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明
史蒂芬·威廉·霍金,這個21歲時被確診為肌萎縮性側(cè)索硬化癥(漸凍癥)、醫(yī)生斷言只能活兩年的男人,已經(jīng)76歲了。
他創(chuàng)建了彎曲時空中的量子場論,發(fā)展了黑洞理論,寫下了《時間簡史》等著作,被譽為愛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xué)家。
自患病以來,霍金的肌肉功能持續(xù)萎縮,如今,他只剩下右眼珠勉強能轉(zhuǎn)動?;艚鸩恍枰獞z憫,病魔打不垮他,也改變不了他。
他總能以另一種方式吸引公眾的眼球。在卡通片《辛普森一家》中,他拯救劇中的女孩;在《星際迷航》中,他扮演自己,和牛頓、愛因斯坦一起打橋牌;在美劇《生活大爆炸》第五季中,高傲的天才男主角謝耳朵為了見他一面,不惜在大庭廣眾下穿上小短裙;在英國老牌樂隊的專輯中,他還通過聲音合成器獻(xiàn)唱一曲……
為了描述黑洞理論,霍金講過一個故事。
鮑勃和愛麗絲是一對情侶宇航員,在一次太空飛行中,兩人接近了一個黑洞。突然間,愛麗絲的助推器失控了,她被黑洞的引力吸引,飛向黑洞的邊緣(視界)。由于越接近視界,時間流逝得越慢,鮑勃看到,愛麗絲緩緩地轉(zhuǎn)過頭來,朝他微笑。那笑容又慢慢凝固,定格成一張照片。愛麗絲面臨的卻是另一番景象,在引力的作用下,她飛向黑洞的速度越來越快,最終被巨大的潮汐力(引力差)撕裂成基本粒子,消失在最深的黑暗中。這就是生死悖論,愛麗絲死了,可在鮑勃眼中,她永遠(yuǎn)活著。
有一次,我在課堂上講起這段生死悖論時,突然哽咽。我仿佛一下子明白了,愛麗絲不是別人,正是霍金自己。他見過最深的黑暗,經(jīng)歷過最徹底的絕望,依然懷有巨大的勇氣,在萬劫不復(fù)到來之前,他轉(zhuǎn)過頭來,用盡力氣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