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涵
不知厭倦的知了在窗外不停地叫著,太陽火辣辣地炙烤著大地,不由得讓人心生煩悶。
暑假進行過半,我和媽媽去上海游玩。路過一座天橋,橋上人來人往,橋下車輛穿梭,就在這一曲美妙的生活樂章中,我卻聽到了一個很不協(xié)調(diào)的聲音,沙啞、凄涼……循聲望去,只見天橋一邊的地上坐著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正緊閉著雙眼,忘情地拉著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他似乎沉浸在了音樂氛圍中,但仔細觀察后,卻總感覺有點不對勁兒。在他面前,是一個開著蓋的鐵盒,里面零亂地躺著幾張紙幣,原來,這是一個乞丐。
天橋上人來人往,卻沒有人愿意駐足聆聽那凄涼的二胡曲,也沒有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二胡的聲音仍在不斷地哽咽著,似乎在訴說著什么……
這時,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拉著她媽媽的手走上天橋,在那位老人的面前靜靜地聽他拉完了一曲。
“媽媽,給這老爺爺一點錢吧!”她晃著身邊婦女的手哀求道。只見她媽媽狠狠地瞪了她一眼,說:“你裝什么好心?你先看看這盒子里有多少吧!”
“我們?yōu)楹我鷦e人一樣?這老爺爺看上去的確挺慘的呀?!薄靶『⒆記]見過世面就別瞎說。你知道現(xiàn)在有幾個乞丐是真的?”小女孩換來的只是媽媽的再一次瞪眼。但在一剎那,我分明看見那位乞丐的臉上有了些許變化——一種莫名的委屈與無奈。
那位婦女拉起小女孩的手正準備離開,小女孩卻使勁兒掙脫了媽媽的手,在自己的衣服口袋里摸了半天,終于摸出一枚紀念章,放進鐵盒中,并對老人說:“爺爺,我只有這個了……”這時,乞丐抬起頭,雖然閉著眼睛,但我從他的眼中捕捉到了感激的目光以及幾滴晶瑩的淚水。直到這時,我才知道他是一個盲人。
天橋又恢復(fù)了往常的熱鬧,二胡聲也跟著響了起來,唯一增多的,只是小女孩留下的那顆純潔、善良的心靈。
我已經(jīng)無心逛街了,思緒一直定格在天橋上的那一幕,以及小女孩離開時一步一回頭的身影……
那天,我雖然沒有在學(xué)校內(nèi),卻上了一堂受益匪淺的課。
點評:在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人們更應(yīng)該對正能量作一個好的詮釋。本文就從生活中選材,真實感人,主旨突出。尤其是開頭兩段的景物描寫,為下文的故事情節(jié)作了一定的鋪墊,同時也與第三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議論的表達方式更使文章主題得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