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文
公元十八世紀后半葉,英軍的一個旅駐扎在名叫特倫頓的地方,華盛頓決定對那里的英軍發(fā)動一次奇襲。他決定分兵3 路,自己率一支大軍在特倫頓以北9 英里的地方渡過特拉華河,然后向南朝特倫頓進軍;第二路是尤因?qū)④娐暑I(lǐng)的賓夕法尼亞民兵,在特倫頓以南1英里的一個渡口渡河,攻占特倫頓南側(cè)一條溪流上的橋梁,切斷敵人南逃的退路;第三路由普特南將軍和卡德瓦拉德將軍率領(lǐng),襲擊多諾普伯爵指揮的英軍。這3支部隊預(yù)定在夜間渡過特拉華河, 準備好早晨5點鐘同時采取行動。
12月25日傍晚,華盛頓那一支約2400人的部隊,帶著一隊小炮,共20 門,準備天一黑就渡河,希望在12 點以前全部到達彼岸。船只早準備好了,但天氣寒冷,風(fēng)大流急,河里盡是浮冰。由于渡河困難而危險,到凌晨3 點,大炮還沒有運上河岸。距特倫頓還有9英里,天明以前是趕不到了。若撒退回去,可能在撤退過程中被敵軍發(fā)現(xiàn)并遭到襲擊。面對困境,華盛頓果斷地下令繼續(xù)前進,背水一戰(zhàn)。
在華盛頓向特倫頓北部市區(qū)挺進的時候,第二路人馬已向市區(qū)南端逼近。英國的輕騎兵、步兵大約500名,負隅頑抗。當(dāng)他們得知華盛頓的部隊從正面逼近,害怕被美軍包圍,就越過阿森平克溪上的橋梁抱頭逃竄,沿著特拉華河河岸向博登鎮(zhèn)的多諾普伯爵營地逃跑。
“達達達、達達達、達達達達達”美軍的戰(zhàn)鼓在英軍的四周響起。
英軍方面,拉爾上校率部隊終于沖出了重圍,但隊伍已死傷了不少,漬不成軍。他在布郊的一個果園里集合殘部,咆哮道:“我的全體擲彈兵,前進!”他夾緊座騎,揮刀率領(lǐng)六七百名英軍向特倫頓城反撲。
此刻,特倫頓城已被美軍占據(jù),3路大軍勝利會師,合計有4000余人。
華盛頓將軍已命令炮兵把6門大炮架設(shè)在街口,步兵埋伏在墻壁和灌木叢后面,嚴陣以待。
英軍快要沖上來了。站在大炮旁的華盛頓手一揮,喊道:“開炮!”只聽到“轟!轟!轟”震耳欲聾的炮彈在敵群里炸開了花。
拉爾上校不顧槍林彈雨,依然率領(lǐng)部下向前沖鋒。待英軍快要接近美軍防守陣地時,突然響起了沖鋒號。步兵們紛紛舉起滑膛槍向敵人瞄準。沖在前面的英軍紛紛中彈倒地。
拉爾上校一馬當(dāng)先向前沖著,突然他覺得胸口遭到重重一拳似的,雙眼一黑跌下馬來。英軍失去了首領(lǐng),頓時慌亂起來。他們不顧副指揮官的命令,從右側(cè)沿阿森平克溪兩岸向北撤退,打算逃往普林斯頓。
華盛頓看出了他們的意圖,迅速派漢德上校率步兵團擋住他們的去路,同時又命另一支步槍團抄了他們的左翼,英軍被追停頓下來,完全不知所措。
華盛頓以為他們是在列成戰(zhàn)斗隊形,因此命令發(fā)射霰彈。
福雷斯特上尉喊道:“將軍閣下,他們投降了?!比A盛頓應(yīng)和著說:“投降了!”一面說著,一面策馬向英軍方向奔去。
英軍無條件投降了。受了重傷的拉爾上校束手就擒。這次戰(zhàn)役共擊斃英軍100余人,俘獲英軍近1000人,其中有32名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