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蔚康
摘要:不可否認,傳統(tǒng)的女性形象基本上都是男性作家依照男性的標準來進行塑造的,這樣的塑造必定會具有一定的性別偏見和誤解?;诖?,倘若從女性作家的作品來對女性形象進行分析,那么勢必對解讀女性主義思想具有重大意義?!讹h》作為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一生中唯一的作品,通過成功塑造了一位勇敢、樂觀的女強人形象,完美詮釋了自己心中的女性主義。因此,重點對《飄》中女性人物的價值觀以及對待家庭、愛情、婚姻的態(tài)度進行深入的分析,并以此來解讀女性主義思想。
關(guān)鍵詞:女性主義;價值觀;女性意識
中圖分類號:I106.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17836(2017)05011003
19世紀時,真正意義上的女性文學才開始興起,到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女性主義成為文學批評理論的一個新興領(lǐng)域,同時女性主義也進入了哲學領(lǐng)域,成為一種社會思潮。而在此之前,社會的話語權(quán)一直被男性所主導。小說《飄》于1936年誕生,符合了此時的社會趨勢。小說的主人公斯嘉麗是一位女性,小說的主線就是主人公的成長經(jīng)歷和轉(zhuǎn)變過程。它反映了美國內(nèi)戰(zhàn)以后佐治亞州重建時期的歷史變遷,融合了愛情的浪漫和現(xiàn)實的寫實。作者站在女性主義的角度,剖析主人公的命運變遷及其背后的性格因素。斯嘉麗在時代變革的大背景下,沖破了傳統(tǒng)的偏見和“男尊女卑”的思想藩籬,與男權(quán)社會進行斗爭,爭取獨立,是一個堅強勇敢的時代符號[1]。
一、女性主義相關(guān)理論概述
關(guān)于女性主義的內(nèi)涵,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西蒙·波伏娃定義了女性主義是專為女性問題奮斗的主義,這種主義的斗爭與階級斗爭不同。吉爾曼認為女性主義是世界范圍內(nèi)女性的一種社會覺醒,它的產(chǎn)生有著深刻的歷史與社會背景。凱特將女性主義定義為對障礙的一種反抗,這種障礙是人為的,諸如法律或者風俗習慣,它們阻礙了女性享有應有的自由,且這種反抗是世界范圍的。女性主義雖然是世界范圍的趨勢,但是由于所處的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女性主義的流派和分支數(shù)量也是蔚為壯觀的。雖然這些流派在對女性主義的基礎(chǔ)理論上有不同的主張,但是它們的目的是一致或者是相似的,即是對既存的男權(quán)、父權(quán)文化的批判和進一步改造[2]。
女性主義在歷史演變的進程中,因其特殊性,根據(jù)主張和特征大致可以分為九大類,其中不乏有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生態(tài)女性主義、當代社會主義女性主義等我們較為熟悉的女性主義思想理論。這些女性主義的理論研究方向、代表觀點各有側(cè)重,但卻有著相同的重要前提,那便是承認女性在世界上是一個被歧視、被壓迫的群體,有著很強烈的解放欲望和必要。
二、小說《飄》中女性角色的思想簡述
1斯嘉麗:反叛反抗
主人公斯嘉麗早在少女的時候就頗具反抗意識,盡管保姆和母親艾倫經(jīng)常對她灌輸傳統(tǒng)思想,但是往往無濟于事。她不喜做作,還很喜歡和男孩子一起玩鬧,甚至穿上不符合自己年齡的衣物和裝飾。同樣,在婚姻大事上,她也頗為反叛,她喜歡阿西里,就去勇敢追求、主動表白,與其他有身份的貴族女孩相比,簡直是不成體統(tǒng),但她還是勇敢地去做了。甚至在所求無望的情況下,阿西里已經(jīng)與自己的朋友媚蘭結(jié)婚,她還對此念念不忘,通過嫁給查爾斯來接近自己的愛慕對象。南北戰(zhàn)爭改變了所有人的命運,貴族家庭也在日夜之間沒落,甚至連全家人吃飽穿暖都成了問題。此時,斯嘉麗沒有逃避,她勤奮勞作辛苦維持。為了自家的莊園產(chǎn)業(yè),她不得不將自己委身于瑞德,卻遭到了拒絕。斯嘉麗的命運又發(fā)生了變化,她竟然搶走了原本應該娶她妹妹的弗蘭克。此后,她又一次向命運發(fā)起挑戰(zhàn)。她有著精明的頭腦,發(fā)現(xiàn)戰(zhàn)爭摧毀了大量房子,重建對木材產(chǎn)生了巨大的需求,為此她做起了木材生意,建立了鋸木廠,并且在做生意時不擇手段打擊對手。她所有的行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是不被社會接受的。
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男權(quán)父權(quán)是不容質(zhì)疑和挑戰(zhàn)的。因此,斯嘉麗的行為遭到了刁難和指責。主人公斯嘉麗一共有三次婚姻,她的獨立意識與強勢做派,經(jīng)常讓她的丈夫無法接受而痛苦煎熬,甚至離她而去。斯嘉麗的生活經(jīng)歷是痛苦的,愛情的理想不止一次地破滅,究其原因,是她的思想和行為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格格不入。
2媚蘭與艾倫:順從與屈服
媚蘭是主人公的朋友,還有另外一個角色:情敵。在小說中她是一個單純而又善良的姑娘,渾身都散發(fā)著溫情,涉世未深,不知險惡的人心。甚至所有的當?shù)厝硕紝λ豢诜Q贊。在美國發(fā)生南北戰(zhàn)爭的時候,她把自己的結(jié)婚戒指都捐獻出來了,她的舉動感動了很多人。媚蘭在結(jié)婚之后,就完全以自己的丈夫阿西里為中心過著無私奉獻的生活。為了能夠給丈夫生兒育女,她不惜以生命為代價。
艾倫是主人公的母親,是一位好妻子同時也是一位好母親。她性格溫柔,認為丈夫杰拉爾德和莊園是自己一生的全部,默默無聞地奉獻著。對一家之主的丈夫杰拉爾德,她始終保持順從,可以說是擁有了所有傳統(tǒng)社會女性的一切美德。在美國內(nèi)戰(zhàn)時,艾倫為了照顧傷員,不幸染病身亡。
在小說《飄》中,幾位主要的女性角色都沒有擺脫悲劇的命運,無論是反抗反叛的斯嘉麗,還是順從屈服的媚蘭與艾倫,她們的一生都在經(jīng)歷著各種各樣的打擊與挫折,這是由那個時代的背景決定的。
三、《飄》中主人公斯嘉麗女性主義思想剖析
1獨立強勢的價值觀
在西方文學作品中不難體會,西方文化就是飽含個人主義和冒險主義的文化集合。從很多經(jīng)典的西方文學作品中我們也經(jīng)常會看到作者將男主人公塑造成一個敢于冒險、勇于探索的強者形象,但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則偏向于溫柔、順從、善良、純潔[3]。男性作者筆下的女性更多的是為男性所征服,卑微懦弱的形象,而米切爾《飄》中的斯嘉麗卻打破常規(guī),表現(xiàn)出獨立強勢的人格,彰顯了崇尚女權(quán)的人物個性。
斯嘉麗小時候開始就不是那種特乖的孩子,性格上遺傳了她父親的暴躁和粗狂,雖然被艾倫和奶媽從小就灌輸淑女的思想,不過她的骨子里仍就是她父親的“愛爾蘭血統(tǒng)”。在日子比較好過的時候,她的這種精神主要的體現(xiàn)是對阿西里的愛慕和追求。斯嘉麗天生就是一個要強、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人。在斯嘉麗的骨子里,絕無循規(guī)蹈矩,當時的禮儀教條和社會道德她都不屑一顧。在亞特蘭大淪陷以后,斯嘉麗擔當起了一家人的生活起居,她為了生活逼著她的小妹妹下地摘棉花,她也下地。她為了能夠過活下去,而去尋求他人的幫助。在家人受到脅迫時她開槍打死了掠奪的北方士兵。斯嘉麗展現(xiàn)給人們的是不懼艱難、勇往直前的高尚精神。困難沒打倒斯嘉麗,更是彰顯了她極具冒險的“愛爾蘭血統(tǒng)”。就這樣,一個勇敢而堅強的鐵一樣的女子誕生了。
這一女漢子的形象,作者在塑造的時候,也就構(gòu)思出一個懦弱的阿西里。從這里可以看出作者用的是烘托的寫作手法,從兩性的角度去描摹刻畫男人和女人在遭受困難時的不同態(tài)度。世界和平的時候,阿西里過著紳士生活,但是奴隸制一旦廢除,他將無所適從。他不懂得怎么去經(jīng)營和管理牧場,而且他討厭戰(zhàn)爭,在他內(nèi)心里,始終是希望南方政權(quán)能夠重建。阿西里接受現(xiàn)實,不會為此而改變。從這里能夠反襯出斯嘉麗的為生活而變,為生活而努力的形象。在戰(zhàn)爭的摧殘下,阿西里變成了碌碌無為而平庸的人。從他身上折射出來的只是悲觀交加和失望透頂。沒有任何的堅強。從這里就可以理解為什么斯嘉麗對阿西里的愛情不復存在了。阿西里在斯嘉麗的感覺里就是一個無能、懦弱、無法自救的人。斯嘉麗對阿西里的愛情煙消云散。
從女性主義觀點出發(fā),在傳統(tǒng)文學中,一般男性的作者塑造的女性都是溫文爾雅,臣服于男性群體。那些有自己的個性,不遵循傳統(tǒng)道德的女性群體都被認為是壞女人。但是米切爾的作品中,斯嘉麗不甘心做一個家庭主婦,遇到困難的時候她能夠挺身而出。她沒有被任何外界條件所束縛,所羈絆,從她身上感受到的是那種無所畏懼的品質(zhì)。斯嘉麗說,侵略者毀滅的只是人民的物質(zhì)財富,人民的精神財富是摧毀不掉的。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一個內(nèi)心無比強大的女性形象。從他身上能夠看到的是她對于未來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迎接困難挑戰(zhàn)的精神,根本就沒有一丁點兒的悲觀。這樣的人物塑造,在男作者的筆下很難存在的。米切爾通過對斯嘉麗的形象塑造,展現(xiàn)了她對女性的重新認識。不要去用傳統(tǒng)的道德標準去批評一個勇敢的女性,不要批評她。
2對愛情的態(tài)度
遵守傳統(tǒng)道德的女性她們對待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婦女之道是很看重的[4]。只要女性違背婦女之道,就被認為是壞女人,但是男性群體對愛情的任意踐踏和不忠誠的態(tài)度,就都是允許的,男性不受道德和教條的束縛。作家司湯達筆下的德雷納夫人的出軌,加在她身上的是永久的罵聲。馬蒂爾德小姐對于連愛得死心塌地。通過司湯達這位男性作家對人物的塑造,我們可以看出男性作家對待婚姻的態(tài)度是截然不同的。女性作家在人物塑造時,那些婚姻對女人的束縛和桎梏將不復存在。作者塑造的斯嘉麗是一個勇于追逐的人,她為了得到阿西里而不顧一切地追隨。從斯嘉麗那里我們看到的是追尋愛情的斯嘉麗,根本就看不到那些傳統(tǒng)的束縛。在佐治亞州有一個風俗,女子結(jié)婚后必須保持丈夫的所有聲譽。臣服于丈夫,在家相夫教子,不在外面拋頭露面,這就是所謂的模范妻子。女性守寡后不能改嫁,必須忠于死去的丈夫,為其守孝。但是斯嘉麗根本不管這些。她的三次婚姻都是有所目的的:她的第一次婚姻就是為了報復阿西里,第二次和第三次為了利益。她三次婚姻過后,遭到大家的罵,包括她自己的媽媽。斯嘉麗守寡期間,有人邀請她跳舞,當時的斯嘉麗穿著喪服就答應了。她的做法背叛了傳統(tǒng)社會的道德觀念。
在她第二次結(jié)婚后,搶走妹妹的老公是為了保住自己的農(nóng)場。她不聽丈夫的話,仍然拋頭露面做木材生意。她的膽子很大,自己一個人穿梭于叢林的危險區(qū)域。第二任丈夫去世后不久她就改嫁了瑞德,這樣的突破被人們指指點點,但是斯嘉麗卻對這些不屑一顧,她展露給大家的是很強的女權(quán)主義色彩。不受任何束縛,為我所在。斯嘉麗對待婚姻是極其不負責任的,但也有她的果斷裁決的能力。作者米切爾通過這一個形象的塑造,向外人展現(xiàn)的是:婚姻的枷鎖是困不住女強人的,堅強的女人有能力克服困難和排擠外界的話語綁架。
3對待家庭的獨特態(tài)度
一般在男性作者的筆下,傳統(tǒng)意義的女性是十分顧家的。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中,女性都是被作家塑造成相夫教子的形象。在女性作家塑造人物的時候是相反的,女性和男性一樣,婚姻不再是女性的桎梏,為了事業(yè)放棄家庭也是可以的[5]。為了尊嚴反抗男權(quán)主義,堅強的女性必然會與傳統(tǒng)的女性分隔開,必須將女性塑造成和男性一樣的性格,不為家庭所困惑。就比如丘吉爾的《天之嬌女》。斯嘉麗對父親還是很言聽計從的,但只要看到她那懦弱可憐的妹妹,她就生氣,斯嘉麗根本就看不起她。在家里面,斯嘉麗一向我行我素。不聽丈夫的話,她也不愛第一任丈夫。對第二任丈夫斯嘉麗更是打心里瞧不起。一切都以自己為中心,不管丈夫是否開心高興。她是個冷血的人,她對自己的孩子也沒感情,韋德在她這里也沒得到什么母愛。在韋德心里斯嘉麗是一個累贅般的人物。
斯嘉麗認為孩子是一個累贅,對丈夫也就是敷衍。我們從斯嘉麗身上看不到任何束縛的影子。她身上有的是強烈的欲望。女權(quán)主義那種對家庭的抵觸在斯嘉麗身上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四、《飄》中女性主義思想形成的原因
通常說來,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作者情感和價值取向的寄托?,敻覃愄氐呐畽?quán)主義的思想,透過對任務的塑造展現(xiàn)了出來。斯嘉麗的表現(xiàn)在她異于常人的行為舉止。這其中無不透露出米切爾對女權(quán)的捍衛(wèi)。
在美國廢棄奴隸制度運動興起之際,積極參加的有很多是女性。女人和男人們一樣上戰(zhàn)場,出生入死。但是還是受到輕視和蔑視。女人們發(fā)揮她們的作用,自發(fā)組建“全國婦女反抗奴隸制聯(lián)合會”。男性不理解她們的做法更談不上支持。美國廢奴運動的男性代表反對露克麗莎·莫特和伊麗莎白·斯坦頓以廢奴主義者的身份列席廢奴大會。擺在面前的事實,讓婦女們知道自己是多么受屈辱,這讓她們團結(jié)一致。女權(quán)運動對美國南部的沖擊是巨大的。爭取自由的口號撼動著人類的心靈。這給資產(chǎn)階級的女性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突破口,她們就此爭取平等,可是那些天賦人權(quán)之類的都是男人的專利,是男性群體所特有的?,敻覃愄乇硎荆@些都因為男性對她們的束縛所導致的。這種種束縛和桎梏應該通過法律加以保障。美國南方文化的沖擊來源于女權(quán)運動。這種成績對于米切爾來說,就是對其創(chuàng)作的影響。米切爾出生于中產(chǎn)階級家庭,受過很好的教育。斯嘉麗受她父親和母親的影響是巨大的,她的一生的追求和她母親的是一樣的,那是追求女性的解放和獨立?,敻覃愄亍っ浊袪枺瑩碛凶约旱拿篮檬聵I(yè),她有著堅強的性格,這樣的家庭教育,這樣的時代背景夾雜著時代的巨變 ,米切爾就是在這種復雜的條件下創(chuàng)作了這部巨作《飄》[6]。
五、結(jié)束語
總之,美國文學作品——《飄》為人們勾畫出了一個具有獨立人格,在愛情、婚姻上崇尚自由的女性形象,通過人物的塑造以及相關(guān)故事情節(jié)的完美點綴,米切爾將女性主義思想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從整體上來看,《飄》這部小說在記錄斯嘉麗一步步走向獨立的心理成長歷程上花費的筆墨是較多的。女性的社會意識在社會行將沒落時,逐漸成為了一種堅強的精神后盾,指引人們勇敢前行。毫無疑問,拋棄父權(quán)制傳統(tǒng)思想的束縛,男女兩性平等相愛、和諧相處才是現(xiàn)代人類應該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李少偉.《飄》中女性悲劇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解讀[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10):171—172.
[2]于楊.從生態(tài)女性主義角度解析《飄》中女性與自然的命運[D].哈爾濱:東北林業(yè)大學,2014.
[3]林崴.《飄》中郝思嘉的女性主義思想解讀[J].福建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9(6):85—88.
[4]鄭海燕.試析《飄》中的女性主義思想[J].江西社會科學,2008(9):134—137.
[5]崔亞莉,杜娟.對立與妥協(xié)中的無所適從——試析《飄》中的女性主義思想困惑[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171—173.
[6]苗艷.《飄》中代表女性的生態(tài)女性主義解讀[J].短篇小說(原創(chuàng)版),2015(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