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克明
我喜歡寧靜、淡泊和孤獨,特別是清風習習的清晨和一窗明月的夜晚,若靜靜地專心致志于讀書,不難體驗到那樣的感覺。
清晨,啟開窗扉,縷縷清風便破窗而入,我獨坐書齋,流連于“書山”,或隨意翻閱,或仔細品讀。讀著、讀著,一種生命的情緒和活力便開始在我胸中激蕩。古人今人一一從我眼前走過,仿佛有千言萬語要對我訴說;古事今事一一在我腦際回旋,常常使我陷入深深的、甜甜的或苦苦的思索。讀到開心處,我就縱情放聲大笑;讀到傷心處,我就任眼淚默默拋落。如果說,一個人是一個世界,那么,一本書就是一道“風景”了。世間不知有多少的書,不知有多少無限的“風景”可任我們一一領略。讀累了,佇立窗前凝目于遠方的青山,面對山的冷峻莊嚴,你不由會將書中引發(fā)的思緒去作無限的延伸和遐想:在山的面前,人是何等的渺??!多少占山為王的英雄而今安在?多少叱咤風云的風流人物都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被淘盡——但山仍卓然獨存。由此,你就會領悟到人生的短促,領悟到要如何去珍惜這短促的人生。
一窗明月的夜晚,遠離了紛繁喧囂的社會、是是非非的人群,有朗朗明月相伴,徜徉于“書?!敝?,任情感一瀉千里奔騰澎湃,讓思想海闊天空縱橫弛騁——這本身就是一種妙不可言的美。讀著、讀著,你就會讀出滿紙的芬芳,讀出心靈的舒展。讀著、讀著,你就會讀出一種美好的人生況味和一種深遠的人生境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何等的執(zhí)著堅定;“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何等的無私胸襟;“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何等的浩然正氣;“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何等的自信豁達;“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何等的豪放瀟灑……讀累了,就推窗望月。月光是條歲月之河,它洗滌著我們的思想和心靈。
獨坐書齋,靜靜讀書,使我進入一種淡泊、幽遠的人生境界:這里沒有塵世的喧囂,而是冬雪無瑕的一方精神凈土;這里沒有俗世的煩惱,而是養(yǎng)性、養(yǎng)生的一片精神家園。在這里,我完全解脫了精神的重荷,于寧靜致遠中領悟人生的真諦,感受萬物的靈動,體驗生命的永恒——我的靈魂,正是在這方凈土中得到了慰藉、凈化;我的生命,也正是在這片家園中得到升華、超越……
(責任編輯 魏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