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日醫(yī)院腎內科主任醫(yī)師 李文歌 圖片提供 /壹 圖
老年人是罹患腎臟疾病的高危人群。北京市的一項人群調查發(fā)現,70歲以上老年人,超過30%存在慢性腎臟病。慢性腎臟病是導致老年人腎衰竭的主要原因。那么,老年人如何進行腎臟保健呢?
隨著年齡的增大,腎功能也會出現生理性減退。因此,對于健康的老年人來說,每年也至少要進行一次尿常規(guī)檢查。送檢的尿液,應該留取清潔中段尿,否則尿液有可能被尿道口細菌和分泌物污染,導致假陽性結果。
如果尿常規(guī)出現異常,如尿糖陽性,應該進行血糖檢查,如果血糖正常,則排除了糖尿病。這時復查尿常規(guī),如果尿糖仍持續(xù)陽性,則有可能是腎小管上皮細胞受損,腎小管不能重吸收腎小球濾出的血糖,出現尿糖陽性。如確診是腎性糖尿,一般對腎臟的危害較小,不需要藥物治療,但應該每半年復查1次。
如果尿常規(guī)檢查尿蛋白陽性,提示尿液中有可能存在蛋白,需要到腎內科進行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測。24小時尿液理想的留取方法是:早晨7點時,首先將膀胱內殘留尿液排干凈,以后把每次尿液留置在一個干凈的容器內,將留有尿液的容器放置在一個干燥地方,如果是夏季,為了防止尿中細菌快速繁殖,影響檢測,應該添加防腐劑,其他季節(jié)則沒有必要放置防腐劑。為了保證結果的準確性,24小時尿量應該在1500毫升以上,如果出汗較多,應該多飲水,以防止尿量過少。如果24小時尿蛋白定量正常,尿常規(guī)檢查尿蛋白陽性則可能有誤;如果24小時尿蛋白定量異常,則應該到腎內科進一步診治。
如果尿常規(guī)檢查出現尿潛血陽性,首先應查看尿中紅細胞數是否正常,如果尿中紅細胞數正常,則不能診斷血尿,不需要進一步檢查和治療,建議多飲水,保證尿量,避免尿中溶質濃度過高而產生不良刺激。如果尿中紅細胞數異常,則診斷血尿,需要到腎內科進一步檢查,通過尿沉渣相差顯微鏡檢查,鑒別是均一形態(tài)紅細胞尿,還是畸形紅細胞尿,以判斷是腎源性血尿,還是腎盂、輸尿管和膀胱黏膜炎癥或損傷出血所致,進行泌尿系統(tǒng)B超或CT檢查,明確泌尿系統(tǒng)是否存在器質性疾病。對單純血尿的患者,應該每3個月復查1次,一般不需要進行藥物治療。
盡管慢性腎炎以中青年和兒童患病為主,但老年人中患慢性腎炎的也不少見?;剂寺阅I炎后,一般會出現明顯臨床表現,如下肢水腫、血壓升高等。此時,尿常規(guī)檢查,會同時有蛋白尿和血尿,或大量尿蛋白,患者應該及時到腎內科就診,盡早明確是否為慢性腎炎以及慢性腎炎的類型。老年慢性腎炎患者,如果治療及時和正確,腎功能也能長期保持穩(wěn)定,不至于導致腎衰竭。
糖尿病已是發(fā)達國家導致腎損害的第一病因。在我國,目前糖尿病僅次于慢性腎炎,是導致腎損害的第二位病因。如果老年人患有糖尿病,首先應該通過飲食控制和降糖治療,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內。每半年檢查尿常規(guī)、尿微量白蛋白和腎功能1次。如果尿微量白蛋白檢測正常,血壓應該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內;對于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的患者,應該進行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測,對24小時尿蛋白定量大于0.3克的患者,應將血壓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如患者年齡超過80歲,血壓控制的目標應該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而定。糖尿病患者如果同時患有高血壓,建議選擇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ACEI)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降壓藥物治療,這兩類藥物在降血壓的同時,具有比較好的減少尿蛋白的作用,力爭將24小時尿蛋白定量控制在0.15克以內,如此,才能有效延緩糖尿病導致的腎損害。
高血壓也是老年人導致腎損害的常見疾病,目前,在我國是導致腎衰竭的第三位病因。如果老年人患有高血壓,應該積極降壓治療。年齡小于70歲的老年人,血壓應該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內;如果是70~80歲,血壓應該控制在150/90毫米汞柱以內;如果年齡超過80歲,血壓控制的目標應該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而定。對高血壓患者,即便是血壓已經控制在正常范圍內,也應該每半年檢查尿常規(guī)、尿微量白蛋白和腎功能各1次,以便能及早發(fā)現高血壓導致的腎損害,給予針對性治療。高血壓患者,無論是否存在腎損害,都應該嚴格限制鹽的攝入。如果出現尿蛋白陽性,首先應該進行24小時尿蛋白定量檢測,對24小時尿蛋白定量大于0.3克的患者,建議選擇ACEI或ARB降壓藥物治療,將24小時尿蛋白定量控制在0.3克以內,這樣才能有效延緩高血壓導致的腎損害。
警惕藥物導致的腎損害。老年人常存在腎功能生理性減退,腎功能儲備少,如果老年人腎功能檢查腎小球濾過率(GFR)低于60毫升/分鐘,而尿常規(guī)檢查正常,在排除了藥物和高血壓導致的腎功能損害后,有可能是腎功能隨著年齡增大而出現的退行性改變,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也不建議老年人服用保健品。對腎小球濾過率低于60毫升/分鐘的老年人,應該高度警惕服用藥物導致腎損害的可能,避免服用一切具有腎毒性的藥物。如果因其他疾病治療,必須服用具有潛在腎功能損害的藥物,應該密切監(jiān)測腎功能的變化,在服用藥物3天內檢測腎功能,服用至1周時,再次復查腎功能,如未出現腎功能損害,才能繼續(xù)使用;如出現腎功能損害,根據腎功能損害的程度,決定是繼續(xù)使用還是減少劑量或停止使用。
此外,老年人夜尿常增多,每晚小便次數常超過3次。導致老年人夜尿增多最常見的原因是腎功能減退和前列腺增生等。此時,患者應盡早到腎內科檢查,明確是腎功能減退還是前列腺增生。如果是腎功能減退,應該根據腎功能受損的程度,采取相應的治療,并定期隨診;如果是前列腺增生,也應該早期積極治療。前列腺重度增生導致的尿路梗阻,也是高齡患者導致腎衰竭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