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紅果+喬鳳鳳
摘 要:教師教學檔案袋不僅僅是一種評價方式,更是一種評價理念的變革。因具有評價、反思、自我管理等多重功能,教師教學檔案袋目前已得到了廣泛應用。教師教學檔案袋能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yè)化程度。
關鍵詞:高校教師;教學檔案袋;研究
一、教師教學檔案袋的定義
教師教學檔案袋是在一定時期內(nèi)教師通過反思、合作等學習和教學活動構建的系統(tǒng)性編集,是教師教學知識和技能的有力證據(jù),是教師教學過程的真實反映。教師教學檔案袋通過教師反思以及相互合作建構起來,其最終目的在于促進教師個人的專業(yè)發(fā)展和學生學習的進步。
二、高校教師教學檔案袋建設的意義
高校教師教學評價制度的建設是高校制度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教師教學評價制度是促進高校教師教學發(fā)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傳統(tǒng)的高校教師教學評價制度過于追求量化性,淡化或者忽視了評價方式的質(zhì)性特征。教師教學檔案袋評價是一種已廣泛應用二十多年的發(fā)展性評價方式,其對我國高校教師的教學評價具有借鑒意義。
三、教師教學檔案袋的功能
1.評價功能。教師教學檔案袋是一種新型的質(zhì)性評價模式,是對教師教學過程的真實性評價,同時也是一種發(fā)展性評價。
2.反思功能。教師教學檔案袋的建設是一個復雜的自我反思的過程。教師需要對教學進行深入思考,這其中必然伴隨著教師自身的不斷成長。
3.自我管理功能。教師教學檔案袋的建設是一個自我反思與自我評價的過程,其要求教師實現(xiàn)自我管理。
四、高校教師教學檔案袋建設的原則
1.真實性原則。高校教師教學檔案袋建設的首要原則應該是真實性。高校教師教學檔案袋是真實反映教師教學過程的重要依據(jù),而不應該是應付檢查的材料。
2.反思性原則。高校教師教學檔案袋建設是鼓勵教師進行自主教學反思、促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只有通過不斷的反思教學,教師才能充分認識自己的教學過程,發(fā)現(xiàn)自身不足,并不斷改正,進而提升自我。
3.合作性原則。高校教師教學檔案袋建設不僅是教師個人自我完善的過程,還需要教師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溝通,通過交流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取長補短,進而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五、高校教師教學檔案袋建設的實施
1.高校教師教學檔案袋的設計制作。首先,明確課程教學目標。教師應當明確教師教學檔案袋的制作目的,對于不同的目的,所收集的材料也會有所不同。其次,收集、選擇教學檔案袋材料。教師教學檔案袋建設材料的收集是有明確目的的。教師在收集材料時,對所要收集的材料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最后,進行教學反思。對教師教學檔案袋中所收集的材料進行必要的教學反思是教師教學檔案袋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2.高校教師教學檔案袋的評價。首先是評價之前的準備。高校在對教師教學檔案袋評價之前,應讓教師明確高校教師教學檔案袋的評價制度和評分標準,明確教師教學檔案袋的內(nèi)容和框架。其次是評價。高校教師教學檔案袋的評價是多元化的,既可以是口頭評價,也可以是書面評價。最后是評價后的反思。教師教學檔案袋的評價目的不是為了評價而評價,而是在評價之后給出意見和建議。教師應當不斷反思,糾正不足,才能不斷進步。
六、高校教師教學檔案袋建設的作用
1.提升高校教師的自我意識。高校教師是教學檔案袋評價的主體。高校教師教學檔案袋的建設過程實際上是高校教師自我意識提升的過程,也是高校教師向職業(yè)化、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過程。
2.提高高校教師的綜合能力。高校教師教學檔案袋的建設過程是收集、整理教學材料的過程,這需要高校教師對教學過程所需的材料進行整合。高校教師教學檔案袋的建設過程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師的課程設置能力、教學計劃制訂能力以及信息加工能力。
3.促進高校教師的交流學習。高校教師教學檔案袋的建設過程,增加了教師與其他教師溝通和合作的機會。高校教師相互學習,使高校教師個體之間能夠相互促進,共同提高。
七、總結
總之,高校教師教學檔案袋的建設過程實際上是高校教師進行自我反思的過程。通過這種評價制度的建設,教師能夠主動進行自我反思,相互學習,有利于促進教學能力的提升,不斷提高教學專業(yè)化水平。
參考文獻:
[1]盧志蘭.教師教學檔案袋評價的問題和建議[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7).
[2]馬海濤.教師檔案袋開發(fā)——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評價的新路徑[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0(1).
[3]張曉榮.論反思型教學檔案袋的構建[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2(4).
[4]趙九松.教師教學檔案袋功能分析[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