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中圖分類號】R47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5--01
霉菌性陰道炎,又稱真菌性陰道炎,為臨床常見型婦科疾病之一,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最為常見。該病的發(fā)生、復發(fā)同抗生素濫用等多種因素有密切關系[1-2]。霉菌性陰道炎會給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療及個性化護理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我院近年來對霉菌性陰道炎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開展個性化護理干預,取得比較理想的效果?,F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婦科門診自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期間救治的200例霉菌性陰道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每組10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為25-56歲,平均年齡為(38.7±5.2)歲;病程為3-16個月,平均病程為(6.3±2.2)個月。觀察組患者:年齡為22-50歲,平均年齡為(37.4±4.9)歲,病程為4-16個月,平均病程為(6.6±2.7)個月。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患者護理方法以小蘇打水(2%-4%)沖洗陰道,1天1-2次,在夜間沖洗陰道之后塞入1粒克霉唑栓,并以達克寧軟膏外涂。
1.2.2 觀察組患者護理方法在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心理護理因霉菌性陰道炎遷延不愈,容易復發(fā),部分患者會對治療失去信心。護理人員應積極同患者進行有效溝通,向患者詳細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治療方法及堅持治療的意義,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幫助患者樹立康復信心。
健康教育指導患者穿著寬松舒適的內衣,勤換內褲,勤洗澡,定時對衣物消毒。勤剪指甲,不要對外陰進行搔抓,以免引發(fā)感染。
根據患者的病情及身體情況為患者制定針對性飲食計劃,囑患者保持飲食均衡,飲食應保持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④運動護理囑患者應進行適當運動鍛煉,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1.3 觀察指標 觀察和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及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其中?以焦慮自評量表(SAS)對兩組患者的焦慮情緒改變情況進行對比[3]。?以我院自制問卷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問卷滿分為100分,按照得分分為:非常滿意(得分>85分),滿意(得分為60-85分),不滿意(得分<60分)?;颊叩淖o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病例數/總病例數。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以SPSS22.0軟件進行處理分析,對計數資料以進行檢驗,以例數百分比的形式表示,對計量資料以t進行檢驗,以(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SAS評分對比 兩組患者護理前的SAS評分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的SAS評分均得到明顯降低,兩者護理干預前后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兩組患者的S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6%,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80%,可見,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者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霉菌性陰道炎為臨床常見婦科疾病,主要癥狀為陰道及外陰瘙癢、白帶增多等,該病因治愈困難、病情反復等特點,導致患者容易出現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導致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較差,從而給疾病治療與康復帶來嚴重影響。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及護理干預措施,對于患者康復具有重要作用。
本項研究中,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SAS評分得到顯著降低,且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筆者認為其原因為心理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提高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除此之外,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6%,與相關文獻報道[4-5]基本相當;本研究中還發(fā)現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筆者認為其原因為:個性化護理干預中的健康教育能夠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識,幫助患者養(yǎng)成健康的衛(wèi)生習慣,切斷感染源,綜合護理干預減少刺激食物攝入,保持飲食均衡。
綜上所述,霉菌性陰道炎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實施個性化的護理干預,不僅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而且能緩解患者負面情緒,改善護患關系,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值得臨床護理借鑒和推廣。
參考文獻:
[1]賈紅亞.護理干預對真菌性陰道炎治療效果的影響分析[J].河南 醫(yī)學研究.2014,23(10):144-145
[2]蔡芬蘭,張研林,鄒清如.護理干預對真菌性陰道炎治療效果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21):52-53
[3]黃月紅,黃月桂.護理干預在真菌性陰道炎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四川生理科學雜志.2013,35(2):78-79
[4]孫繼芳.護理干預對霉菌性陰道炎復發(fā)程度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18(25):4435-4438
[5]黎小云,盧微微.門診霉菌性陰道炎的護理干預評價[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20):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