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來到了我們家院子。爹爹指著院子里這棵茂盛的老核桃樹,說,核桃熟了,想吃,就用竹竿打吧。
爹爹還示范了一下,舉起手中的竹竿,用力打樹枝上的核桃。核桃就噼噼啪啪落到地面上。爹爹下地去了,我一個人待在院子里,舉起竹竿練習打核桃。
核桃三三兩兩落下來,有一顆掉在我頭上,好疼。
我停下竹竿,拾起地上的核桃,皮都破了,我們對它,又是打,又是跌,它們一定是很疼很疼的。
難怪,它們都藏在樹葉后面,躲避著惡狠狠的竹竿。
我就想,它們一生出來就高高地站在樹上,站在生活的頭頂,它們把地上的事情看得很清楚,對人,對生活,它們一定有點害怕。
難怪,它們都藏在樹葉后面。仰起頭,我看見,站在枝頭上的那些核桃,好像也仰望著天空,它們是不是想逃到天上去?
我覺得很對不起核桃樹,它為我們結(jié)果子,我們卻打它。
我心里想,我若是核桃樹,我就不結(jié)果子,或者不做核桃樹,變成別的樹,也就不會挨打了吧。
后來聽我媽說,這棵核桃樹已經(jīng)有一百多歲了,春來發(fā)芽,夏來遮陽,秋來就捧出滿樹核桃。
再后來,我上學了,學了很多詞語和成語,有不少詞我不大理解,想想我家院子里的核桃樹,我就有點明白了,比如這幾個詞——
“忍辱負重”,核桃樹不正是用它的一生,注解著這個詞嗎?
“恩深仇重”,恩深的卻似乎反而成了仇重的,結(jié)果子的反而要挨打,我們不就是這樣對待自然萬物,對待我們的恩人嗎?
“以怨報德”,我們不就是這樣對待核桃樹,對待許多事情嗎?
那么,核桃樹為什么從古至今總是這樣,而且有可能永是這樣——庇護著人又總是受著人的反復傷害,恩澤著歲月卻總是遭到歲月有意無意的虐待和打擊?
直到有一天我理解了這個古老成語,我才終于理解了核桃樹,以及類似核桃樹的許多事物。
是哪個成語呢?“厚德載物”——就是這個古色古香溫柔敦厚的詞。
以渾厚深沉的道德,負載和養(yǎng)育萬事萬物,自己則甘于無名無功無我的境界。
于是,我用小刀子在樹身上恭恭敬敬刻上“厚德載物”四個字,以禮贊他的大恩大德。
刻完,細看那字,筆筆畫畫都是傷痕。我忽然悟到,即使我贊美它的時候,也依然在傷害它。
厚德載物,厚德載物,厚德載物。我能做到嗎?你能做到嗎?我們能做到嗎?
我立正站在核桃樹面前,恭恭敬敬,深深鞠躬。
刀痕里的四個字看著我。
厚德載物,靜靜地看著我……
(選自李漢榮《漢中日報》2014年11月21日,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