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念龍
暑假,我來到安徽屯溪“農(nóng)家樂”,已是黃昏。我詢問店主小樂此地有何特色,小樂指著門口的一幅對聯(lián)——上聯(lián)“傾聽,心聽”,下聯(lián)“欣賞,心賞”——脫口說:“多著呢,除了吃、玩,‘白天聽蟬夜聽蛙也是難得?。∠葒L嘗山珍野味吧。”小樂此說還真不假,這一晚,我不僅飽了“口?!?,而且飽了“耳?!薄蕾p了久違的“蛙鳴三章”。
那一天,夜把天空涂黑,蛙卻把我的心磨亮了。在靜謐的夜里,它們唱開了第一首曲子:
獨鳴。仿佛就一只青蛙,僅那么一聲,就像從天縫不小心漏下,那么突兀,但又那么自然。仿佛一朵花,在冬天里就做好了開放的準(zhǔn)備。此刻,時機成熟,它鳴響了。也許它是一位出道已久的大師,其他的蛙恭敬地聽著,只有靜默的份兒;也許它是一位初出茅廬的后生,長輩期望它嶄露頭角??傊@一聲,就像沙漠里找到了甘泉,給跋涉者以希望;又像一支火把,在清涼的黑夜中,把我情緒的溫度挑到最高。由此我想:人生成長之曲,開始不也需要有一支高昂的領(lǐng)唱指引道路嗎?
不一會兒,我有幸聽到第二首曲子:散鳴。這兒一班,那兒一簇,蛙聲在池塘里蹦跳,也擊著我柔軟的心,我醉了。似乎相隔相同的距離,都有一陣蛙聲,時高時低,難道是蒼天計算了如此精確的間距,讓它們的彈奏節(jié)奏如此悅耳?那散鳴,似清泉涓涓,時急時緩,流淌過我的心,洗滌了我的心。蛙們正是譜曲高手,所譜之曲既有音色美,又給人韻律感。由此我想:人生成長之曲,不也有來自成敗進退的起伏跌宕嗎?
微酣中,蛙兒們開始了第三章:齊鳴。所有的蛙都架起鼓,大嘴一張,齊聲歌唱。這曲子,揉成團的是音樂美,切成片的是美音樂,砸成粒的是跳動的音符,摻不進一絲的亂,透不進一毫的雜;雖然不帶百靈的委婉,也不藏杜鵑的凄傷,聽來有些直白,但有的是熱烈奔放。只要深入骨子里品這“蛙歌四起”的“齊鳴”,你就能聽出蛙兒們都在用生命歌唱。由此我想:人生成長之曲,不也是一首通力合作、攜手共進、聲震九霄的大合唱嗎?
翌日清晨,小樂正在打掃院子,遇到我便問:“早啊,睡得還好吧?”我脫口說:“一夜賞蛙聲,真是‘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小樂指著門口的對聯(lián)搶著說:“人間難得聽一回??!”我倆相視而笑。
朝陽升起,近處傳來一聲蟬鳴。
簡評
作文以“蛙鳴”為線索,以豐富的想象力,多角度描寫不易捉摸的蛙聲,小作者竟然聽出“獨鳴”“散鳴”和“齊鳴”三種曲子,且使之詩意化、人格化,富有文采。例如寫“獨鳴”,一口氣以“花”“出道已久的大師”“初出茅廬的后生”“沙漠里的甘泉”“黑夜中的一支火把”等為喻體,表達自己的獨到感悟;小作者學(xué)習(xí)運用“另耳相聽”、由表及里的筆法,三次以“由此我想”引發(fā)議論,將詠物抒情與感悟人生結(jié)合,點出文旨;首尾引入對聯(lián),活用古詩,暗寓“傾聽”的特質(zhì)——人與自然的對話與溝通,也是妙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