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燕燕
摘 要:冷軍的超寫實油畫作品第一階段是早期的單純寧靜的靜物作品,第二階段帶有批判性質的靜物創(chuàng)作,第三階段回歸傳統(tǒng)的肖像系列,這三個階段都凝結了冷軍的思想,觀者能從冷軍的作品中得啟發(fā)和警醒,從而反思當下的人生社會。本文主要是對冷軍超寫實油畫第二階段帶有批判性質的靜物創(chuàng)作畫進行分析他所要表達的精神情感,主要是從作品中的超寫實繪畫技法、色彩和構圖等方面來論述畫家所傳達的精神。
關鍵詞:冷軍;超寫實油畫;靜物;精神
冷軍的靜物油畫作品中就蘊含的真摯而感人的元素。觀看冷軍以超寫實的技法畫出的靜物時,首先是被畫面的細膩入微的繪畫水平所震撼,被巨大的平靜所吞噬,這種平靜源自于畫面所營造出的氛圍,以及冷軍對現(xiàn)實生活的敏銳洞察力,其思想充斥著對社會現(xiàn)實的批判。冷軍超寫實油畫第二階段帶有批判性質的靜物創(chuàng)作畫是他的風格成熟后極具思想內涵的集大成之作,其繪畫藝術中的一個至高點,不可逾越。
《突變:有刺的湯匙》是冷軍最為自得的作品,畫家透過靜物這一對象去體察世界,并且試圖以此來誘發(fā)人們獨特的心理體驗并引起人們思考的藝術家。他采用一貫的繪畫技法,運用超寫實的繪畫技法反映當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疏遠,淡漠和無人情味,將當下社會生活與個人的關系進行思辨,用超寫實的技法把人的主觀意識變得客觀,在冷眼旁觀下還原真實的世界,以相對機械復制的繪畫技法來創(chuàng)作一種幻象,揭示真實,擺脫我們對客體習慣看法和偏見。冷軍的靜物作品所具有的特點完全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簡單——它經常帶有一種悲觀的、至少是傷感的情緒;它的動人之處,是對感情的自由發(fā)泄。
喬治·桑塔耶納認為:色彩效果對客觀對象的感知作用更重要,所以它很自然地成為美的要素之一。然而在《突變:有刺的湯匙》中被電焊機高溫處理過的湯匙失去了原有的金屬色澤,冷軍通過色彩與色彩之間的關系,如:色相、色度、純度和明度的適當搭配。在這件藝術作品中色相傾向于冷黑,使人感到壓抑,色度、純度和明度都很低,統(tǒng)一在一個深沉的背景中顯得神秘而內藏玄機的感覺。畫面中心的金屬傾向于暖黃色,與黑色的背景產生鮮明的對比,有一種危險符號涵義,撥動人的心弦,沖擊人的內心,提醒人們要開始反省自己的欲望是否危及社會和自然。畫家意在揭露工業(yè)文明給人們帶來的利和弊,其獨具匠心的設計與洞見促使人們開始自省。
一幅畫是需要塑造一個合理的構圖來支撐畫面,從而傳達作品的精神內涵?!锻蛔儯河写痰臏住窐媹D往往看似簡單,實為畫家苦心經營的平面視覺效果。在這件作品中大量地使用舊金屬匙和釘子,釘子代表穿透和堅硬,湯匙則代表著哺育和溫馨,然而冷軍卻把這兩個看似毫不相干的物品組合在一起,從而賦予了它們脫俗的精神氣質。使整個畫面有一種很強的張力,抨擊著人們的心靈,以表達在一個物質不斷豐富,流行文化層出不窮的時代,人已經變成了受到傳媒以及自身欲望擺布的符號,而并非一個有血有肉的個體,這件作品所顯示出的冷漠與荒誕令人震驚。
冷軍的超寫實油畫靜物逼真的再現(xiàn)形象,并不是一些人認為的那樣沒有象征意義,然而恰恰相反,其作品中的靜物與生活中的形象縮短了明顯的距離,看起來很像是闖入人們心靈里的精靈,有形象,有個性,有思想。使我們可以看到一種物質利益對人的吞噬,社會的政治環(huán)境對人精神的禁錮。他的作品不是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形象保持一段距離,而是要努力地去混淆這種界限,包含著尖刻的諷刺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喬治·桑塔耶納.美感.[M]楊向榮,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馬永建.后現(xiàn)代主義藝術20講[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