編輯出版工作的實際負責人。“主編+常務副主編”的管理模式對于促進學報的發(fā)展有積極作用,但在實際運行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必須對高校學報“主編+常務副主編”模式進行完善:厘清主編和常務副主編的權責;協調好主編與編委會主任、常務副主編與編輯部主任之間的關系;建立激勵機制,充分發(fā)揮主編的主觀能動性;主編應加強編輯出版業(yè)務方面的學習和培訓;積極推進常務副主編的學者化。

      [關鍵詞] 學報 主編 學術期刊 學報編輯

      [中圖分類號] G2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5853 (2017) 03-0080-04

      The Discussion on the Management Mode of “Chief Editor + Executive Deputy Editor” of University Journals

      Zhou Ji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Chongqing Radio and TV University,Chongqing,400052)

      [Abstract] Currently, most of the chief editors of university journals are part-time job, which mainly adopt the management mode of “chief editor + executive deputy editor”. In this management mode, the executive deputy editor is the actual person in charge of editing and publication while the chief editor is only responsible for watching the whole work process in order to make certain all the things are normal. Although this management mode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enha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journals,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practice.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is mode, so that som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including making the clear border of duty between chief editor and executive deputy editor, coordin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ief editor and the editorial board, the executive deputy editor and editorial department, establishing incentive mechanism and arousing the chief editors subjective initiative, providing more and more chance to let chief editors be trained and their abilities of editing and publishing in practice be improved, actively promoting the executive deputy editors becoming the scholarly editors.

      [Key words] University journal Chief editor Academic journal Editor of university journal

      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目前高校學報的主編多為兼職性質,且主要采取“主編+常務副主編(執(zhí)行主編)”(以下通稱為“主編+常務副主編”)的模式,這和由出版社、協會、信息中心等主辦的專業(yè)性學術刊物有很大的不同?!爸骶?常務副主編”模式的特點是什么,在運行過程中有何利弊,如何對其進行優(yōu)化和完善,是本文重點要討論的問題。

      1 高校學報的“主編+常務副主編”模式及其特點

      從我國高校學報管理層的配置情況來看,主要存在著三種模式:一是“主編+編輯”模式,其特點是主編充當編輯部主任的角色,直接、具體地領導和管理刊物的編輯出版業(yè)務。二是“主編+副主編”模式,其特點是主編和副主編都較少直接管理刊物的具體業(yè)務(這種模式下副主編的人數往往較多),刊物的編輯出版工作主要由編輯部主任負責。三是“主編+常務副主編”模式,其特點是主編通常由校級領導或知名的專家教授擔任,常務副主編具體負責學報的編輯出版工作。有研究者指出,由“學術上造詣頗深的校長、院士或名教授擔任主編”,由具有豐富的編輯出版從業(yè)經驗的專業(yè)人士擔任學報的具體管理者,已經成為各個高校學報編輯部普遍采用的模式[1]。有的高校學報,副主編雖然沒有被冠以“常務副主編”或“執(zhí)行主編”的頭銜,但實際上主持編輯部的日常工作,是刊物編輯出版工作事實上的負責人。

      在“主編+常務副主編”模式下,高校學報的主編主要由以下四類人員擔任:高校的現任領導,包括黨委書記和副書記、校長和副校長;已經卸任的校領導,多以返聘的方式擔任學報的主編;高校相關“學部”的負責人,如理學部或工學部的負責人多擔任“自科版”學報或“工程技術版”學報的主編,人文學部和社會科學部的負責人多擔任“哲學社會科學版”學報的主編;擔任主編的還有院士、長江學者和知名的專家教授等,這些學者在教育界和科研領域享有崇高的聲譽,擔任學報的主編是實至名歸。實際上,這四種類型的主編我們可以大致地將其分為“領導型主編”和“名師型主編”兩大類。

      高校學報“主編+常務副主編”管理模式有以下特點。

      1.1 主編多是“精神領袖”,常務副主編多是“功能領袖”

      校領導或資深的專家教授擔任主編,對于提高學報的聲譽和影響力有著較大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在“兼任學報主編的同時,這些領導或名師們還身兼數職,工作繁忙,分身乏術”[2],故而實際上是某種程度上的“掛名主編”。因此,對于學報編輯團隊而言,這些“領導型主編”或“名師型主編”無疑相當于“精神領袖”?!熬耦I袖”式的主編主要以個人魅力和精神氣質感召編輯人員勝任本職工作,從而促進和諧編輯部建設。

      常務副主編在某種意義上是“功能領袖”,是學報編輯團隊的實際領導者。常務副主編一般具有多年的從業(yè)經驗,熟悉有關學術期刊編輯出版的法律、法規(guī)與政策,精通學術期刊編輯出版業(yè)務,其主要職責是全面負責學報的編校、出版、發(fā)行和經營工作,承擔的任務比較復雜,其身份具有多重功能[3]。

      1.2 主編是“領航者”,常務副主編是“設計師”

      高校學報“領導型主編”或“名師型主編”一般不具體指導辦刊工作,其職責主要體現在把握全局和制定藍圖上,往往就辦刊宗旨、刊物定位、發(fā)展理念等問題提出一些原則性的要求,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扮演著“領航者”的角色。常務副主編則是具體辦刊的“設計師”,在“制訂工作計劃和發(fā)展規(guī)劃,領導和協調日常編輯工作的開展,組織重要稿件,負責稿件終審,建設編輯專業(yè)隊伍,組織學術交流,擴大刊物影響,實現學術期刊的辦刊宗旨和經營目標”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4]。

      2 高校學報“主編+常務副主編”模式的利弊

      國內多數高校學報采取“主編+常務副主編”的管理模式,有其歷史原因,也符合當前高校辦學的特點,對于促進學報的發(fā)展有積極作用。

      2.1 有利于提升學報的聲譽和美譽度

      學術聲譽和美譽度是學報核心競爭力的構成要素,是不容忽視的軟實力?!邦I導型主編”和“名師型主編”或是在教育界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或是某一學科領域中的資深教授甚至翹楚人物,在某些重要的學術場合代表著學報的“公眾形象”。因此,由他們擔任學報的主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擴大學術品牌效應,大幅度提升學報的聲譽和美譽度,甚至能為刊物帶來更多的優(yōu)質稿源。

      2.2 有利于擴大學報的學術影響力

      學報的學術影響力是指在某一時期里其對所處科研領域內科研活動的影響范圍和深度[5],是學報生存之本和發(fā)展之源。學報的學術影響力體現在科研人員對刊物的認可程度和投稿取向上[6],也體現在學報的辦刊質量和學術水平上?!邦I導型主編”和“名師型主編”對于擴大學報的學術影響力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能夠為學報編輯部提供全方位的支持,為刊物練好內功,提高辦刊質量提供人、財、物和制度上的保障;能夠利用在學界的影響力和人際關系,邀請部分著名學者、專家成為學報的特約作者,從而提升學報的學術品位和形象;主編“在各自的學術群體里是領頭人、排頭兵,有強大的科學平臺作依托和堅實的科研團隊作支撐”[7],能夠為學報持續(xù)推送高端、新穎和獨具特色的研究成果;能夠利用學術報告會、學術研討會、學術年會等機會為刊物作一定的推介,從而提高其影響力和知名度。

      2.3 有利于提升學報編輯部的地位

      在目前的高校辦學環(huán)境中,學報編輯部和校辦、人事部門、財務部門等綜合管理部門相比,在某種程度上處于弱勢地位。近年來,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一些高?!皩Ρ拘W報不自覺地采取了邊緣化的做法,在制定科研發(fā)展規(guī)劃時忽視學報,在評價科研成果時蔑視學報,在組織、人事和財務工作中漠視學報,使之不能在教學科研活動中發(fā)揮應有作用,且造成了稿源匱乏、編輯隊伍混雜不穩(wěn)等現象”[8]。曾有資深的業(yè)內專家認為,“領導重視是辦好學報的關鍵”[9],由校級領導擔任學報的主編,可以大幅度提升學報編輯部在校內的地位,能夠確立其“在本校學術科研活動中的地位,明確學報的任務和發(fā)展目標,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辦好學報,發(fā)揮其學術研究的功能”[10]?!懊麕熜椭骶帯彪m然沒有行政權力,但是在學界享有較高的聲譽,社會影響力較大,其公眾話語權和學術話語權在校內可能并不比校領導弱,因此也能為學報編輯部提供支持,提升其在學校中的地位,間接地為其更好地辦刊營造良好環(huán)境。

      2.4 有利于為學報編輯部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校級領導擔任學報的主編,可以為學報帶來明顯的效益,在辦刊經費、人員編制、辦公條件上對學報編輯部給予全力支持。“尤其是普通院校的學報編輯部作為科級單位通常掛靠在宣傳部或科技處名下,如遇困難很難越級找校長解決。面對校長任主編的編輯部,負責人可以理所當然地直接找校長定期匯報編輯部的工作,有效提升編輯部的地位,獲得學校更多的政策性支持?!盵11]“名師型主編”雖然在人事和財務上沒有直接的權力,但是從教多年,桃李滿天下,門生弟子多在各個崗位上擔任要職,在校內的影響力很大,能為學報編輯部提供間接的支持。此外,在當前的高校環(huán)境下,校內外的人情稿暫時還無法杜絕,“總有一些人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的課題組成員、學生甚至各路朋友向學報推薦稿件甚至硬性要求發(fā)表”[12]?!皩W報編輯如果處理不好其中的關系,小則損害學報與其他兄弟單位及作者的依存關系,大則可能會影響編輯部的正常經費來源?!盵13]“領導型主編”或“名師型主編”在校內的地位和威望較高,擁有比較強勢的話語權,由他們直接或間接地出面“擋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人情稿的發(fā)生。

      當前,“主編+常務副主編”模式雖然在各個高校被廣泛采用,成為學報管理中的主流模式,但是在實際運行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其一,有的主編對本校學報的歷史和現狀并不十分清楚,在認識上對學報的辦刊思路和定位存在著偏差,一味追求“高快大”,企圖在一夜之間使學報提檔升級(如進入SCI或核心期刊等),提出的目標過高、任務過重,缺乏可操作性。由于主編由校領導或是名師擔任,在校內往往具有“一言九鼎”“不容置喙”的權威,因此使得學報編輯人員的意見常常得不到重視和采納,給學報的辦刊帶來負面影響。

      其二,主編、常務副主編、編委會主任、編輯部主任這四者之間的關系沒有厘清,權責并不十分明確,并且造成相互之間的關系比較緊張。例如,有的高校學報的主編由副校級領導或專家教授擔任,編委會主任卻是由正校級領導擔任,在高校還存在行政化色彩的背景下,就會產生兩者出現分歧時“以誰的意見為準”的問題。再如,有的高校在常務副主編之外還設有編輯部主任,這兩者之間的責權并沒有明確,使學報編輯部處在多重領導下,政出多頭,讓編輯人員在很多時候感到無所適從。此外,有的主編對于編輯業(yè)務并不十分熟悉,但是對編輯部的具體事務管得過多過細,使編輯部的辦刊自主權受到很大的限制,并且造成和常務副主編關系緊張。

      其三,對學報管理層特別是主編的激勵機制并沒有完全建立。如前文所述,“領導型主編”和“名師型主編”對于促進學報的發(fā)展具有積極作用。但是,這些有利因素都是建立在主編“愿為”和“有為”的基礎上的,如果主編采取“無為而治”的態(tài)度,只是將這一職務視為自己眾多行政職務或學術兼職中的“虛銜”之一,那么前文提到的眾多有利因素都無法轉化為促進刊物發(fā)展的實際動力。

      3 高校學報“主編+常務副主編”模式的完善策略

      3.1 厘清主編和常務副主編的權責

      “主編+常務副主編”模式的有效運轉,關鍵在于明確主編和常務副主編的權責。要進一步加強編輯部的制度建設,嘗試建立主編和常務副主編的權力清單,體現“制度無授權即禁止”的精神。具體而言,主編是學報的第一責任人,在政治上和學術上對刊物負最終責任。主編一般不具體指導編輯部的辦刊實務,但是可以就辦刊的理念、思路、定位等問題提出原則性的看法。主編雖然是資深的教育家和學者,但并非編輯出版的業(yè)內人士,因此要虛懷若谷、從善如流,善于聽取編輯部專業(yè)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常務副主編要勤于任事,勇于負責,上善于和主編進行溝通,中善于協調與校內各個部門、學院的關系,下善于團結編輯部的同志,真正成為有思想、通業(yè)務、不盲從的管理者。

      3.2 協調好主編與編委會主任、常務副主編與編輯部主任之間的關系

      目前,大多數高校學報都設立有編委會,其職能和定位卻不盡相同。有的高校將編委會視為一種“榮譽機構”,“編委基本上不參與期刊的技術性工作,甚至對期刊的報道內容不甚了解”[14],編委會的功能和作用付之闕如。有的學報編委會則過于強大,事無巨細地參與到編輯出版的各項工作中去,甚至迫使編輯部放棄了終審、終校權,破壞了學報的“三審制”原則[15]。為了避免這兩種情況,對于設置有編委會的學報,建議由主編兼任編委會主任,一方面可以“防止編委會凌駕或超然于編輯部之外的家長作風”[16],實現稿件編審權力的相對集中,避免推諉扯皮、互相制約;另一方面也可以督促編委會經常性地開展工作,充分發(fā)揮其薦稿組稿、推薦人才、反饋意見的作用。有的高校學報在常務副主編之外,還設置有編輯部主任一職。編輯部主任是“一個編輯部的核心,身兼中層干部、部門主管及骨干編輯三重角色,既是編輯部的領導者、管理者,又是實際操作者”[17]。因此,編輯部主任的角色和職責與常務副主編有一定的重疊,如果分屬二人,對于實現高效、便捷的管理十分不利。基于此,筆者建議由常務副主編兼任編輯部主任,以免造成機構臃腫、疊床架屋,導致效率低下。

      3.3 建立激勵機制,充分發(fā)揮主編的作用

      建立科學合理的激勵制度,調動主編的積極性,對于學報事業(yè)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要規(guī)范學報編輯部的崗位設置,合理制定主編崗位的職責和目標,明確主編的角色定位,使主編在其位,謀其政,副主編和編輯各負其責、各司其職?!邦I導型主編”和“名師型主編”往往兼任有其他的行政職務或學術職務,應建立相應的制度,將學報工作納入主編工作績效的考核內容,并認真組織實施,調動主編的積極性,使其在繁忙的工作中能關心學報、關注學報,為學報編輯部排憂解難。同時,要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積極推薦主編參與各類評獎活動,使其以從事學報工作為榮,激發(fā)其為學報作貢獻的積極性。

      3.4 主編應加強編輯出版業(yè)務方面的學習和培訓

      “領導型主編”和“名師型主編”雖然在教育學領域和自己的專業(yè)上有著較高的造詣,但是不一定對編輯出版學有很深的了解,因此需要通過自學和進修的方式進行“充電”,否則就無法對學報進行很好地領導。陳汐敏等的研究發(fā)現,編輯部編輯學研究水平和辦刊質量呈正相關關系[18],如果主編的編輯學水平不高,則整個編輯部的研究水平也不可能很高,其辦刊的水平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主編一是應加強編輯出版業(yè)務理論的學習,提高政治素質和專業(yè)素質,了解編輯活動的本質規(guī)律和社會作用,自覺以科學的理論來指導自己的實踐工作;二是應自覺參加編輯出版方面的培訓,掌握國家現行的出版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和紀律,始終堅持正確的出版導向,了解學術期刊編輯出版工作的最新動態(tài)和研究成果,拓寬眼界,少走彎路;三是應多走出去參加編輯出版方面的研討會、聯誼會、學術年會等,交流思想、啟發(fā)思維,以豐富期刊管理經驗,提高業(yè)務能力。

      3.5 常務副主編既要專業(yè)化也要學者化

      高校學報的主編應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敏銳的洞察力,即主編必須學者化?!邦I導型主編”和“名師型主編”一般而言都是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者,但是,如前所述,他們一般不具體指導辦刊工作,因此,高校學報的常務副主編在專家化的基礎上,還應該學者化。只有成為學者,常務副主編才能夠樹立起刊物的品牌,贏得作者和讀者的信賴,組織到優(yōu)質的稿件,從而提升刊物的質量。常務副主編一是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加強自學,了解當前學術界的最新動態(tài),把學習作為提升境界、提高本領、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二是要利用約稿、開會、座談等方式,積極向專家學者請教,提高自身的學術修養(yǎng)和素質;三是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礎上,親自編輯一些稿件,一方面提高對稿件的鑒別能力和駕馭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到學術前沿領域的研究趨勢。

      注 釋

      [1][2][11]鄧建元.高校學報主編掛名現象探討[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6):25-26,35

      [3][4]張九慶.論科技學術期刊主編角色的弱化[J]. 編輯學報,2006(6):416

      [5]何汶,邱均平.我國學術期刊影響力評價分析[J].評價與管理,2008,6(1):1-5

      [6]何學峰,彭超群.科技期刊學術影響力的動態(tài)評估[J].編輯學報,2002,14(4):238-240

      [7]孔紅梅,段靖,郭雨齊,等[J].提高中文科技期刊學術影響力的方法[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1):187-190

      [8][10]陳國劍.普通高校學報在高校辦學中地位的嬗變[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3(1):152-156

      [9]宋應離.辦好學報應解決的幾個問題[J].河南大學學報,1985(1): 117-122

      [12][13]靳香玲.高校學報編輯如何控制“人情稿”[J].出版廣角,2010(4): 65-66

      [14]程寧.科技期刊編委會的定位與功能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12(18):94-96

      [15][16]陳朝暉,謝明子.如何正確發(fā)揮科技期刊編委會的作用[J].編輯學報,2007(6):205-206

      [17]劉翠玲,宋文平,等.論期刊改革與發(fā)展中的編輯部主任[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6(3):478-481

      [18]陳汐敏,丁貴鵬,等.期刊出版單位編輯學研究水平與辦刊質量的關系[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5(9):981-986

      猜你喜歡
      學報學術期刊
      2020年百種中國杰出學術期刊獲獎證明
      我刊獲評四川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學術期刊
      學術期刊引證指標
      學術期刊引證指標
      致敬學報40年
      河海大學學術期刊創(chuàng)辦百年
      學報簡介
      學報簡介
      《深空探測學報》
      Effects of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n The Morphology and Photocurrent Density of TiO2 Nanorods
      库伦旗| 修水县| 康保县| 东光县| 四川省| 三明市| 承德县| 武夷山市| 千阳县| 新昌县| 谢通门县| 库伦旗| 延吉市| 腾冲县| 如皋市| 靖西县| 山东省| 贡嘎县| 冕宁县| 同仁县| 万全县| 潞西市| 轮台县| 如东县| 体育| 湖州市| 德保县| 文成县| 敦化市| 保亭| 景谷| 门头沟区| 赞皇县| 石家庄市| 水城县| 离岛区| 台前县| 山东省| 普宁市| 霍林郭勒市| 灵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