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利
外婆病了,病得很嚴重。
母親陪外婆去廣州求醫(yī),不到一個月就回來了。從母親的眼淚中,我知道,外婆留在人間的時間不多了。
那段日子里,生活已不再是生活。它剝開了糖衣的外表,讓我嘗到了蓮心一般的苦澀。
舅舅和姨媽們不愿放棄最后的希望,將外婆再次轉入第一人民醫(yī)院。然而,上蒼是無情的,外婆最終被宣告治療無效而回到家中。
時值寒假,我有更多的時間去陪伴疼愛我的外婆。說陪伴,其實已經(jīng)毫無意義了。因為外婆當時已深度中風,不能說話,不能移動,甚至連眼睛都無法睜開。我看著昔日身體硬朗而如今昏睡著的外婆,心如刀絞。然而我又能做什么?我只能一遍遍用紙巾擦去外婆當年光潔而如今蠟黃多皺的額上不斷滲出的汗珠,日夜守在她身邊,不讓她感到孤獨罷了。
生活已不再是生活,生活的味道為何要苦澀至此呢?
一天夜里,我正坐在外婆身邊打盹時,突然聽到一陣奇怪的聲音。我猛然驚醒,看到外婆正在不停地挪動著,喉間不斷地響動著,仿佛有痰液堵塞了氣管。我大聲呼喊著,母親他們都沖進了房間。姨媽哭著提議用吸痰器急救,被舅舅含淚制止了。我知道,外婆已到了彌留時刻。外婆的喉嚨一吸一吸著,她大口大口地喘著氣,很快就出氣大,入氣小……慢慢地,外婆最后掙扎了一下——走了,永遠地走了。
我大聲呼喚著外婆,滿臉都是淚。我用手輕撫著外婆尚有余溫的臉頰,抹去外婆額上的汗。我的生活中永遠地失去了一種甜甜的味道,那是外婆給我的愛。此時,遠遠地似乎有一陣疾風,我側耳細聽,卻又什么都沒有了,滿世界都是凝固的黑色……
在殯儀館和外婆作最后的告別時,我忽然感覺生活中又多了一種非苦非甜、亦苦亦甜的味道。
我似乎一下子長大了。外婆的花兒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我知道,在以后沒有外婆的日子里,我會更加堅強,我會不斷咀嚼外婆離去的苦澀和她曾經(jīng)給予我的愛。
最后一滴淚將我生活中剛失去與剛誕生的味道自然地銜接了起來,構成了不可磨滅的味覺記憶,讓我久久回味。
■
外婆給予“我”的愛究竟有多少?這些內(nèi)容都是通過現(xiàn)在“我”對外婆病情的關切和對她死亡的極其悲痛從側面反映的。這樣的視角非常巧妙。如果說外婆的愛給“我”的生活帶來了甜蜜的味道,那么她的病逝則給“我”的生活增添了苦澀的味道。正是這兩種味道使“我”“忽然感覺生活中又多了一種非苦非甜、亦苦亦甜的味道”。為了表達這種復雜難言的“味道”,作者運用了散文筆法,略敘生活的小事,而側重于描寫內(nèi)心細膩的體驗過程,從而抒發(fā)了對外婆的一片真情。
【作者系廣東省興寧市葉塘中學葉風文學社社員,指導并置評: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