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麗
一樹桃花開了,開在木窗前,像一頁詩經(jīng)。
每年的春天,我總喜歡去看桃花,桃花是春天的主角,少了它,總覺春天缺了點(diǎn)什么。一進(jìn)入桃園,便被撲面而來的粉色俘獲,一樹樹,一串串,千朵萬朵連起來一片片,像天上的祥云,偶有稀疏的幾枝,亦有著詩境的靈動。
桃花,桃花,我來尋你了!桃花的優(yōu)雅與風(fēng)韻是只給懂桃花的人。桃花出現(xiàn)在原野里,像西施出現(xiàn)在吳宮,蓮步輕移,羅裙微動,明眸善睞,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在桃花叢中走著,走著,仿佛是入《桃花源記》: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桃花總是努力綻放,繁華如畫,然后就匆然凋謝。錯過了花期,就成了一棵不開花的樹。人生的際遇,多少有些像桃花,多一些堅毅和果敢,也許就沒有那么多的遺憾了,可人總是顧慮得太多了,便衍生許多這樣那樣的遺憾。
忽地想起一首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詩人崔護(hù),在春風(fēng)里邂逅了一樹桃花,率真又優(yōu)雅的桃花,牽住了崔護(hù)的腳步,更意料之外的是,從門扉里走出的一女子,生得艷若桃花,凝睇含笑,不然怎會給崔護(hù)另一種驚喜呢!想詩人內(nèi)心一定是波流暗涌,于是有了“人面桃花相映紅”絕美的景致。但最終詩人與佳人在春天里擦肩而過,偶然的相逢纏綿成思念。翌年再尋來,只有一樹桃花在春風(fēng)里笑逐顏開。
桃花總是開了又謝,短暫又憂傷,是不是每一次這樣的遇見都唯美而傷感?人年輕時,總有幾場這樣的相遇吧!美麗得讓人懷念,恍如夢境中的朵朵桃花。
那是一個春日的黃昏,我靠在樹上看一本書,等好友回宿舍拿衣服一起去看戲。這時我不經(jīng)意見抬起頭,瞥見一位細(xì)長身材細(xì)長眼睛的年輕人在望著我,烏黑的發(fā)很漂亮,他眸子里明亮的光讓我不知所措。他問,你讀的什么書?我低眉無語。晚風(fēng)輕輕地吹,干凈而溫暖。
不一會兒,好友風(fēng)一般跑來。她說,那男孩住在她家巷子里,在讀一所重點(diǎn)大學(xué)。那時的我常期盼,年輕人突然出現(xiàn)在我面前。桃開了又謝,謝了又開,那人總也沒有出現(xiàn)。多年以后,我向好友問及那人,她說,他在一次實習(xí)時出發(fā)出事了,生命早已畫了句號。我聽了心一下突地縮緊了,很累般軟弱無力。
“素腕撩金索,輕紅約翠紗。不如欄下水,終日見桃花?!蹦羌偶诺呐?,幽居在深院中,獨(dú)倚在闌干上,凝視桃花流水,水中桃花媚眼初開,自由自在,不由心生羨慕。情如流水,愛似桃花,在沒有愛的時候,我們都虔誠期待愛的到來。曹雪芹則把眼淚比桃花,“胭脂鮮艷何相類,花之顏色人之淚。若將人淚比桃花,淚自長流花自媚。淚眼歡花淚易干,淚干春盡花憔悴。”寫的是林黛玉吧,黛玉葬的是桃花而不是梨花。詩經(jīng)里“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讓人仿佛看見千年前的一樹桃花下,美麗的新娘粉面含羞,與嬌美的桃花相映生輝。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春風(fēng)助腸斷,吹落白衣裳?!痹⊙壑械奶一?,是濃妝淡抹總相宜的美人,元稹心中有很深的桃花情結(jié)。而人生滄海煙波浩渺,暖暖的春風(fēng)吹落一襲白衣的意象,讓我們心疼了一千年。為一代才女薛濤?還是為太子少保韋夏卿的小女兒韋叢?
元稹,正是《西廂記》中的張生的原型,在真實歷史中,他并沒有和崔鶯鶯終成眷屬,而是后來又娶了一個叫韋叢的貴家女子?!吧饺⒙@階流,萬樹桃花映小樓。閑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边@首詩就是回憶曾經(jīng)溫馨美好的時光,山居清幽,桃花嬌艷,相愛的人在一起勝似神仙。一片風(fēng)飛,落紅滿地,桃花禁不起風(fēng)吹雨打,只可惜韋叢相伴元稹只七年就病逝了?!霸?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就是為韋叢而寫。而薛濤又是怎樣的心痛,她為了元稹一生沒有婚嫁,沒有子女……據(jù)說薛濤墓地被桃樹團(tuán)團(tuán)擁抱,春天桃花盛開,遠(yuǎn)遠(yuǎn)望去,如一幅幅桃花色的詩箋,那是薛濤生前最愛。
桃花,花中最媚的花,花期卻最短,匆然開,匆然謝,美好的東西總是易逝的。南朝人物晚唐詩,都帶了憂傷的靡麗,憂傷的人最容易看見桃花。桃花,屬于古典的花,屬于宋詞的花。桃花,印象里喜歡靜靜開在籬笆旁、山野間,即使難收難管,也有一種天然不食人間煙火的幽靜。桃花難畫,因要畫得她靜,胡蘭成是太懂桃花美的人。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笨刺一h落,隨清流遠(yuǎn)去,山長水遠(yuǎn),也許遠(yuǎn)方會有一個美好的前景,喜歡這種意氣飛揚(yáng),喜歡李白的陽光心境。
梨花如靜女
自我記事起,每年清明前后,滿眼彌漫的都是潔白的梨花,瑩瑩的雪兒爬滿枝頭,像朵朵五瓣傘兒,她們親如手足,密不可分,這時空氣里散發(fā)著甜甜的芬芳。
環(huán)繞我家的是細(xì)細(xì)的河流,一衣帶水,春天的河水漾著綠意、泛著春光,水那邊是成片成片的梨樹行,春日乍暖,鐵色似的樹干上,抽出淺綠的嫩葉,一片一片不相同,姿態(tài)也各有別,沒風(fēng)時嬌嫩端莊,一早一晚的斜風(fēng)里,葉子顫顫地活動著,在天幕的襯托下,看見那淺嫩的葉子細(xì)細(xì)的脈絡(luò),風(fēng)來時細(xì)搖著,是歡樂自己的新生,新奇著春光的明媚。
一夜春風(fēng)吹出花骨朵,又一夜暖風(fēng)瑩白的花兒展開細(xì)嫩的笑臉相迎,紫燕啾啾,流鶯婉轉(zhuǎn),春光怡人。嗡嗡的小蜜蜂在花叢中穿梭,有時醉臥花蕊采擷花粉,又如一朵小霧似的穩(wěn)穩(wěn)地停在花叢中,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
盛開的梨花是那樣潔白、清麗,片片花瓣,迎風(fēng)帶露,玲瓏剔透,風(fēng)過時翩然婀娜含笑欲語,像一位少婦,豐姿綽約,眼神清亮,但不嫵媚。
我生命里浸透梨花的芬芳,母親說我降生在陽光滿溢的春天,父親清晨出門,看到遍野盛開梨花,煞是美麗,回頭對母親說就叫“麗”吧,“麗”與“梨”諧音,也許冥冥中與梨花有些緣分,二十多個春秋,在梨花盛開的時節(jié),我從未遠(yuǎn)離過家鄉(xiāng)。
總喜歡梨花的韻致,春日陽光軟軟,懨懨地發(fā)困,我家院子里有棵梨樹,我則喜歡端坐在梨樹下,一杯接一杯地喝著綠茶醒腦,忽地想起李太白的詩:
兩人對酌梨花開,
一杯一杯復(fù)一杯。
我醉欲眠君且去,
有情明日抱琴來。
想抱琴的人必懂梨花的心弦?!坝袢菁拍瘻I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鼻俦厥且患芄徘伲娮悠谂c俞伯牙相識的那一種古琴,彈《高山流水》的那一種古琴,在這梨花紛落時又是怎樣一種情致?
穿梭在千樹萬樹盛開的梨花叢中,總有某種靈動,想起上小學(xué)中學(xué)時,校園周圍盡是梨樹,我和同伴們沐浴著春光,或遠(yuǎn)或近分坐在梨樹下讀書,調(diào)皮的伙伴則爬到樹上朗誦課文,人與花相映,一不小心弄得梨花紛落如雨,我則喜歡把凋落的梨花分夾在日記本里,有時有一種惆悵,凋落的曾悠悠地歡樂過,歡樂的也將寂寂地凋落。
然而覺得它們并不悲傷,歡樂時須盡歡樂,年復(fù)一年,秋日黃酥酥的大梨綴滿枝頭,咬一口甜汁滿溢,一年一年輪回,小梨樹長成大梨樹。
我忽然醒悟,往日的悲傷大可不必,放大自己的痛苦,現(xiàn)在看來那么幼稚,梨樹在完成自己的哲學(xué)命題,歡樂地來歡樂地去,天地間的歡樂大致如此,各自完成它們的使命。
梨花年年盛開,年年凋落,它沒有停滯沒有老化,每一棵樹每年的花是不一樣的,為的是明年結(jié)出更多的碩果,如同人一樣,年復(fù)一年并不重復(fù),都期望一年比一年過得好。
一路紫藤花開
紫藤花又開了。
不由讓人想起張愛玲的《傾城之戀》,“陽臺搭著紫藤花架,半壁斜陽爬,誰又拉起胡琴咿咿呀呀……”
我在小區(qū)的紫藤架下停住了腳步,藤如虬龍疾走,剛勁古樸,葉密如屏,濃密的綠葉,在交錯的藤蔓間盡情瘋長,立于架下,陽光無法穿透那片陰涼。紫藤花開,淡淡的,像點(diǎn)在水面的墨,朦朧而夢幻的淡紫,漫延在枝葉間,陽光下閃著點(diǎn)點(diǎn)微光。那香亦是淡然,像水中的漣漪,一點(diǎn)點(diǎn)柔和地波及至我的鼻息間,香氣仿佛也是紫色的。
走近,一朵一朵的小紫花掛在藤蔓上,花序如翠蝶成行,宛若風(fēng)中的銀鈴,搖曳著,披垂如瓔珞,如流蘇。上面淺紫,下面紫色緩緩加重,好似一點(diǎn)點(diǎn)沉淀,仿佛在流動。紫藤花安靜地綻放著,此一穗彼一串伶仃掛在葉梢間,淡雅的花顫動著,心此時被柔軟地觸動,那一絲傷感、一抹悲涼,漸漸遠(yuǎn)去。紅塵間,誰不是心帶惆悵的過客,如這纏繞的藤蘿?紫藤無語,蓊蓊郁郁的覆遮塵世,讓人沉浸在一種豐富的安靜中……
紫藤花,不但可觀賞,還可入畫入菜,國畫的主角常是紫藤花,喻為讀書人隱逸高雅的氣節(jié)。在家鄉(xiāng),每年春天,當(dāng)紫藤花含苞時,人們會提著籃子、端著簸箕,來到樹下采摘紫藤花?;蛘艋虺?,或做成紫藤粥,皆清香可人。紫藤花還可做糕餅,母親總將帶露的花朵摘下,制成藤蘿餅,回味無窮。
《花經(jīng)》記載:“紫藤緣木而上,條蔓纖結(jié),與樹連理,瞻彼屈曲蜿蜒之伏,有若蛟龍出沒于波濤間,仲春開花?!眰髡f,紫藤為情而生,為愛而亡,藤纏樹,樹戀藤,情緣穿梭時空!喜歡一個人,卑微卻也在心底開出一朵妖嬈的花,如那叫張愛玲的女子。
女人為愛而生,沉醉在愛情中的女人,溫存而明亮,有著一種安于宿命的甜蜜。如果生命中沒有愛,就會努力去尋找,哪怕是一份虛幻的愛。愛一個人,拚了一生的花香,直至荼蘼。
我一女友,收入高且有品味,但她卻說:我是一條藤,必須依附一棵樹,生命才會有希望,讓我的智慧、靚麗綠蔭般,將他裝扮,使他生命燦爛,但我不做那種吸血藤。這是一種讓男人喜歡的常青藤。
心儀的幾位港臺才女,亦舒、吳淡如等,她們的婚姻均是不順,她們皆是一群極度聰明的女子。太過聰明,所以失敗。關(guān)于這一點(diǎn),張愛玲說得最徹底:最無能的女人最厲害。言下之意:無能女人藤般,視婚姻如樹,所以不敢挑剔,如紫藤,獨(dú)自不能存活。
每年,紫藤花都會一絲不茍地開放,一朵兩朵,直至一片絢麗的紫色。沿長長的廊,讓一路藤花開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