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暉+王文犀+葉雪娟
【摘要】目的 觀察體外振動排痰在ICU氣切患者中應用的效果。方法 93例重癥氣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為機械振動排痰(治療組)50人,另一組為傳統人工叩背吸痰(對照組)43人。比較兩組患者1周內的每天排痰量。結果 實驗組第2周周治愈率明顯提高,第1、3周無顯著差異。結論 振動排痰機應用于ICU重癥氣切患者的排痰效果優(yōu)于傳統的叩擊排痰法,減少了醫(yī)護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醫(yī)療護理質量和縮短住院時間,患者容易接受。
【關鍵詞】振動排痰;ICU;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9..02
我院ICU病房為大型綜合重癥病房,設有監(jiān)護病床29張,病人多、病種復雜,特別是神經外科重癥病人多,由于昏迷,常常造成氣泌物不能有效咳出,容易造成肺不張、肺部感染等嚴重并發(fā)癥,也是導致患者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協助重癥氣切患者進行有效的排痰是預防肺部并發(fā)癥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否能夠有效排出痰液,是否能夠及時清理呼吸道的分泌物,在預防手術后肺部感染和肺不張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為了更好的觀察振動排痰在預防患者肺部感染效果,我們特選擇了神經重癥氣管切開患者作為觀察對象,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2月~2016年6月在ICU監(jiān)護神經重癥氣管切開患者共93名,其中包括腦外傷、腦出血、大面積腦梗塞術后患者等,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為機械振動排痰(治療組)50人,另一組為傳統人工叩背吸痰(對照組)43人,其中治療組男28人,女22人,年齡14~82歲,平均(55±8.8)歲;對照組男23人,女17人,年齡18~80歲,平均(54±7.6)歲。
1.2 方法
隨機分為兩組,均給予氣切導管給氧,流量2~3 L/分鐘,一組采用振動排痰方法,一次10分鐘,每天兩到三次,其余按時間行翻身、叩背、吸痰;另一組采用常規(guī)的人工翻身、叩背、吸痰,兩組均給予霧化、靜脈用藥等方法,定期復查胸部CT及痰培養(yǎng)。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均通過觀察體溫、血氧飽和度、白細胞總數及分類、肺部體征和(或)聞及濕性羅音、胸部CT肺斑片狀陰影,伴或不伴胸腔積液。
1.4 療效判定
治愈:體溫正常,白細胞計數及分類正常,胸部CT正常;無效:體溫無下降或升高,白細胞計數及分類高于正常,胸部CT提示炎性病灶無吸收或有增加,或有炎性滲出。
2 結 果
兩組重癥氣切患者在性別、年齡、白細胞總數及分類等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x2=4.57,P<0.05。見表1。
3 討 論
3.1 振動排痰在重癥監(jiān)護病房氣切患者排痰效果分析
腦損傷昏迷患者由于生理機能減退,痰液不易排出,易導致嚴重的肺部感染、肺不張。增加了患者痛苦,同時加重疾病、影響了疾病的治療進程,甚至成為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近年來重癥監(jiān)護病房獲得性肺炎為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多重耐藥菌在重癥監(jiān)護病房也較為多見,細菌的耐藥問題越發(fā)嚴重,抗生素的有效使用周期也越來越短,使重癥患者獲得性肺炎的治療變得更艱難,在使用抗生素意外聯合應用其他治療方法是刻不容緩的現實要求。叩背排痰法是通過氣流振動和咳嗽的動作使肺泡內或細支氣管內的痰液脫落流入氣管被咳出。但人工叩背的力量因人而異且不均勻,叩擊力度難以把握,而且叩擊的頻率低,導致排痰量少[2],肺不張及感染的發(fā)生率高。振動排痰機根據物理機械原理,利用力學原理,在人體表面產生一個特定力的方向,產生很強穿透力,可以穿透患者的皮膚、肌肉、組織、體液,使肺內的痰塊松動,幷液化痰塊,痰液順著力的方向作水平運動,使患者痰液從小支氣管→支氣管→氣管的方向排出,達到排痰的目的[3]。排痰機的出現將護士從繁重的人工叩擊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而且通過改變叩擊點和患者皮膚的接觸獲得振動和叩擊相結合的方式,排痰機振動頻率、強度及治療時機可以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及效果進行調節(jié),調節(jié)排痰機的振動頻率與人體組織的頻率相接近,有較強的穿透力,可以傳至深部肺組織,不僅可以使痰液和痰栓松動,而且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和緩解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有一定理療效果[4]。
3.2 護理
3.2.1 嚴格掌握適應癥與禁忌癥
由感染等原因引起的痰液增多,排除困難或各種原因引起的患者排痰能力下降等均可使用振動排痰的方法。氣胸、肋骨骨折、脊柱腫瘤、胸部皮膚或皮下感染、凝血機制差、顱高壓等情況不可應用振動排痰機。
3.2.2 治療前準備
首先責任護士需要了解患者的既往史,現病史。了解有無禁忌癥,向患者或家屬解釋振動排痰的原理、作用和注意事項,取得配合。其次,操作前要檢查振動排痰儀的性能是否良好,根據胸部CT結果判斷治療位置,確定治療時間。最后,協助患者采取合適體位。根據胸部CT結果,結合聽診情況評估患者痰液情況,給予患者側臥位或平臥位。
3.2.3 治療中護理
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停止操作,并作相應處理。如痰液過多,停止操作,協助患者先咳嗽,或機械吸痰,排出部分痰液后,再繼續(xù)操作。治療時間一般控制在10~15 min,避免患者過于疲勞。治療后聽診患者肺部濕啰音是否明顯減少,同時觀察患者痰液的性質、顏色、量并做好相應記錄。
3.2.4 健康教育
治療期間,護士應指導患者進行呼吸功能的鍛煉,訓練有效咳嗽、咳痰能力。
4 小 結
振動排痰機通過規(guī)律振動的方式有效解決重癥氣切患者痰液過多,不易吸出的情況。有效解除患者呼吸道阻塞的問題,緩解患者發(fā)憋,通氣不暢的情況,振動排痰機應用機械振動取代了人工叩背,恒定的振動頻率能夠幫助患者松弛緊張的肌肉,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使患者舒適感提高。同時體外振動排痰機還減輕護士的工作強度,提高了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吳 柳,楊 晶.應用振動排痰儀促進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排痰的效果觀察.現代護理,2005,1,l(6):459-460.
[2] 曾嘉濤,王小波,張 俊,等.機械排痰法與傳統叩擊排痰法排痰效果的比較[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4):12-13.
[3] 劉雨村,丁 敏.體外振動排痰機在COPD患者中應用的效果觀察[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33(4):502.
[4] 郭玉軍,游寶英.美國G5振動排痰機的工作原理及主要功能.醫(yī)療裝備,2005,18(12):59.
本文編輯:王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