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鴨精神
IBM公司的總裁小托馬斯·沃森信奉丹麥哲學(xué)家歌爾科加德的一句名言:野鴨或許能被人馴服,但是一旦馴服,野鴨就失去了它的野性,再也無法海闊天空地自由飛翔了。沃森說:“對于重用那些我并不喜歡卻有真才實學(xué)的人,我從不猶豫。”沃森認為,重用那些圍在你身邊盡說恭維話、喜歡與你一起去假日垂釣的人,是一種莫大的錯誤。與此相對,他喜歡尋找的是那些個性強烈、不拘小節(jié)、以及直言不諱似乎令人不快的人?!叭绻隳茉谧约褐車l(fā)掘許多這樣的人,并能耐心聽取他們的意見,那你的工作就會處處順利。”這就是IBH著名的“野鴨精神”。
“狂人”錢鍾書
錢鍾書一人清華大學(xué),便開始創(chuàng)造一項又一項“紀錄”:讀書數(shù)量第一、發(fā)表文章數(shù)量第一、考試成績第一、口出狂言第一……錢鍾書讀書愛做眉批,于是,清華大學(xué)圖書館的很多藏書上都可以見到“錢批”。在清華大學(xué)讀書時,他還以專挑教授學(xué)者的錯而出名。1932年,周作人出版了專著《中國新文學(xué)的源流》。甫一問世,頗得好評。然而,錢鍾書卻從中挑出了許多錯誤,且秉筆直書,毫不顧忌周的難堪。1933年,錢鍾書從清華大學(xué)外文系畢業(yè),學(xué)校讓他留校,校長親自挽留他,讓他進學(xué)校新成立的西洋文學(xué)研究所,繼續(xù)研究英國文學(xué),陳福田、吳宓等教授也去做他的工作。錢鍾書卻覺得清華大學(xué)沒有一個教授能勝任他的導(dǎo)師,拒絕留校。
果戈里焚稿
俄國著名小說家果戈里曾將一部長達20多萬字的小說《哥薩克統(tǒng)帥》付之一炬,因為“自己越看越不滿意”?!皠?chuàng)造出堅強有力并且毫無多余的作品”,是果戈里對自己的一貫要求,他用5年多的時間才寫完《死魂靈》的第二卷,最終卻被他焚毀了。果戈里認為劇本《剃掉的一撇胡須》是自己有史以來最好的作品。有一天,他特意邀請自己的作家朋友茹科夫斯基等人來家里參加《剃掉的一撇胡須》的朗誦會,時間安排在午飯后,而茹科夫斯基一直有午睡習(xí)慣,于是便在朗誦會上打起了盹兒。等他醒來后,果戈里說:“您的夢就是對它最好的批評?!闭f完,將劇本手稿扔進了燃燒的壁爐。
“怪人”辜鴻銘
辜鴻銘一生主張皇權(quán),可他并不是遇到牌位就叩頭。慈禧太后過生日,他當(dāng)眾脫口而出的“賀詩”是:“天子萬年,百姓花錢。萬壽無疆,百姓遭殃。”袁世凱去世時,全國舉哀三天,辜鴻銘卻特意請來一個戲班,在家里大開堂會,熱鬧了三天。說起辜鴻銘,留給國人印象最深的,大概要算那條拖在他腦后的長辮子了。其實,早在英國留學(xué)時,他已剪掉辮子,西裝革履,一副洋派。后來人人談?wù)摲辞甯锩?,他反而把“滿清人硬栽上的辮子”重新留了起來,讓自己變成了“出土文物式”的一景,只為“立異以為高”。當(dāng)然,這樣的做派也符合他復(fù)古派的身份。北大的學(xué)生嘲笑他,他反唇相譏:“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是無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