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澤慧 黃 燕
(重慶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重慶 400036)
·護 理·
老年精神障礙患者住院期間的安全隱患及護理應對策略
黃澤慧 黃 燕△
(重慶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重慶 400036)
目的 針對患有精神障礙的老年患者住院階段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對應的處理對策進行分析,以期能夠降低精神障礙老年患者發(fā)生意外的概率。方法 針對在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間在重慶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住院的患有精神障礙的老年患者100例,對其臨床資料展開系統(tǒng)的評估和分析,結合患者實際病情采取對應的護理措施以及心理護理等。結果 行以適當?shù)淖o理手段能夠有效提升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臨床效果,提升其生活質量水平。結論 藥物治療同護理干預、心理護理相互融合的方式,能夠令患者更好地康復,同時減少醫(yī)療糾紛給醫(yī)院帶來的損失。
老年患者 精神障礙 安全隱患 護理措施
我國的人口老齡化趨勢愈發(fā)明顯,老年患者的住院比例也在逐漸上升,隨之而來的就是醫(yī)療資源問題及對老年患者進行護理的問題變得愈來愈突出了[1]。老年患者因為自身所具備的生理特征,會存在一些比較明顯的身體機能下降的情況,例如機體功能障礙以及記憶力衰退等,所以在住院階段很容易存在較為明顯的安全隱患,很容易導致各種安全事件,進而發(fā)生醫(yī)療糾紛,對醫(yī)患關系產生較大的不良影響[2]。針對住院的老年人進行全面、細致的評估和分析,總結出可能會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同時適當加以行護理干預手段,能夠降低各種安全事件發(fā)生的概率[3]。筆者以本院住院的患有精神障礙的老年患者100例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分析其護理對策并做以總結?,F(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期間在本中心住院的患有精神障礙的老年患者100例,包括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齡66~80歲,平均(73.65±7.23)歲;在大外科就診32例,大內科就診68例。所有患者均已了解研究目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家屬代為簽署)。
1.2 方法 對其臨床資料展開系統(tǒng)的評估和分析,對發(fā)生的安全事件進行記錄和原因總結,隨后結合患者實際病情采取對應的護理措施以及心理護理等。
在所選擇的100名患者當中出現(xiàn)各種類型的安全事件有10例,概率為10.00%(10/100),在10個案例當中,主要包括漏服藥物、患者意外摔倒、患者墜床、其他。見表1。
表1 100名患者發(fā)生安全事件的概率n(%)
因為各種生理功能逐漸衰退,人體的體質以及免疫功能也隨之而不斷地降低,造成患有精神障礙的老年患者更容易發(fā)生意外風險,老年精神疾病的患者在精神疾病患者群體當中屬于比較特殊的群體,對患有精神疾病的老年患者行以適當?shù)陌踩o理,能夠有效地避免發(fā)生意外事件[4]。
3.1 不安全因素 在老年患者處于住院階段最容易出現(xiàn)的安全事件主要包括藥物漏服、跌倒等,由于老年患者自身的生理結構所具備的特征,安全事件的發(fā)生自然也可能會存在較大的危險,其具體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5]:1)便秘現(xiàn)象,大部分患有精神疾病的老年患者都需要長期服用抗精神病類藥物,短的需要維持2~3年,長的甚至需要終生用藥,很容易會產生藥物性的便秘癥狀[6]。老年患者的腸胃蠕動能力衰弱,而且活動量不大,常因牙齒不健康而導致咀嚼困難,進而挑食,加上水果食用量不大,更容易導致便秘等,嚴重的還會引起腸梗阻[7];2)大部分情況下,老年患者因其自身的器官功能衰退,會出現(xiàn)日常行動不方便的情況,特別是一些合并其他類型疾病的患者更加明顯,例如老年癡呆、腦梗后遺癥、糖尿病并發(fā)低血糖癥狀等,在晚間起床的時候或者是站立的狀態(tài)下出現(xiàn)跌倒的概率也有明顯的增加[8];3)壓瘡。長期臥床的老年患者長期處于相同的姿勢,很少更換體位,令受壓部位長期受力,很容易提升其發(fā)生壓瘡的概率[9];4)他人意外傷害。精神科屬于比較特殊的封閉性科室,其管理也比較密閉,加上目前大多數(shù)醫(yī)療機構都不具備單人病室的條件,因此大部分老年患者會和年輕的患者居住在同一病室當中,一旦年輕患者情緒比較激動、睡眠不足等情況下就會對老年患者產生攻擊行為,老年患者又會由于反應能力和反抗意識都比較低而受到傷害[10];5)自殺、自殘等。受到精神疾病的影響,很多老年患者會存在自殘和自殺的念頭,加上在住院之后很多老年患者都無法建立新的人際關系,導致內心比較孤獨,很容易沖動行事;6)大部分老年患者都會合并一些內科疾病,口服藥物的數(shù)量相對較多,而且種類也比較復雜,很可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記憶衰退以及健忘。本觀察的10例意外事件當中就有5例(50%)患者是藥物漏服所導致的,其發(fā)生概率比較高,因此要求臨床醫(yī)師以及護理人員多加注意;7)隨著年齡不斷增加,其機體內部的各種感覺功能也會顯著地衰退,大部分老年人都會存在感覺滯緩,冷熱刺激的敏感性也不是非常高等情況,所以,在進行治療和取暖的時候有一定發(fā)生燙傷等的危險[11];8)藥物敏感。很多老年患者都可能會合并其他類型的疾病,因此需要使用較多的藥物來進行治療干預,老年患者肝臟和腎臟解毒能力均呈現(xiàn)明顯的下降趨勢,很容易造成藥物大量蓄積和作用的增強,輔以長期使用的精神類藥物,很容易形成明顯的副作用[12]。
3.2 護理干預的具體對策 其一,預防便秘。每天向患者詢問排便次數(shù)以及排便是否通暢,如存在排便困難(大便干燥等)需叮囑患者多飲水、食用蔬菜以及水果,并且適當?shù)卦黾舆\動量,3 d或者3 d以上沒有排便者,需要及時報告給醫(yī)生,結合實際情況使用適量口服果導片或者開塞露納肛處理,協(xié)助患者形成定期排便的良好習慣,防止由于長期的藥物依賴而導致嚴重的通便不暢[13]。
其二,防止跌倒和墜床意外。將防止跌倒和防止墜床納入到科室的四防監(jiān)護當中,行以每日護理交班工作;各個科室需要為患有精神障礙的而患者設置專門的預防跌倒和墜床的評估表,新入院的患者均需要接受對應的評估分析;結合醫(yī)囑,如果存在跌倒或者墜床等意外隱患的患者,需要定期安排專門的護理人員進行起床攙扶、床欄安設、放置防滑鞋等[14];患者衣著盡可能保證簡單和舒適,避免過長或者過寬,必要時可以將褲腿扎起,在進入餐廳之前需要攙扶患者進入到座位并安置好之后再拿飯;進入到衛(wèi)生間之前需要叮囑患者放慢動作,必要的時候進行攙扶;叮囑患者不要在其他的患者打鬧或者玩耍的時候過多地逗留,防止發(fā)生碰撞或者發(fā)推搡,對于沒有自理能力的患者而言,必要的情況下需要采取適當?shù)木惺胧?5]。
其三,飲食結構調整。在精神科治療中飲食結構的調整和護理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護理內容,同時也是對老年患者行以護理干預的過程當中比較困難的一項工作。老年患者的咀嚼能力相對較差,加上存在精神癥狀,經常會出現(xiàn)挑食和拒食的現(xiàn)象。所以對于老年精神障礙患者來說,飲食也需要軟硬適中、營養(yǎng)豐富且全面,同時注意食物的安全性,避免存在刺和骨頭。叮囑患者避免快速進食,防止噎住,在患者進餐的過程當中護理人員需要隨時監(jiān)護,一旦出現(xiàn)意外情況需要及時處理,遇到牙齒脫落的患者,需要安排半流質飲食以及流質飲食等;患者在臥床的狀態(tài)下需要將其扶起,避免進食過程發(fā)生意外情況。護士長需要隨時組織全部護理人員展開精神疾病患者噎食處理方案的演習[16]。
其四,預防壓瘡。一部分患者的精神癥狀相對比較明顯,且生活比較懶散,處于長期臥床的狀態(tài)下,護理人員需要嚴格地執(zhí)行交班和接班的制度,并且隨時查看其皮膚變化情況。針對活動不方便的患者需要適當予以翻身處理,并且查看受壓迫的位置皮膚,隨時觀察是否存在尿床現(xiàn)象,同時填寫翻身巡視卡片。需要受到約束保護的患者,需要嚴格依照約束規(guī)章制度來對其行以定期松懈。
其五,避免他傷現(xiàn)象。老年患者的反應通常比較遲鈍,發(fā)生危險(或者人身攻擊現(xiàn)象)的時候無法及時意識到或者及時躲藏,很容易就會發(fā)生嚴重的不良后果。所以,在安排病室的時候盡可能不要將老年患者和剛入院的新患者安排在同一室。因為新患者經常會存在較為嚴重的沖動性傷害他人的行為,醫(yī)護人員尚未對其進行具體了解,易忽視其具體的行為,導致老年患者受到意外傷害。除此之外,不能將老年患者和病情波動比較大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室。睡眠質量較差的患者有條件的需要安排單間,避免影響他人。
其六,防止自殺和自殘現(xiàn)象。新入院的老年患者需要接受全面的評估分析,假如在短期內存在過自殺未遂或自殘行為,或者是情緒焦躁、失眠抑郁等情況下,需要安排專門的監(jiān)護人員對其行以全天候的監(jiān)督和陪護,同時定期輔以心理摘掉,多交流接觸,帶領老年患者參與一些活動,令其能夠感受到尊重以及充分的重視。
其七,觀察藥物副作用的力度需要加強??咕癫☆愃幬锍R婂F體外系的不良反應。因此,護理人員需要充分地了解神疾病類藥物的療效以及副作用,保證服藥健康知識的宣教。如,老年患者都需要預防由于體位不當所導致的低血壓癥狀,起床的時候避免過快;患者出現(xiàn)突發(fā)性的、原發(fā)癥狀之外的幻覺和意識模糊的情況,需要及時聯(lián)系其醫(yī)生進行處理,防止藥源性的意識模糊。
總的來說,患有精神疾病的老年患者所接受的安全護理是比較長期性且重要性的任務。針對老年精神疾病患者這一相對弱勢的群體而言,護理人員和醫(yī)務人員需要加以更多關注和關心,把可以控制的危險因素控制于萌芽的狀態(tài)下,令患者能夠安心、舒適地居住,且令患者家屬放心。
[1] 曹淑萍,阿懷紅,宿風琴,等.老年精神障礙患者在住院期間的安全隱患及應對護理措施[J].青海醫(yī)藥雜志,2010,40(8):57-58.
[2] 陳華琴,謝榮仙.老年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安全隱患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3,25(10):98-99.
[3] 余兵.124例住院老年精神障礙患者護理風險評估及護理干預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2(20):125-126.
[4] 李佳.合并精神障礙的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常見護理安全隱患分析及對策[J].現(xiàn)代婦女:醫(yī)學前沿,2014,26(7):146-146.
[5] 劉輝,徐寧,王凡,等.老年腦卒中患者繼發(fā)精神障礙常見安全問題及護理對策[J].臨床誤診誤治,2010,23(6):592-593.
[6] 陳芳英,徐明瑩.老年精神科病房常見的護理安全隱患及對策[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19):51-52.
[7] 王桂榮.精神科病房管理中潛在安全問題的探討及護理[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0,22(24):3244-3244.
[8] 馬麗輝.探討住院老年患癡呆患者的安全隱患與護理對策[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13,11(5):135-135.
[9] 蔡玉強,劉明賢,曹廣如.術后精神障礙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4):377-378.
[10]Mackenzie TD,Kolpak SJ,Mehler PS.Prevalence and treatmentofmentaldisorders[J].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2005,353(11):2515-2523.
[11]Kessler RC,Demler O,F(xiàn)rank RG,et al.Prevalence and treatment of mental disorders,1990 to 2003[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05,352(24):2515-2523.
[12]Lee SH,Ripke S,Neale BM,et al.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five psychiatric disorders estimated from genome-wide SNPs[J].Nature Genetics,2013,45(9):984-994.
[13]Battle DE.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J].Codas,2013,25(2):25-33.
[14]Tsankova N,Renthal W,Kumar A,et al.Epigenetic regulation in psychiatric disorders[J].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2007,8(5):355-367.
[15]Van Impe J,Nicolai B,Vanrolleghem PA,et al.Optimal control of the penicillin G fed-batch fermentation:an analysis of a new unstructured model[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ence B,2014,15(10):870-878.
[16]Wang Wei,Liang Bo.Case report of mental disorder induced by niacin deficiency[J].Shanghai Archives of Psychiatry,2012,24(6):352-4.
R473.74
B
1004-745X(2017)04-0750-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7.04.062
2016-11-23)
△通信作者(電子郵箱:zhang_huangy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