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個場景,你在候機時打算學習新的領導力技能——手機上播放著一個與自己的經歷類似的管理困境,然后你接收到一個挑戰(zhàn):“視頻中的主人公應如何提供負面反饋?”點擊其中一個選項按鈕,便可以看到另一個視頻,視頻中展示了這個選擇帶來的結果。
接下來,你靠學習積分收獲了一個獎杯,還看到了一些同事們分享的、帶有故事的照片。沒多久,到了登機時間,一場5分鐘微學習便結束了。
這就是微學習(micro-learning)帶來的優(yōu)勢:在你方便的時候,它能提供相關的、模塊化的、個性化的學習。微學習還擁有其他一些優(yōu)點:降低學員的認知超載,通過不斷重復來增強對復雜概念的記憶,在數字化生活中進行碎片化學習。
當下的微學習效果離上述構想還很遠。目前,大多微學習都是為PC端設計,并仿照課堂培訓讓學員完成聽講和測驗。這與員工的期望大相徑庭。依據2016年的一份研究報告,員工平均花在移動端的時間為51%,花在PC端的時間僅為42%。
因此,微學習必須采取“移動為先”(mobile-first)的策略。然而,最新研究揭示,目前移動應用存在的最大問題是體驗感差。在工作場所中,只有12%的員工使用企業(yè)的學習APP,在這些使用者中,70%的人認為這些應用不夠直觀(intuitive),只有13%的人認為企業(yè)APP比較優(yōu)質(elegant)。可以看出,直觀和優(yōu)質的用戶體驗,是員工決定是否使用一款應用最為重要的兩個因素。
對學習型組織而言,釋放移動設備上微學習的力量,是企業(yè)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機遇。成功的移動微學習必須采取“移動為先”的策略,擁有直觀、優(yōu)質的用戶體驗,具體包含以下7個方面:
1.充分利用觸摸界面(touch interface),例如用滑動功能取代點擊按鈕。
2.制作視頻時,盡量采取垂直拍攝角度。研究表明,智能手機里的垂直視頻(vertical video)比水平視頻收視率高9倍。
3.講述引人入勝的故事。Snapchat和 Instagram,以及Facebook上最近最受歡迎的板塊就叫做“故事”。
4.創(chuàng)建游戲或場景,借助解決問題和成就感來激發(fā)用戶參與,可以設置越來越困難的任務,引起玩家關注和參與。
5.讓學習社交化,允許用戶自己分享圖片、視頻、學習積分和故事。
6.挖掘手機所有的功能,包括相機和GPS等功能,可以創(chuàng)建增強現實體驗或尋寶游戲。
7.分析表明,移動媒體(mobile media)將90%的時間都花在了APP上,因此,別再將自己限制在網站優(yōu)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