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陳雯萱
臺南市長賴清德日前在市議會上聲稱自己“親中愛臺”,因他此前種種“仇中、反中、恨中”的言行,島內(nèi)有評論稱,賴清德“親中論”堪稱“史上最強與最狂的發(fā)夾彎”。也有分析認為,賴清德志在“總統(tǒng)”大位,他說“親中愛臺”,足以令蔡英文后背發(fā)涼。
臺灣《中國時報》7日報道稱,賴清德5日在議會接受質(zhì)詢,國民黨議員張世賢問,大陸大餅大家搶,為何不持續(xù)通商交流,繁榮沒了,人民富裕也將消失。賴清德說,他政治立場一向“親中愛臺”,“臺獨不代表反中”,他一向“尊重中國、親近中國、愛臺灣”。賴清德6日受訪解釋說,他對于中國大陸封鎖臺灣的做法,是“反抗”并非“反中”。臺“總統(tǒng)府”發(fā)言人林鶴明6日稱,賴的發(fā)言“和政府一直以來看法一致”。
國民黨“立委”楊鎮(zhèn)浯辦公室主任黃子哲說,過去民進黨傾洪荒之力對馬英九扣紅帽,如今賴清德與“總統(tǒng)府”竟先后表態(tài)“親中”,堪稱是史上最強與最狂的發(fā)夾彎了。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胡文琦7日召開記者會表示,賴清德過去批評陸客來臺會等于解放軍侵臺,兩岸直航將造成“木馬屠城”,如今又改口說“親中愛臺”,前言不對后語,毫無政治誠信可言。臺“總統(tǒng)府”前副秘書長羅智強在臉書上稱賴清德為政治變色龍,一人演出正派反派,“仇中親中看他變,愛臺賣臺由他說。不當總統(tǒng)是浪費了”。新黨新思維中心主任侯漢廷稱,賴清德若“親中”,不如先設(shè)法打破兩岸僵局,開啟對話,“但大陸人民不是白癡”。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表示,賴清德和“總統(tǒng)府”表達一樣立場,讓大家了解,原來民進黨內(nèi)2020年“總統(tǒng)”選戰(zhàn)已開打,賴清德此舉分明是看準蔡英文民調(diào)持續(xù)低落,要透過爭取中間反“獨”選票的操作取而代之。民進黨前“立委”沈富雄也認為,賴清德的這種宣示堪稱“突兀但前瞻”。他分析說,賴清德未來只剩“總統(tǒng)”大位還未取得,他必須向中國大陸移動,與大陸減輕敵意,這是賴清德個人的“前瞻計劃”。
《中國時報》評論稱,賴清德說“親中”,如不是侮辱議員智力,就是另有涵義。賴清德多次說,“我主張臺灣獨立”。按此理解,賴神意思就是“一邊一國”了,因成了“兩國”,對鄰國豈有不親善之理?由此觀之,賴清德只是用一種溫和姿態(tài)和語言誑選票。“中時電子報”7日刊登“中時快評”稱,如果賴清德、蔡英文等人的“親中”,只是口頭宣示,仍拒絕接受“九二共識”,換言之,仍抱著“臺獨”神主牌,“親中”只是要跟大陸做好鄰居,這樣的“親中”沒有實質(zhì)意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