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金溪縣有一個小孩叫方仲永,他家里祖祖輩輩都是種田人。仲永長到5歲了,還從未見過筆墨紙硯是個什么模樣??墒怯幸惶焖鋈豢拗@些東西。父親就感到很奇怪,從鄰家借來書寫工具給他,仲永立即寫了四句詩,并且自己題上自己的名字。
他父親把兒子寫的詩傳給全鄉(xiāng)的秀才觀賞,秀才們都稱贊他寫得好。而且,你只要指定物品讓仲永作詩,他都能立即完成,并且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漸漸地,同縣的人都覺得仲永是個了不起的神童,以后必有大作為。從此,縣里的人都把仲永的父親當做上賓對待。并且還有人特意花錢請方仲永作詩。仲永的父親認為這是件有利可圖的好事情,于是放棄了讓方仲永上學(xué)讀書的念頭,而是每天帶著方仲永輪流拜訪縣里的那些名流、富人,找機會表現(xiàn)方仲永的作詩天賦,以博得那些人的夸贊和獎勵。
這樣一來,神童漸漸才思不濟。久而久之,由于只一味憑著一點“天才”而沒有后天的再學(xué)習(xí),到十二三歲時,方仲永作的詩比以前大為遜色,前來與他談詩的人感到很失望。到了20歲時,他的才華已全部消失,跟一般人并無什么不同了。人們都遺憾地搖著頭,可惜一個天資聰穎的少年終于變成了一個平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