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野
[摘要]機械在長時間處于運行狀態(tài)下常常會出現故障問題,導致機械無法正常運轉,繼而影響到機械生產活動。在機械的維修中常常也會因維修技術、人為疏忽以及管理不當導致機械不能完全修復。鑒于此,本文就針對機械維修中的質量管理做一些分析,并提出相應建議以供參考,希望能為機械維修中的質量管理提供有效價值。
[關鍵詞]機械維修 質量管理
隨著我國工業(yè)經濟的迅速發(fā)展,許多重復性和高強度的生產工作都開始用機械來代替人工。機械生產相比人工生產更具有效率性和低失誤,且機械的特性使其可以不間斷運作,大大的解放了手工勞動。但是在機械的運行過程中,常常會因為空氣潮濕、明火電災、人為操作、年久失修等等問題出現一系列故障,致使機械不能正常運轉,影響到原定的生產規(guī)模。此外,在機械維修過程中,維修人員的技術水平、重視程度也會影響到機械的維修質量,致使機械一遍又一遍的反復出現故障。因此,必須要加強機械維修中的質量管理,確保機械能夠適應經濟建設的需要,達到高度的完好率和運行率。
1.影響機械維修質量管理的主要因素
1.1機械零部件的質量控制
通常機械維修所需的零部件都是經過個體的篩選和鑒定,制定統一采購、統一進庫和統一使用的固定規(guī)模。這就使得零部件的質量有低有高,機械的維修質量得不到保障,在機械生產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故障,即使是經過維修也只能保持一段時間的正常運轉,極大的影響了機械的使用壽命,相應也增加了機械的維修經費。同時,零部件的質量問題也會導致機械在運行過程中出現零部件變形、扭曲和位置變化,從而給維修工作增加了一定困難,無法按正常的維修工藝操作,甚至改變了規(guī)定的組裝樣式,導致維修質量較低,也給后期的機械維修留下了不確定因素。
1.2維修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高
機械的維修工作是一項較為復雜繁瑣的作業(yè),導致機械故障的問題更包括了電流電壓、機械線纜、運行環(huán)境、零部件故障以及人為操作等等,這些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都需要維修人員經過長期工作的日積月累并汲取經驗,還要結合相關機械的維修知識,才能夠作出正確的故障判斷,從而有效的進行維修。但縱觀現狀,大多數的維修人員只重視維修結果,不重視維修后的經驗總結,且維修人員普遍文化素質不高,沒有經過專業(yè)的機械維修培訓,對于機械的運行原理和維修細節(jié)都不夠了解,最終導致維修質量難以提高。
1.3維修質量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根據現狀考察,大多數的維修部門在質量管理上存在著嚴重忽視,在質量控制的問題上都是直接由維修人員自行把關,這就使得機械的維修質量得不到保障,從而無法確保機械能否承受不間斷的高強度運行。此外,如果維修人員對于自身的職責不夠明確,對于維修質量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就會在維修工作中過于松懈,更缺乏提高技術水平的意識,無法為機械維修部門樹立良好形象,也不利于相關企業(yè)的機械生產效率。
2.加強機械維修中的質量管理措施
2.1加強機械零部件的質量控制
機械故障的主要原因往往都是因為機械長時間處于運行狀態(tài),導致機械的零部件出現磨損和扭曲現象,致使機械的運轉效率低下或停止運轉。因此,在零部件的采購工作中一定要經過相關規(guī)例的篩選和鑒定,確保零部件的硬度、表面光滑度等等符合機械的規(guī)定要求,從而使維修中替換的零部件符合機械運轉的高強度要求。同時,維修人員也要注意零部件在機械的安裝位置上是否達到高度契合,以防零部件在機械運行的過程出現脫落、變形和扭曲的狀況。
2.2加強機械維修人員的綜合素質
維修人員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到機械的維修質量,相關的維修部門應根據不同的機械設備和運行原理,加強對維修人員的專業(yè)知識培訓和維修技術培訓,更要督促維修人員養(yǎng)成維修經驗總結的習慣,達到最大化的汲取維修工作的經驗,從而提升維修水平和維修判斷能力。此外,大多數的機械維修都是以外包方式聘請相關的維修部門和維修人員,這就需要嚴謹的審核維修人員的維修工作年限、維修水平以及機械的運行原理和維修專業(yè)知識,確保機械的維修質量有所保障,確保機械盡快修復得到運轉,確保維修經費使用合理。
2.3完善維修質量管理制度
良好的維修質量是維修部門的形象標示,也是相關企業(yè)的生產效率保證,因此,維修質量的管理制度必須得到完善。為了有效的做好質量管理,首先就要制定好相關的監(jiān)督方式,例如設立維修質量檢查人員或是詳細的維修故障及維修方式報表。同時,要明確維修人員的職責,加強維修人員對于維修質量的重要性認知,促使其在維修過程中做到嚴謹、細致的心態(tài),從而提高機械的維修效率和維修質量。使機械能夠盡快正常有效的運轉。
3.結語
總之,機械的維修質量要得到保障,就要加強維修人員的綜合素質,完善維修質量的管理制度。同時,機械的運行環(huán)境以及零部件、線纜的質量控制也要加以重視,確保維修工作的基礎條件達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