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類從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到探索宇宙,都離不開各種各樣的材料。下列屬于復合材料的是( )。
A. 合成纖維
B. 黃銅(銅鋅合金)
C. 鋼筋混凝土
D. 再生塑料
2. 下圖所示的甲、乙兩裝置都可以用來進行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小明同學選用了甲裝置。
(1)在實驗過程中,W形管的左邊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___________。
(2)實驗時,小明先觀察到W形管右邊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 ;后來渾濁的液體又變澄清,這是因為生成了可溶性的
(填寫化學式)。
(3)實驗過程中,小明發(fā)現(xiàn)W形管右端的氣球鼓了起來。實驗結(jié)束冷卻到室溫后,氣球依然鼓著。他經(jīng)過探究發(fā)現(xiàn)氣球中的氣體是CO2和CO的混合物。小明對CO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了如下猜測:可能是木炭和氧化銅(CuO)在高溫條件下直接發(fā)生反應(yīng),產(chǎn)生了CO,這個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 ;也可能是反應(yīng)C + 2CuO → 2Cu + CO2↑產(chǎn)生的CO2和多余的木炭發(fā)生了新的化學反應(yīng),產(chǎn)生了CO。這個實驗說明,相同的反應(yīng)物發(fā)生化學變化時,因為________不同,可能得到不同的生成物。
(4)甲、乙兩種裝置相比,甲裝置的優(yōu)點是 _____________(列一個即可)。
(適合初中學生)
3. 現(xiàn)有pH = a和pH = b的兩種鹽酸溶液,已知b = a + 2,將兩種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的 pH 接近于( )。
A. a - lg2 B. b - lg2
C. a + lg2 D. b + lg2
4. 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廣泛存在于水果、蔬菜中。人體不能自身合成維生素C,必須從食物中攝取。維生素C具有較強的還原性,它溶于水后能和單質(zhì)碘發(fā)生反應(yīng),將碘還原成碘離子。碘離子無色,不能使淀粉變藍,因此可以采用碘量法測定維生素C藥片中抗壞血酸的含量(質(zhì)量分數(shù))等。測定的步驟是:①準確移取一定量的K2Cr2O7的標準溶液于碘量瓶中,再加稀硫酸、足量KI溶液,來標定Na2S2O3的標準溶液;②準確移取一定量的上述Na2S2O3的標準溶液于錐瓶中,再加水、淀粉溶液,來標定含有KI的I2的標準溶液;③準確稱一定量維生素C藥片粉末(將維生素C藥片研細所得)于錐形瓶中,加新煮沸過并冷卻的蒸餾水及HAc溶液、淀粉溶液,立即用I2的標準溶液滴定至藍色且30s不褪色;④重復操作步驟③,即可根據(jù)以上實驗結(jié)果計算出該維生素C藥片粉末中維生素C的含量(質(zhì)量分數(shù)),及每片維生素C藥片含維生素C的質(zhì)量(mg)。
請完成以下作業(yè)。
(1)上述實驗在配制碘水溶液時,還要加入KI,此時溶液中有如下反應(yīng):
I- + I2 I3-
請你寫出配制碘水溶液時要加入KI的兩條理由: 、 。
(2)經(jīng)過稱量I2和KI而配制的碘水溶液,還需經(jīng)過Na2S2O3的標準溶液的標定才能作為具有準確濃度的標準溶液。請簡述碘水的標準溶液配制后不能直接使用(還需標定)的原因是 。
(3)上述Na2S2O3的標準溶液還需經(jīng)過K2Cr2O7的標準溶液的標定才能作為具有準確濃度的標準溶液。請簡述Na2S2O3的標準溶液配制后不能直接使用(還需標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4)本實驗改用某一強氧化劑的標準溶液來標定碘水溶液,是 (填“可行”或“不可行”)的,理由是 。
(5)上述用I2的標準溶液滴定至藍色后強調(diào)“30s不褪色”的原因是 。
5. 用5%氯化鐵溶液將濾紙浸潤,再取出濾紙并晾干。用酒精燈點燃該晾干后的濾紙,發(fā)現(xiàn)附有氯化鐵的濾紙不像普通濾紙那樣很快燃燒殆盡,而是慢慢燃燒,最后留下呈黑褐色的殘渣。這黑褐色殘渣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什么?可能有同學猜測其主要成分是鐵,也可能有同學猜測其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鐵或其他鐵的氧化物等。
請你作出一或兩個假設(shè),再根據(jù)自己的假設(shè)設(shè)計至少幾個簡易可行的小實驗,來驗證這黑褐色殘渣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什么或肯定不是什么。(你只要根據(jù)自己假設(shè),設(shè)計出簡易可行的幾個驗證性實驗方案即可。)
(適合高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