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勇,譚劍,肖澤田(萍鄉(xiāng)市人民醫(yī)院麻醉科,江西 萍鄉(xiāng) 337055)
麻醉術后應用鹽酸帕洛諾司瓊止吐效果及不良反應分析
李小勇,譚劍,肖澤田
(萍鄉(xiāng)市人民醫(yī)院麻醉科,江西 萍鄉(xiāng) 337055)
目的 分析麻醉術后應用鹽酸帕洛諾司瓊止吐效果及不良反應。方法 隨機選取全麻下腹腔鏡手術患者96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麻醉術后給予鹽酸托烷司瓊,觀察組麻醉術后給予鹽酸帕洛諾司瓊,比較兩組患者的止吐效果及不良反應。結果 (1)兩組患者急性嘔吐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遲發(fā)性嘔吐發(fā)生率10.42%低于對照組的25.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7.08%,觀察組為25.00%,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鹽酸托烷司瓊及鹽酸帕洛諾司瓊均具有良好的止吐效果,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但鹽酸帕洛諾司瓊對遲發(fā)性嘔吐的止吐效果更好。
麻醉;鹽酸帕洛諾司瓊;止吐;不良反應
嘔吐、惡心是麻醉術后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之一,臨床發(fā)生率較高,影響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引起患者疼痛,增加傷口張力,破壞酸堿平衡,導致患者脫水,嚴重時會出現(xiàn)食管撕裂、氣胸及吸入性肺炎等并發(fā)癥,甚至危及生命[1]。鹽酸托烷司瓊是臨床上常見的止吐劑,鹽酸帕洛諾司瓊則是新近研制出的一種長效5-HT受體拮抗劑,旨在分析麻醉術后應用鹽酸帕洛諾司瓊止吐效果及不良反應,本院展開相關研究,具體如下。
1.1 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于萍鄉(xiāng)市人民醫(yī)院進行全麻下腹腔鏡手術患者96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8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n)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2](1)年齡20~70歲;(2)均行腹腔鏡下手術;(3)麻醉方法采取全身麻醉;(4)排除中轉開腹手術;(5)排除術前有惡心、嘔吐等病史患者;(6)排除合并有嚴重心肺肝腎及中樞神經功能障礙者;(7)排除精神疾病患者;(8)排除術前24 h服用止吐藥患者。
1.3 研究方法[3]所有患者術前常規(guī)禁飲禁食,均采用靜脈吸入復合全身麻醉,術中對患者的生命體征(收縮壓/舒張壓、心電圖、心率、血氧飽和度等)進行常規(guī)監(jiān)測。統(tǒng)一采用異丙酚1.5~2.5 mg/kg、順阿曲庫銨0.2 mg/kg、芬太尼2~4 μg/kg進行麻醉誘導,待誘導成功后氣管插管,維持機械通氣,潮氣量8 mL/kg,呼吸頻率12次/min。統(tǒng)一采用持續(xù)泵注射異丙酚4~6 mg/(kg·h),瑞芬太尼0.1~0.2 μg/ (kg·min),復合吸入1%~2%七氟醚,術中間斷靜注順阿曲庫銨維持麻醉。手術結束前30 min,對照組緩慢靜脈注射鹽酸托 烷 司 瓊(Novartis Pharma Stein AG,國 藥 準 字H20100737)6mg,觀察組緩慢注射鹽酸帕洛諾司瓊(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227)0.25 mg。所有患者待手術結束后,均給予新斯的明1 mg和阿托品0.5 mg,等待患者恢復意識及呼吸,拔出氣管導管,送入恢復室觀察,符合離室標準時送回病房。
1.4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術后72 h內的嘔吐情況(急性和遲發(fā)性嘔吐)及不良反應(腹脹、頭疼、心電圖異常及便秘等)發(fā)生情況。
1.5 嘔吐分級標準[4]0級:無嘔吐;Ⅰ級:嘔吐1~2次/d;Ⅱ級:嘔吐3~5次/d;Ⅲ級:嘔吐5~10次/d;Ⅳ級:嘔吐10 次/d以上。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麻醉術后嘔吐情況比較 兩組術后24 h內發(fā)生急性嘔吐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6,P=0.19);觀察組遲發(fā)性嘔吐(術后48~72 h內)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50,P=0.038)。見表2。
2.2 兩組患者麻醉術后不良反應比較 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27.08%,觀察組為25.00%,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5,P>0.05)。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麻醉術后嘔吐情況比較
表3 兩組患者麻醉術后不良反應比較
數據統(tǒng)計顯示,麻醉術后惡心嘔吐發(fā)生率達25%-30%,大手術術后發(fā)生率35%~50%,而腹腔鏡手術后發(fā)生率高達53%~72%[5]。鹽酸托烷司瓊及鹽酸帕洛諾司瓊均屬于5-HT3受體拮抗劑,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一類止吐藥。
麻醉術后部分藥品能夠引發(fā)患者內臟黏膜的特殊部位釋放或合成5-HT3,繼而導致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癥狀,而鹽酸托烷司瓊可以選擇性阻斷位于迷走神經末梢和化學感受誘發(fā)區(qū)的5-HT3受體,進而同時抑制外周及中樞,其效應強、選擇性廣[6]。鹽酸帕洛諾司瓊則屬于第二代5-HT3受體拮抗劑,由于其化學結構獨特,使得其與5-HT3結合性更強,阻斷效果更好。鹽酸帕洛諾司瓊可以抑制嘔吐反射中樞外周神經元的突觸前5-HT3受體興奮,并直接影響中樞神經系統(tǒng)5-HT3受體傳遞的自主神經傳入后區(qū)的作用,進而抑制腸道自主神經末梢,阻止信號傳遞到5-HT3受體觸發(fā)區(qū),降低惡心嘔吐的發(fā)生率[7]。鹽酸帕洛諾司瓊與5-HT3受體的結合力是其他藥物的30倍以上,且血漿半衰期長,作用時間持續(xù),而其他5-HT3受體拮抗劑的血漿半衰期為數小時,效果難以達到臨床預期[8]。本次研究,通過比較兩組患者急性、遲發(fā)性嘔吐發(fā)生率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發(fā)現(xiàn),鹽酸托烷司瓊及鹽酸帕洛諾司瓊對急性嘔吐的抑制效果相近,遠低于報道中的發(fā)生率,但鹽酸帕洛諾司瓊對遲發(fā)性嘔吐的抑制效果明顯優(yōu)于鹽酸托烷司瓊,進一步證明鹽酸帕洛諾司瓊效用持久,半衰期長。比較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發(fā)現(xiàn),兩組并無明顯差別。本次研究樣本量較小,研究時間短,有待進一步改進。
綜上所述,鹽酸托烷司瓊及鹽酸帕洛諾司瓊均具有良好的止吐效果,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但鹽酸帕洛諾司瓊對遲發(fā)性嘔吐的止吐效果更好。
[1] 譚永勝,郁萬友,呂潔,等.腹腔鏡手術術后惡心、嘔吐危險因素及鹽酸帕洛諾司瓊、鹽酸托烷司瓊療效的觀察分析[J].北方藥學,2014,11(12):47-48.
[2] 劉民生,陳銘,徐晨霞,等.帕洛諾司瓊預防麻醉術后惡心嘔吐的臨床概述[J].海峽醫(yī)學,2015,27(9):101-104.
[3] 馬倩紅,顏碧蓮,梁言珍.鹽酸帕洛諾司瓊聯(lián)合地塞米松對全麻術后患者消化道反應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 (22):122-123.
[4] 趙建生,佟波濤.鹽酸帕洛諾司瓊用于麻醉術后止吐的效果觀察[J].中國藥房,2012,23(34):3226-3228.
[5] 鄔艷,劉家欣,李毅,等.鹽酸帕洛諾司瓊預防上腹部手術后硬膜外嗎啡鎮(zhèn)痛所致的惡心嘔吐[J].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2012,6(2):147-150..
[6] 劉麗,張宗城,岑建寧,等.托烷司瓊聯(lián)合地塞米松預防肺癌化療急性嘔吐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學,2014,20(8):52-53.
[7] 許培陽,吳志云.鹽酸帕洛諾司瓊對下腹部手術后惡心嘔吐的預防作用[J].南昌大學學報,2013,53(4):57-59,63.
[8] 劉艷文,王柏琦,張麗芳.帕洛諾司瓊預防順鉑化療所致惡心嘔吐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當代醫(yī)學,2011,17(28):127-12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