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暢
我上幼兒園大班時,老師布置了一項任務:每個輪到值日的同學都必須講一個故事。一天,輪到一位叫馬朋博的同學值日了。上課鈴響后,馬朋博不慌不忙地站起來,看了一下四周,見同學們都把目光投向自己,就一字一頓地開講了:“大家好,我叫馬朋博。然后呢,我給大家講一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然后呢,我講的是他們蛇年頂呱呱的故事。然后呢,有一次,灰太狼做了一個能控制天氣的魔方,然后呢……”他的“然后”太多了,大家還以為他故意這樣呢,都笑得前仰后合的。老師手一揮,止住了同學們的笑,和藹地說:“馬朋博,別說那么多‘然后吧。”?馬朋博點點頭,繼續(xù)講故事:“之后呢,灰太狼用這個魔方控制了天氣。之后呢,灰太狼想讓它下雨就下雨,想讓它下雪就下雪。之后呢……”我的媽呀,變得可真快!班里再次炸了鍋,有的笑著喊:“我的娘啊,笑死我了?!庇械倪吶喽亲舆呅Γ骸疤小馑剂?!”要說吧,他讀的書是我們班最多的,怎么說起話來卻像個老太婆似的?老師擺擺手,邊笑邊說:“馬朋博,你講得真好。下面讓趙士瑤講吧。”馬朋博看了一下四周,疑惑地小聲說了一句:“我……還……沒講完呢。”哈哈哈,教室里又響起一片笑聲。大家異口同聲地說:“之后呢……”
從那以后,同學們一見到他,就大聲喊:“然后呢……之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