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熊偉
淺談星軌拍攝技術(shù)
圖文|熊偉
星辰之美,光華萬千,亙古不變。最近幾年,伴隨著數(shù)碼產(chǎn)品價格的快速下降,全畫幅相機的逐漸普及,手機拍照功能的日益增強,曾經(jīng)高大上的星空攝影已不再神秘。星空攝影分為兩類,一類是深空,一類是星野;而星野攝影又分為銀河、星軌等。這里限于篇幅,著重對星軌攝影進行一些解析。星軌,顧名思義,就是星星移動的軌跡,要記錄下它并不是太難。首先我們要選擇適當?shù)脑O(shè)備,目前,不少微單都自帶了星軌拍攝功能,如奧林巴斯的產(chǎn)品,甚至一些手機都具備拍攝星軌的能力,如華為P9、努比亞等等。當然,要想拍攝華麗的星軌,建議還是用單反相機配合廣角鏡頭去拍攝,這樣可以獲得良好的畫質(zhì),而且在夜空條件較好的地方,利用單反更可以拍出五彩的星軌。
相機、廣角鏡頭、一只穩(wěn)固的三腳架和可靠的快門線,一般擁有這些就可以拍攝星軌了。
當然為了獲得良好的畫質(zhì),你可以選擇全畫幅的數(shù)碼機身,如尼康D810、佳能EOS 5D Mark Ⅲ、EOS 5D MarkⅣ等,配合大光圈的廣角鏡頭,如尼康的14~24mm F2.8或者佳能的16~35mm F2.8。為什么要這樣選擇,因為全畫幅機身具備較好的控噪能力,可以使得夜間拍攝的畫面噪點更少,畫質(zhì)也更好,而大光圈的鏡頭,可以幫助我們記錄下夜空中更多的暗星,可以使得星點看起來更加密集。有時為了應(yīng)對夜間低溫或者大風等極端天氣,所以選擇一只穩(wěn)固的三腳架和可靠的快門線也是很重要的,因為星軌拍攝屬于長時間曝光,相機和三腳架是不能發(fā)生位移的。
這里需要掌握一定的天文知識,因為受地球自轉(zhuǎn)影響,我們在北半球看星星都是圍繞北極星旋轉(zhuǎn)的。學(xué)生時代的課文中告訴我們,在迷失方向的黑夜,找到北極星,就能找到前進的方向。因此找到北極星,對著北方我們就可以拍攝像同心圓一樣的華麗星軌,對著南方則可以拍攝線條形的長條狀的星軌,而對著東西兩方則可以拍攝雙曲線式的星軌。如果在南半球拍攝,則參考的北極星要換成南十字星,這里就不多贅述。那么我們?nèi)绾握业奖睒O星呢?
手機上一般都有指南針,利用指南針找到北方,北極星就好找了,如圖所示,北斗七星在北方天空較為明顯,呈一個勺子型,勺子的延長線5倍的距離便是北極星,找到北極星就可以架起相機拍攝星軌了。
1 對焦
拍攝的夜空等弱光題材的照片,對于初學(xué)者來說,最頭疼的莫過于對焦。星空拍攝一般區(qū)別在于地景,而地景一般而言離拍攝的相機通常都有5米以上的距離,那么這種情況下,一般來說有三種方法來對焦保證畫面清晰:一、對于有對焦標尺的鏡頭,白天拍攝遠處景物時可以把鏡頭擰到無限遠,再擰回來一點,這時畫面如果十分清晰,記住此時的刻度值,下次拍攝星軌直接擰到這里就可以,這樣可以保證精確的對焦;二、如果你的相機沒有對焦標尺,那么也沒關(guān)系,可以打開相機的實時取景功能,也就是液晶屏取景,然后對著遠方的星點或者月亮,把液晶屏的圖像放大,然后來回擰鏡頭對焦環(huán),直到清晰;三、讓同伴在遠處(10米以上)拿著手電筒或者led燈照一下然后自己用相機對焦保證對焦精確。上述最精確的對焦方式當然是利用液晶屏實時取景對焦了。對好焦,我們就可以開始拍攝了,特別注意一點,對好焦一定要把相機鏡頭上的自動對焦關(guān)閉,把那個小滑塊打到MF上,如果是帶VR防抖的鏡頭,要把防抖關(guān)閉,這樣鏡頭就不會在拍攝時又再次自動對焦影響拍攝精度。
2 拍攝參數(shù)的選擇
星軌攝影一般來說我會選擇2600~3200K左右的色溫,去呈現(xiàn)天空的顏色,而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設(shè)置準確色溫的話也沒關(guān)系,你可以設(shè)置相機拍攝RAW格式的底片,然后通過后期去調(diào)整色溫也可以達到相同的目的。鏡頭焦段,一般會選擇廣角鏡頭去包含更多的地景,如14mm或者16mm等。通常來說有兩種拍攝星軌的模式,一種是單純的長曝光,低ISO,小光圈,數(shù)十分鐘的曝光時間,這種方式在數(shù)碼時代有個弊端,因為相機CMOS是通過電流記錄影像的,數(shù)十分鐘的長時間曝光容易產(chǎn)生熱噪點影響畫質(zhì),而且容易受電筒或者汽車車燈等光害干擾,很容易廢片,這種星軌適合光害較小的地方;另一種是我通常采用的堆棧最大值的方法,通過間隔拍攝連續(xù)拍攝一定數(shù)量的照片,后期通過PS或者startrails這些工具去疊加合成星軌,這種方法可以躲避別人的燈光干擾、且可以通過堆棧降噪形成較高畫質(zhì)的星軌照片,目前這種方法也被很多的攝影比賽所接納。我通常是為了省事選擇每張拍攝30秒,選擇鏡頭的最大光圈,如F2.8或者F4,以及100~1600不等的ISO進行拍攝,然后通過調(diào)整ISO和光圈值保證30秒的曝光時間內(nèi)相機曝光正常。為什么這樣,主要是受存儲卡大小影響,曝光時間短了,拍攝的張數(shù)就多了,就需要更多的存儲空間,后期處理起來也需要計算機有更強的性能。建議一般情況下ISO不要超過3200拍攝,不然星軌過密,有時候會顯得欠缺了一些美感。城市星軌中,因為城市光害影響,30s的曝光時長很可能導(dǎo)致過曝,因此我們會縮短曝光,保證畫面的高光處的城市光害不過曝,比如采用10s甚至5s等較短的曝光時長去配合光圈、ISO形成合理的曝光。不管如何設(shè)置曝光時長,兩張照片之間的間隔不要超過3s,否則會造成星軌斷線影響效果。拍攝的總時長,根據(jù)情況,我一般控制在50分鐘~2小時,一般30秒一張,50分鐘100張照片,星軌就已經(jīng)不錯了,如果拍攝2小時,后期再加上淡入淡出的效果,那么星軌將更加好看。不管采用哪種拍攝方案,建議都要關(guān)閉相機機身的長時間曝光降噪功能,否則拍攝多少時間,相機就會花同樣的時間降噪,隨著降噪技術(shù)的進步,拍攝時可以不用考慮降噪,后期處理的時候用Photoshop去實現(xiàn)。
3 后期處理
將所有拍攝的照片載入Photoshop CC進行統(tǒng)一色溫處理后點擊菜單“文件/腳本/將文件載入堆?!睂⒄掌枯d入Photoshop,選中所有圖片創(chuàng)建智能對象,利用堆棧最大值的方式,你就可以合成你拍攝的星軌照片啦,或者利用專門的星軌合成軟件Startrails可以更簡單的合成你的星軌照片。
說了這么多,希望你也能拍出屬于你的星軌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