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涵
那是一個停電的夜晚,天空幽幽,明月圓圓。
小時候的我總是怕黑,卻又倔強地說自己一個人睡。每到晚上,我總是忽然醒來,摸索著去開電燈,然后來到奶奶的房間里,鉆進奶奶的被窩進入夢鄉(xiāng)。再后來,我便習(xí)慣了自己一個人睡。
那天夜晚,像往常一樣,我又從睡夢中驚醒了,可因為停電,不能開燈,也不敢下床,就直挺挺地躺在床上,瞟瞟四周,我感覺自己被黑暗包圍了。
“嗒——嗒——嗒——”一陣緩慢又清脆的聲音傳入我耳中,給人一種奇妙的安全感。我大膽地跳下了床,悄無聲息地推開了門,將頭探了出去,是誰在走動?眼前出現(xiàn)了一雙熟悉的皮拖鞋,上面有著我再熟悉不過的花紋……是奶奶,只見她從懷里拿出了一根蠟燭,將它立在樓梯的第四個臺階上;又從口袋里取出一盒火柴,劃著后點亮了那根蠟燭。借著蠟燭微弱的火光,奶奶手背上的皺紋清晰可見,一條又一條彎曲的線爬滿了她的手背,也爬滿了她的歲月。
“嗒——嗒——”那皮拖鞋與光滑的臺階又親密地接觸了,發(fā)出那陣清脆的腳步聲,雖響卻緩慢,像一曲夜歌,可其他人并沒有因此而被吵醒。走過幾層臺階,再次停下,彎下腰,又點燃了一支蠟燭,奶奶的背寬大又厚實,卻擋不住蠟燭那微弱卻明亮的光。彎下,點燃,重復(fù)了好幾次,直至五根蠟燭用它們的光點亮了這層樓為止。我這才明白,奶奶是怕我晚上怕黑不敢上來而點的蠟燭啊。
五根蠟燭在這漆黑的夜里顯得格外亮,也格外暖。細(xì)細(xì)看一根蠟燭,火光平平靜靜的,但它發(fā)出的光圈卻圓圓的,有著一定的波瀾,十分迷人,就像……
奶奶往窗戶外望望,我也將頭往出探了探,呵,一輪皎潔的明月掛在天邊。我忽然感覺,那五根蠟燭發(fā)出的光圈不正像那輪明月嗎?
五根蠟燭,五個明月……
奶奶進了房,我卻出了房,走幾個臺階,便吹滅一根蠟燭,可心中的那盞燈卻被點亮了,它像月亮一樣皎潔,但它比月亮暖,比月亮亮!
心燈如月,暖我一夜。
點評:小作者對題目的構(gòu)思頗具匠心,將奶奶的愛與皎皎的明月聯(lián)系在一起,兩者都給人以溫暖、慰藉的感覺,令人感動。文中的細(xì)節(jié)描寫非常具有生活氣息,充滿了真實感,祖孫兩人當(dāng)晚的場景如同一段朦朧的影像般,在讀者眼前靜靜地放映。
【延伸訓(xùn)練】
假如你有一只尼爾斯的鵝,那么你就可以騎著它環(huán)游世界;假如你有一塊機器貓的“記憶面包”,那么你就可以在考試前無所畏懼;假如你擁有了明星的光環(huán),那么你就可以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無論你想擁有什么,或者想成為什么人,都可以在奇思妙想的虛幻世界里得以實現(xiàn)。
請以“假如我 ”為題目,發(fā)揮聯(lián)想與想象,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思路點撥:這個題目較為開放,我們可以大膽地發(fā)揮奇思妙想,寫出自己的想法與個性。在構(gòu)思中,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設(shè)想對象,例如,“假如我是一陣風(fēng)”“假如我是老師”“假如我能聽到別人的心聲”等等,都可以嘗試;其次,是要在發(fā)揮想象的過程中,做好細(xì)節(jié)描寫,可使你的想象更加生動、立體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