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天
打開電視機,我們經常會從《康熙微服私訪記》《鐵齒銅牙紀曉嵐》中聽到“黃馬褂”一詞。但你是否了解清朝的黃馬褂呢?
為弄明白這個問題,須先說馬褂。馬褂是清朝的一種官方服飾,設計創(chuàng)意是為了騎馬射箭方便,所以衣長只及股,袖長至肘部。馬褂是用明黃色的綢緞或紗做的,所以叫“黃馬褂”。這是天子近侍的服裝,十分名貴。清統(tǒng)治者為了籠絡人心,又用黃馬褂做賞賜品,所以當時才有“賞穿黃馬褂”一說。但是,清廷也明確規(guī)定了,只有四種人可以穿著黃馬褂:
一是皇上出行時的隨行人員。如各內大臣、御前大臣、御前侍衛(wèi)等。這些人在隨皇上出行時,必須穿著黃馬褂,以壯行色。這種黃馬褂沒有花紋圖案。因為是因職務而穿著,離開工作崗位或非與皇上同行不能穿著。
二是在隨皇上狩獵、射箭時表現(xiàn)出眾,或者向皇上獻獵物的人。這些人一般都有皇上賞賜的黃馬褂,他們穿著的黃馬褂被稱為“行圍褂子”。按照規(guī)定,只有在跟隨皇上狩獵時才可以穿著,平時穿著屬于違紀,是要被處罰的。
三是因特殊功勛而獲得獎賞黃馬褂的人。這種情況就是電視中所說的“賜穿黃馬褂”。這種賞賜被稱為“武功褂子”,受賞賜者可以在任何隆重的場合穿著。但是,這種賞賜清朝初期并不盛行,直到嘉慶年間都未見于史書,是在道光或咸豐以后才開始出現(xiàn)的。多見于皇上賞賜對太平軍作戰(zhàn)的有功人員。但獲此賞賜者,不單是馳騁沙場的驍勇戰(zhàn)將,有時為皇上(或太后)辦事得體,使其歡心者亦可獲得賞賜。
四是朝廷特使,宣慰中外的官員。這些人也可以被特賜黃馬褂。一般情況下,皇上特賜某官員黃馬褂的詔曰宣讀后,被特賜黃馬褂的官員必須騎馬繞紫禁城一周,這種威武而又莊嚴的儀式,咸豐年間最為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