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山東省青島市政府發(fā)布了《青島市中小學校管理辦法》,其中明確提到“中小學校對影響教育教學秩序的學生,應當進行批評教育或者適當懲戒”?!靶芎⒆印笨梢员粦徒?,這是全國或地方教育性法規(guī)中罕見的提法。這一提法在教育界和社會中引起了較為強烈的爭議。
什么是“教育懲戒”?它的定義不明確,因此才引起熱議。反對者認為,我國《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都明文禁止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教育懲戒是給“體罰”解禁。主張對孩子懲戒,是教育的低級、無能與粗暴的體現(xiàn)。支持者認為,教育理論是彩色的,教育實踐卻經常是灰色的,把“教育是愛的藝術”窄化成“教育只能用愛心”,是紙上談“教”。它的預設前提——“所有學生都可被感化”是不靠譜的,極少數學生只有通過懲戒才能迷途知返。
作為受教育者,你們是如何看待“教育懲戒權”的?懲戒是不是意味著“體罰”?而對于你們身邊的“問題同學”,老師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方式幫助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