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忠彥
由于讀書的功利目的,現(xiàn)代人已很少能夠感悟到暗香浮動這種讀書境界了!“書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在如此美妙、恬靜和溫馨的氛圍中仔細品嚼書香的,今人甚少。
其實,讀書是讀一種境界,也更是讀一種心態(tài)。修身、養(yǎng)性、齊家、治國、平天下,此乃古人讀書之心態(tài),謂之“讀書志在圣賢”。有紅顏知己廝守,挑燈夜讀,把盞品茗,美人養(yǎng)眼,美文養(yǎng)性,其樂融融,其情怡悅,此乃古人讀書之第一境界也,謂之“紅袖添香夜讀書”;因癡迷讀書,忘記了日月輪回,四時更替,沉入書香之樂,進入忘我之境,不知窗外已是綠草茵茵,此乃古人讀書之第二境界也,謂之“綠滿窗前草不除”;雪夜寧靜,孤身一人,閉門讀書,書香驅(qū)寒,其樂無窮,此乃古人讀書之第三境界,謂之“雪夜閉門讀禁書”。
今人讀書者多為“考”——考學(xué)、考職業(yè)、考職稱、考官銜……一言以蔽之曰:為名利而讀書也!抱著這樣的目的讀書,急功近利,心態(tài)浮躁,自是很難品味到暗香浮動的妙境了。南懷瑾大師說:“古人說,一天不讀書就俗氣了,現(xiàn)在人啊,一天不應(yīng)酬就覺無聊了。”當今社會,面對滾滾紅塵,不為博士情所移,不為金錢心所動,不為升遷折其腰,靜下心來純粹為心靈需要而讀書者,我以為這才算“卓爾不群”的真文人。
我本凡人,難脫世俗。少年家貧尚能堅持讀書,獲得書香潤肺腑。那時候曾往返四十余里借書讀,竟也能讀出樂趣。趕著撒歡的牛兒,挎著割草的籃子,揣著借來的”寶貝”,哼著即興的曲兒,走向牧坡。到了地方,三下五除二割下青草塞滿籃子,猴急火燎地拿出書,躺在茂盛的野草中,很快就進入了書境。讀到奇妙處,人在荒草上打滾,那份沖動和愉悅無法言表。也有靜下心來默默吮吸書香的時刻,把書捂在胸口,仰望藍天,白云悠悠,雁陣列列,沁心潤肺的書香馱著少年的思緒飛向了高空。
高中畢業(yè)回鄉(xiāng)教書,常做讀書卡片,尤其是關(guān)于論讀書的卡片。“飲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而讀之以當朋友,幽憂而讀之以當金石琴瑟”“一本好書,猶如一個生命的精華,死后最好的藏骨之所……一本好書就是由這些黃金似的思想和那珠璣似的字句堆砌而成的寶藏,其中閃爍的靈智是那樣的令人懷念,令人珍愛,實在是人類最忠貞的良友和精神的食糧?!边@些先哲圣賢的忠告,激勵我窮且益堅,不廢讀書之志。那時候我最大的理想就是擁有一間大書屋,藏有很多的書,在窗明幾凈中靜享暗香浮動的樂趣。
后來,到一家行政機關(guān)工作,在繁重的公文寫作之余,尚能擠出時間讀書。至今還記得當年替會讀書的情景,坐在一隅,不管臺上何等高談闊論,自能沉入書中佳境。為了保證讀書時間就巧妙地利用時間,從機關(guān)到搭伙吃飯食堂的路上讀知識卡片。數(shù)張卡片裝進口袋里,抽出一張邊走邊讀,來回的路上能背會兩張卡片上的內(nèi)容。記得一個星期天,朋友從鄉(xiāng)下進城,陪他逛了半天商場耽誤了讀書時間,夜里懊悔地掉了眼淚。為此,在日記中狠狠地“罵”了自己一通。
世俗磨盡英雄氣。很多人能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堅持讀書,立志拼搏成才。而一旦過上了安逸的日子,漸漸地沒了豪氣,懶得讀書,讀書難入意境。回想起來,我何嘗不是如此呢?幾經(jīng)拼打,終于有了寬敞明亮的書屋和眾多藏書時,倒沒有了讀書的雅興和志趣,蜻蜓點水似的讀書,沒有一次真正品嘗到暗香浮動的讀書滋味。參加會議、喝酒赴宴、洗浴捏腳、聚友聊天、網(wǎng)上游戲、臺上亮相、臺下奔忙……渾渾然中度過了一天又一天。藏書在書架上傷神,浮塵在書桌上沉睡,暗香浮動的讀書情景恍若隔世。偶有雅興,走進書房,拂去浮塵,抱書品讀,一時亦難以入境。強按浮躁心緒讀之,味同嚼蠟,再壓浮飄之氣讀之,少許聞到些書香,手機、座機一齊響。書香終抵不住酒香,罷、罷、罷,溜出書房。今宵酒醒何處,桑拿浴舞影簫聲。似我不能靜下心來讀書者——當今社會不寡矣!
心無物欲乾坤靜,坐有琴書便成仙。只有不抱功利之心,心平氣和地讀書,方能領(lǐng)略書中的奧妙,獲取精神的愉悅;方能享受書香的濡潤,充實心靈;方能提升品位,提高人生的境界。我常常在暗幕里深深地拷問自己:既舍官為文,對考職稱不感興趣,對考研又不感冒,對名利并不看重,對金錢也不熱衷,那么你世俗個什么、浮躁個什么、追潮個什么?花落不隨流水去,鶴歸常帶白云來。文人應(yīng)當具有文人超脫世俗的風(fēng)骨,淡泊明志,寧靜致遠,專心來讀賢書,靜心品書香,不為裝潢附庸風(fēng)雅的門面,只為心靈的真正需要。
我想,我會也一定會再次走進那純粹的讀書時光,分享那令人陶醉的書香!
責(zé)任編輯:青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