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儒楠
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李大釗烈士的思想和革命實踐活動無疑需要我們不斷研習。早在1989年,李大釗烈士100周年誕辰之際,群眾性學術團體李大釗研究會就在老一輩革命家薄一波等同志的倡議下建立起來,該學會團結了全國一大批從事李大釗研究的學者、專家,開展了一系列有影響的學術活動,為認識、學習、宣傳李大釗及其革命思想,指導現實的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極大貢獻。
今天,我們一起從北京大學檔案館珍藏的李大釗同志的系列檔案中,重溫李大釗研究會的成立始末。
一、李大釗研究會的發(fā)起和籌備
1985年12月25日,由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莊守經(負責人)和北京大學圖書館教授王世儒(聯系人)發(fā)起,向學校提出了《關于成立中國李大釗研究會的請示報告》,報告指出:1985年春,北京市已經成立了“李大釗研究會”的組織,日常辦事機構設在北京大學圖書館。由于全國各地不斷有人申請入會,而現組織依附在北京市黨史學會之下,無法接納外省市的李大釗研究者入會。因此,紛紛建議成立全國性組織,希望由北京大學牽頭發(fā)起。
北京大學很快同意由學校牽頭成立李大釗研究會,具體規(guī)定如下:研究會以北京大學為掛靠單位,逐漸吸收全國各地的會員,辦事機構設在北大,并由北京大學作為發(fā)起籌辦單位。發(fā)起籌備工作建議由王學珍同志(時任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沙健孫教授(時任北大副校長)、肖超然教授(時任北大馬列所主任)、張靜如教授(時任北京師范大學馬列所主任)、韓一德同志(時任河北社科院副研究員)等人牽頭進行,并聘任李葆華、李運昌、賈芝、廖蓋隆、李新等同志為顧問。
1988年,彭真、薄一波、烏蘭夫、黃火青、屈武、李運昌、伍修權、程子華、李葆華、瀾濤、王首道、高克林、李楚離、張明遠、趙毅敏、王從吾、平杰三等革命前輩和北京大學前黨委負責人陸平、周林、韓天石等72位同志及北京大學、中央黨史研究室等單位簽署《關于成立李大釗研究會的倡議書》,倡議書提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國內對李大釗的研究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陸續(xù)出版了一批研究李大釗的論著,1979年召開了紀念李大釗90周年誕辰大會,1983年李大釗烈士陵園落成,1989年即將舉行李大釗100周年誕辰的紀念活動。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深入改革的重要歷史時期,為了把先驅們開創(chuàng)的宏偉事業(yè)推向前進,為了繼承發(fā)揚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更好地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我們認為進一步加強對李大釗的研究,用以豐富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十分有必要的,它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我們倡議,1988年10月29日,李大釗誕辰99周年之際,成立李大釗研究會。其為群眾性學術團體,宗旨是團結全國從事李大釗研究的學者、專家,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有計劃地、深入地研究李大釗的思想和革命實踐活動,以本會的研究成果,面向社會、面向青少年,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同國外的有關學術團體和學者進行交流。本會一切籌備工作由北京大學辦理?!?/p>
1989年2月14日,李大釗研究會籌備工作會議在北京大學召開,會議討論了李大釗研究會章程草案,醞釀了理事會人選,確定了召開成立大會的日期。與此同時,根據有關規(guī)定向國家教委和民政部申報辦理成立研究會的手續(xù),并得到批準。
1989年4月5日,李大釗研究會正式成立。成立大會在北京大學召開。會長為王學珍教授,副會長為張靜如、沙健孫、郝斌、張群生教授。彭真、薄一波、李運昌為名譽會長。
二、李大釗研究會的主要工作
李大釗研究會成立之后,先后舉辦了7次全國性專題學術研討會,并編輯出版了大量關于李大釗的專著。其中,自1996年起組織專家重新整理、編輯了李大釗遺文,并于1999年出版了新編五卷本《李大釗文集》。2006年,李大釗研究會再版了《李大釗全集》(最新注釋本),這一版中增加了新收集的珍貴文獻5萬余字,主要是1925年至1927年間李大釗同志犧牲之前,在北方地區(qū)堅持反帝反軍閥斗爭,領導國共兩黨策應北伐戰(zhàn)爭的有關文獻,為研究中共黨史和大革命史填補了空白。2009年,李大釗研究會又約請朱成甲教授撰寫了《李大釗傳》。新版《李大釗傳》更加全面、系統(tǒng)、準確地敘述了李大釗早年至五四運動以前的深刻思想和卓越的貢獻。
三、李大釗研究會的其他重要工作
李大釗研究會的成立推動了李大釗紀念館的建立。紀念李大釗誕辰105周年學術研討會之后,李大釗研究會通過中央黨史領導小組的楊尚昆和薄一波同志向中央提交了《關于急需在樂亭縣李大釗故居修建李大釗紀念館的意見》。這個報告獲得了中央的批準。1996年8月18日,在李大釗紀念館奠基典禮上李運昌同志代表李大釗研究會發(fā)言。
此外,李大釗研究會也經常與媒體合作,開展宣傳工作。如,曾與中央、北京、河北、上海、鳳凰等多家電視臺合作,制作了多部專題節(jié)目,宣傳李大釗的革命業(yè)績與崇高品格。例如,2009年與中央電視臺“人民英模”專欄和鳳凰衛(wèi)視的“風范大國民”欄目合作,制作了收視較高、影響力較廣的專題節(jié)目。
參考文獻:
[1]關于成立中國李大釗研究會的請示報告(1985-12至1985- 12)[A].北京大學檔案館館藏.檔號:1GL6642016-5002.
[2]李運昌同志建議將他“關于紀念李大釗百年誕辰活動的意見”上報黨中央寫給程于華的一封信(1987-04-14至1987-04-14)[A].北京大學檔案館館藏.檔號:1GL6642016-5003.
[3]程于華建議將李運昌意見呈報中央寫給薄一波的信及薄一波、溫家寶等人的批示(1987-05-12至1987- 05- 12)[A].北京大學檔案館館藏.檔號:1GL6642016-5005.
[4]彭真、薄一波、烏蘭夫、李運昌等72位同志及北京大學、中央黨史研究室等單位簽署的《關于成立李大釗研究會的倡議書》(1988-10至1988-10)[A].北京大學檔案館館藏.檔號:1GL6642016-5006.
[5]李運昌關于發(fā)起成立李大釗研究會寫給薄一波的信及薄一波的批示(1988至1988)[A].北京大學檔案館館藏.檔號:1GL6642016-5007.
[6]中共北京大學黨委書記王學珍在中國李大釗研究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1988-04-05至1988-04-05)[A].北京大學檔案館館藏.檔號:1GL6642016-5010.
[7]薄一波同志任李大釗研究會名譽會長的批示(1989-01-07至1989-01-07)[A].北京大學檔案館館藏.檔號:1GL6642016-5014.
[8]中國李大釗研究會發(fā)起人名單(1989至1989)[A].北京大學檔案館館藏.檔號:1GL6642016-5015.
[9]李運昌在全國李大釗研究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1989-04-05至1989-04-05)[A].北京大學檔案館館藏.檔號:1GL6642016-5018.
[10]國家教委報民政部《關于審批成立李大釗研究會的報告》及民政部的批復(1989-03-13至1989-04-05)[A].北京大學檔案館館藏.檔號:1GL6642016-5020.
[11]在李大釗百年誕辰紀念大會上江澤民總書記的講話(1989-10至1989-10)[A].北京大學檔案館館藏.檔號:1GL6642016-5035.
[12]中國李大釗研究會關于請求支持重新出版《李大釗文集》的請示及中央辦公廳秘書局的批復(1995至1995)[A].北京大學檔案館館藏.檔號:1GL6642016-5043.
[13]《李大釗全集》增補文章目錄(2006年版)(2006至2006)[A].北京大學檔案館館藏.檔號:1GL6642016-5056.
[14]《李大釗年譜長編》編撰報告(2004-12至2004- 12)[A].北京大學檔案館館藏.檔號:1GL6642016-5063.
[15]中央領導同志接見李大釗研究學術討論會代表合影(1998-10-28至1998-10-28)[A].北京大學檔案館館藏.檔號:1GL6642016-5300.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