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
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處于迅速發(fā)展的階段,同時也是他們身心極具可塑性的時期,通過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從而為學生自主學習、學會學習,以及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生不良數學學習習慣的成因分析
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習慣是長期培養(yǎng)形成的,同時也是由于多種因素造成的。學習習慣的好壞,對他們的學習成績會產生直接的影響。以下是對小學生不良學習習慣的成因分析。
(一)生理與發(fā)育原因
隨著現代營養(yǎng)水平和生活條件的提高,小學生五六年級大致就進入了青春期,這時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開始產生巨大的變化。研究顯示:女孩的發(fā)育一般都要比男孩早,而且女孩的大腦都要比男孩發(fā)育得快。從智力發(fā)展上來看,小學階段女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形象記憶、語言表達能力、自制力、自覺性都要比男生強,男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對較好。男生、女生生理發(fā)育的速度和程度的不同,直接造成了小學男女學生課堂和課后學習習慣的巨大差異,也是造成男女小學生學習習慣優(yōu)劣的原因之一。
(二)父母與家庭原因
由于工作時間的原因和對課后預習和復習習慣的不重視,部分家長對子女課后學習習慣和課外閱讀習慣這些需要后期培養(yǎng)的習慣,沒有起到很好的監(jiān)督作用。與那些重視子女教育的家庭相比,缺少父母關心的學生,其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興趣相對要差一些,在養(yǎng)成好習慣的自制力和自覺性自然也會差一些,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三)學生自身的原因
男生的自制力和自主性較差,這是部分男生沒有養(yǎng)成習慣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男生課堂上表現不佳,注意力又較難集中,課外大多把時間花在娛樂游戲上,不愿意在學習和作業(yè)上多花時間,對學習的興趣不大,通常只是把學習當成是一個任務,老師和家長要求做就做,要求學就學,被動學習的現象很嚴重。由此可以看出,要想培養(yǎng)男生在課前、課堂和課后良好的學習習慣,其培養(yǎng)難度和時間花費上都比較大。
而大多數女生懂事要比同齡男生早,對學習有著較高的自覺性。她們勤奮認真,守紀聽話,在老師的指導下,不斷地完善自己的學習習慣,因此她們的學習表現和學習結果往往就好于男生。
小學六年級面臨著升學,又處于發(fā)育階段,這時期小學生的心態(tài)會有很大的波動,對情緒調節(jié)能力的欠缺,會直接導致對學習興趣的下降,破壞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學生預習習慣和應對考試的習慣這兩方面。
二、小學生良好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策略
學習習慣是一種學習品質,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多層次、多方位、持久性地培養(yǎng),才能有效形成。通過對不良數學學習習慣的成因分析,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學生的主體與教師的主導相結合
1.了解并研究學生已有的學習習慣
教師對培養(yǎng)數學的學習習慣要有一定的目標和計劃,首先就必須了解學生原有的學習習慣,在原有學習習慣的基礎上,加以調整和修改。教師不必重新建立學生的學習習慣模式,只要把原有學習習慣的不當之處剔除,對學生原有的良好學習習慣加以鞏固。同時教師要發(fā)揮好自己的主導作用,針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或學習方式,誘導學生進行練習鞏固。
2.采取積極有效的引導方法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yǎng)小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一大關鍵因素,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盡量滿足學生的需求。在學生遇到各種問題的時候,不要盲目地指責和一味地批評,不要輕易地表態(tài)和下絕對性的結論,而是讓學生在群體的氛圍中,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并運用群體的力量解決問題。同時,應積極去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多鼓勵,多夸獎,這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的地位是神圣的,甚至超過他們的父母,所以教師對學生的肯定,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
(二)榜樣作用
1.教師的榜樣作用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許多行為都可以通過觀察習得。教師在小學生的心目中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教師良好的語言和行為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這就要求教師自身必須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在學生心目中樹立一個優(yōu)秀的榜樣形象,那么小學生在潛移默化之中,就會受教師影響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同伴群體的榜樣作用
在班級中選取合適的人選作為榜樣,并且對其事跡進行宣傳,不虛構,不夸大,給學生一個真實可以學習的榜樣。學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給他樹立了一個榜樣之后,他們就會有模仿的欲望。但是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長期的過程中,榜樣也會有出錯的時候,這樣就需要老師對榜樣進行維護,讓其始終保持教育價值。同時,其他的學生對榜樣進行學習和模仿后,也會成長為新的榜樣,這樣就會促進整個班集體向著好的氛圍發(fā)展,在這樣的氛圍中,小學生就能更好更快地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家長與學校的合作
1.家長應重視學生的學習習慣
在實際生活中,很多家長往往不重視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習慣性地把精力放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無形中增加了學生以及家長自身的負擔。雖然他們也付出了很多辛苦,但是孩子的學習效果依然不理想。這樣就需要家長加大對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重視,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來說受益終身,小學五六年級正是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期,父母的重視和監(jiān)督對他們來說,無疑是最好的催化劑。
2.家長與學校的教育理念保持一致
有些家長受教育水平較高,有自己的一套家庭教育方式,但是有些家長沒有這樣的條件,這就需要家長與教師之間有更多的交流。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的過程中,離不開家長的幫助。在學校,教師負責傳授知識,傳授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但是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學校和家長長期密切配合,才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好習慣。
3.學校與家庭應定期交流
如何學習做一名合格的家長也是一門學問,也需要家長不斷地摸索和學習,學校應組織相關專家,在學校對家長解答一些家庭教育的疑惑,積極把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密切聯系起來,對于學生來說,是一項很大的福利。在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漫長過程中,家長對子女學習習慣的鞏固和延伸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對子女的學習也會帶來巨大的幫助。
三、結語
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促使學生向著健康的人格發(fā)展,提高學生自身的素質,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雖然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情,但是通過學生、教師、學校、家長、社會諸方面堅持不懈地合作努力,我們相信終有碩果成熟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