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 沙
我為什么信任你
○流 沙
這是一次著名的心理實驗。一家攝影工作室請了六個專業(yè)攝影師,給同一個人拍肖像照。拍照之前,工作人員分別向攝影師們描述了這個拍攝對象的身份:他是一位白手起家創(chuàng)業(yè)致富的百萬富翁,他是一名救生員,他是一個出獄的囚犯,他是一個職業(yè)漁民,他是一個靈媒,他是一個成功戒酒的酒鬼。
第一個攝影師被告知拍攝對象是一位百萬富翁,而且是白手起家。他不停地調整自己的拍攝角度,希望拍出艱苦創(chuàng)業(yè)獲得成功的那種躊躇滿志的感覺。一個女攝影師得知自己要拍攝的對象是一名剛出獄不久的囚犯后,掃視了一下攝影棚,很快就找到了拍攝背景:一堵斑駁的墻壁,一張破舊的凳子。為了更逼真地表現(xiàn)出一個剛出獄囚犯的迷茫、潦倒、惶恐不安,還有一點點桀驁不馴的感覺,她讓拍攝對象解開了上衣紐扣,露出一點胸毛。
…………
之后,六張肖像照,掛在了一起。每一張照片,都準確、生動、傳神、惟妙惟肖地表現(xiàn)了肖像照主人的身份:這是一張很大的面部特寫,眼神犀利,微微翹起的嘴角,顯得如此志得意滿,他是百萬富翁;這是一張扭過來的側臉照,锃亮的光頭,大鼻子,目光尖銳,嘴巴蹙在一起,身后是大面積的陰影,讓人覺得沉重,他是出獄的囚犯;這是一張如此燦爛的笑臉,敦厚、善良,給人溫暖和安全感,他是救生員;他坐在沙發(fā)上,雙手平放在膝蓋上,目光靜謐,他只占了半個畫面,另一半是一張空椅子,他是一個靈媒……
但這六個身份,其實都與被拍攝者無關。可是,當他被看作不同身份的人之后,攝影師們居然將他拍出了這六張迥然不同的臉。這個實驗,是想告訴人們,當一個人被先入為主地假定為某種身份后,他的身上,可能就真的浮現(xiàn)出這個身份所具備的特定潛質。偏見就是這樣產(chǎn)生的。
(開開摘自《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