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正勇
從感性上來說,號稱歷時7年跑遍云南129個縣區(qū),從6萬分鐘素材剪輯出5分鐘并獲得2014年云南民族民俗文化創(chuàng)意金獎的視頻《云南一天》,被昭通詩人陳衍強243字的《誰不說家鄉(xiāng)好》一把火給燒了,紅遍了昭通籍的微信朋友圈。一部本就殘缺不全的片子,被陳衍強四兩撥千鈞的一句重拳打得落花流水。5分鐘的時間里,居然有慢鏡頭表現(xiàn)兩個老外接吻,卻沒一秒時間記錄同樣為云南作出重要貢獻的600多萬昭通人民!對前者來說:沒文化真可怕;對后者來說:有文化更可怕。
從理性上來說,一部表現(xiàn)“云南一天”的片子,居然沒有表現(xiàn)云南文化三大發(fā)祥地之一的昭通,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但是,無論從歷史角度,從地理角度,從文化角度,從軍事角度,昭通對于云南的發(fā)展,甚至對于新中國的建立來說都舉足輕重,昭通的一天,也是云南重要的一天。這里信手舉一例,決定紅軍命運和中國前途的歷史轉折性會議“扎西會議”在昭通召開,毛主席戎馬一生的軍事最得意之筆“四渡赤水”在這一帶完成。不是咱昭通人自戀,是歷史賦予昭通太多太多的內(nèi)涵。
從美學上來說,《云南一天》的確付出了極大的心血,經(jīng)過無數(shù)天的努力來集中表現(xiàn)一天,從拍攝構圖、從畫面色彩、從背景音樂,一定程度上都做到了極致,如果從旅游宣介來說,的確是部好片,相信在向全球推介云南的活動中會獲得好評。但是,看后給人的感覺是浮光掠影過多,歷史淵源、文化底蘊、區(qū)位經(jīng)濟表現(xiàn)不力,留給觀眾深度思索的空間不足。而詩歌《誰不說家鄉(xiāng)好》作為《云南一天》的“觀后感”,僅僅243字便把被《云南一天》本不該忽略的重要“章節(jié)”提綱挈領地展示了出來,對昭通具有代表性的歷史、地理、文化、風物等客觀敘述了一番,情、理、智、趣并存,不得不說是一首內(nèi)涵豐富,極具張力的好詩,也算是對《云南一天》憾缺的一個補白,對云南文化中重要一環(huán)的昭通文化的一次強調(diào)和展示。
從建設性上說,昭通在策劃、攝影、編輯、評論、劇本創(chuàng)作方面不缺乏各類大師級人物,大家是否可以群策群力地對昭通進行拍攝,對現(xiàn)有素材進行整合,精心制作出一部《云南之昭通的一天》或者更好的《云南一天》,在不同平臺廣泛傳播,不是出于地方主義的狹隘思想,而是出于更真實的表現(xiàn)昭通,更全面的展示云南,讓全國乃至全世界認識一個不可忽略的昭通,向往一個更加多姿多彩的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