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花
摘 要:美感、愛、信念和生命這四種元素成為抒情表意方式的動力,也正是由于這些元素的存在,使得抒情的這種方式連通了主體和受體,成為影視作品表意的重要表現手段。
關鍵詞:影視語言 符號 抒情
一、激發(fā)抒情行為的美感
美包括自然美和社會美;當我們看到萬物復蘇的大地時,我們會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秋冬落葉蕭瑟時我們會沉浸在這萬事萬物的自然美中,而這些美是來自于大自然的,它們是純粹的美。社會美則是被我們所歌頌的被我們認同的人性美,在某種程度上它受意識形態(tài)、歷史時刻的限制。不同的歷史時期會有不同的社會主題也會有被我們所認同的社會美。創(chuàng)作者也正是發(fā)現了影片中周瑜貞這個人物形象的美進而對其進行創(chuàng)作才有了我們在電影看到的周瑜貞。影片中她服裝的色彩,似乎萬綠叢中一點紅,為這個冰冷的冬日增添了色彩,看到她我們心里不免暖洋洋的。她的笑聲也是那么的開朗,與這個毫無生氣的社會相比,她的身上充滿了朝氣與希望。她與羅群并沒有任何牽連,但她卻一心要幫助他們,出版羅群的著作,幫他們改變政治上的問題,這些事情在當時的社會大背景下處理有很大的壓力,而她卻堅定信心要幫助他們,她并沒有因為周圍輿論的壓力和實際操作的困難而放棄,因為她堅信羅群這一家是應該要平反,是值得大家去學習他們的著作。也就是她的執(zhí)著樂觀的信心和為他人著想的精神,讓我們感受到了人性的美,社會的美。她沒有像大多數人一樣,只是考慮自身的安危,她引領我們走向一個溫暖的世界,宋薇也是在她的鼓舞下走出了沒有思想的冰窟。她身上彰顯著新時代的靈魂,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看到人性的美。也是由于她身上的人性美為影片的完成增添了色彩。
二、激發(fā)抒情動力的愛
愛包含愛和被愛,它還包含著感動,愛與被愛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存在的價值與社會溫情。影視作品中關于愛的抒發(fā),傳達了溫情,讓我們找到活下去的理由。重要的是影視作品的呈現引導人們去深入地認識什么是愛,因為我們大多數人并沒有正確的理解愛,我們所說的愛大多是狹隘的。聽老師講這堂課時,其實是特別有觸動的,從小的時候一直到現在,經歷的事情中很多事我會簡單隨意地標定為這是愛,這是被愛;從影視劇中我們也經常會被一些有關愛的表述而打動,但這些所謂的愛與一個即將走到生命盡頭的母親,從她用熱水洗臉只是為了預防感冒,讓她的孩子有一個“媽”叫,從這件事中,我們體會到甚至完全可以用震驚一詞來形容我們的心情,這樣的母愛無法簡單用一個愛字來概括,而就是這樣細小的部分讓我們體驗著生活的美好。現實生活中的愛我們有各自不同的領悟,影視作品也因為有這些愛的支撐,讓我們再次去回味我們所付出和收獲的愛,去感恩我們所有的一切?!短煸粕絺髌妗分械鸟T晴嵐,她對羅群有著深深愛意,為羅群她放棄了自己的美好前程,一輩陪在羅群的身邊,最令我感動的是她拉著板車,在大雪紛飛的環(huán)境,她冒雪前進,一步一個腳印,路途的艱辛與崎嶇,也抵不過她心中對羅群深深的愛,風雪中她脫下外套為羅群蓋在身上,而羅群把晴嵐的眼睛摘下來,放在懷里,他們倆為對方做的這些事,讓我們看在眼里,暖在心里,這種愛與被愛的展現,讓我們?yōu)橹畡尤荩瑸橹畱M愧,他們才是最有資格去訴說愛的故事??吹竭@里,我們對愛有了新的準則,他們對愛的詮釋,也讓我們重新去審視自己,去感悟生活。
三、決定抒情態(tài)度的信念
信念是指涵蓋世界觀、人生觀在內的價值觀念;信念體現為真和善,真不是指存在意義上的“有”、“沒有”,它是指意識上的正確。善,則是指優(yōu)良的品格,是將人性推至極點的行為和人格,當人把信與善放在心里時,這種行為會支配我們去實施不同的行為、態(tài)度和動機,而如果這種意識是惡的,那么就會有罪惡性為的出現。在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善惡的對立,但結果大部分都是懲惡揚善,這樣我們對生活懷有憧憬,通過影片引導我們對真和善的信念的肯定。馮晴嵐這個人物之所以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首先是她意識上的正確認識,在所有人都離棄羅群時,她放棄了自己工作的機會,只身一人來到羅群家,鼓勵安慰照顧生病的羅群,因為她有自己的判斷,她相信自己的選擇,而沒有人云亦云,堅守自己的信念,就像她評價羅群是一個純的像水晶一樣的人,如果愛他就要探討他的靈魂。她確實也做到了,用她的善良感動著我們,為了保護羅群的著作她差點丟了性命,她怕冷,但為了給羅群買書,她寧愿穿的像瓦片兒的棉衣,她的眼鏡早已褪色,她的那件毛織的背心也打上了補丁,她的清苦生活讓我們?yōu)橹袊@,命運的不公,但她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怨言。很多人會認為她是傻子,但她也是一個善良的傻子,她的生活是清貧的,甚至是窮苦的,但她的精神是富裕的,是充實的。一個普普通通、淳樸善良的女性形象油然而起,她樹立了中國女性善良質樸的形象,勾勒了女性的真、善、美,譜寫了人性的光輝,給當時的時代背景添上了亮麗的色彩。觀眾也正是看到了她身上的真與善對生活又有了全新的定義,創(chuàng)作者也正是通過對馮晴嵐這一人物的塑造引起觀眾的共鳴,使得影片在抒情表意方面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四、激發(fā)抒情力量的生命
生命就是世界,生命就是存在。影視作品表達出的感慨、感嘆、感悟,詮釋了對生命的理解??梢再澝廊f物生靈的誕生和感謝上蒼的贈予,對個人來說生命會終結和死亡,但人的創(chuàng)造力讓生命延續(xù),讓生命足以存在。生的激動激勵人們?yōu)樯拿篮枚Γ牧α?,讓人永恒為之放聲歌唱。我們每天起床會感覺到新一天的來臨,但或許是認為理所當然我是健康的,每一天都會有我的存在,基于這樣的想法,我們對生命就失去了敬畏感,所以人們經常會說只有經歷了才懂得感恩,所以生活中對生命抱以感恩之心的大多是有自己親身體驗的人,所以影視作品就以此來詮釋生命的珍貴,去引導和感化我們去贊美上蒼的饋贈,影視語言符號通過抒情這種表意方式,讓我們在情感中去捕捉生命的美好。周瑜貞曾把晴嵐家和宋薇家進行對比,宋薇的房子是典型的干部家屬小樓房,吃的也是非常豐盛;而晴嵐家一眼望去破爛的泥土墻,窗戶上掛著的窗簾還是當年她從女生宿舍拆下來的,除此之外家里幾乎就沒有什么像樣的家具,他們吃的也是最簡單,從老鄉(xiāng)的口里我們得知,他們家一天才吃兩頓稀飯,但他們家的書架上卻擺滿了書,從屋頂到地下全是書,我們不由得佩服他們如此高尚的情操,物質生活如此匱乏,但他們卻能夠堅守自己心中的信念,他們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們對生命的態(tài)度令我們敬佩。很多資料在評價馮晴嵐這個角色時說她是一支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在我看來,這一點都不夸張。馮晴嵐帶給我們太多的震撼與感動。就像晴嵐給宋薇的信中所說的一樣,“即使今天我離開人世,我也敢驕傲地宣告我是幸福的,是對得起養(yǎng)育我的人民和這個世界的。”她對生命的理解以及她用自己的行動去詮釋她的生命,讓我們欽佩,而最后晴嵐的去世,讓我們感慨人生的變幻莫測,讓我們?yōu)檫@個生命而惋惜,但當我們看到她墳前的杜鵑花時,不禁想到了魯迅先生在《藥》中描寫夏瑜的墳前放著紅白相間的花圈,兩者比起來,杜鵑花不是更飽含著哲理的意味,真可以說:滄桑不改杜鵑紅,風雨過處竟芳菲。雖然晴嵐離開了這個世界,但她對生命的創(chuàng)造讓生命延續(xù),讓生命繼以存在,也正是影片的著重塑造,讓觀者從晴嵐身上看到不一樣的生命,看到了生的力量,激勵我們?yōu)樯拿篮枚Α?/p>
參考文獻
[1]謝晉. 心靈深處的吶喊—《天云山傳奇》導演創(chuàng)作隨想[M].325頁.
[2]黑格爾.朱光潛譯.美學[M].人民文學出版社.第1卷,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