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南寧分?!さ诹中#ㄉ希?/h1>
      2017-06-22 16:22:00
      黃埔 2017年3期
      關鍵詞:學員隊步兵總隊

      南寧分校的前身是1926年5月在廣西陸軍講武學堂的基礎上建立的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1938年初,南寧分校遷至桂林,并奉令改稱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六分校。1945年底,第六分校奉令裁撤。

      一、歷史沿革

      由于黃埔軍?!八烊瞬湃圆环蠓峙洹保y(tǒng)治廣西的新桂系軍閥,按國民政府軍委會的旨意,參照廣州黃埔軍校的做法,在舊桂系廣西陸軍講武學堂的基礎上,創(chuàng)辦了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

      (一)廣西陸軍講武學堂

      1907年,清廷決定普建新軍。廣西為培訓軍官與軍士,在南寧城東門外葛麻村南,設立陸軍講武堂和學兵營。1908年,廣西陸軍講武堂在龍州南標營開學。學堂設甲、乙、丙3班,學員從舊桂系軍隊的將弁中選拔。另附設學兵營,有學兵300人。1909年8月,講武堂和學兵營由龍州陸續(xù)遷至南寧。

      同年底,舊桂系在南寧編成新軍第一標,轄兩個營約1500人。新軍第一標的軍官都由講武堂畢業(yè)生充任,軍士由學兵營結(jié)業(yè)生擔任。編成后,講武堂即因?qū)W生畢業(yè)而停辦。

      (二)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

      民國初年的廣西,軍閥割據(jù)各自為政的局面相當混亂。在玉林興業(yè)六萬山區(qū)屯兵,經(jīng)過養(yǎng)精蓄銳的李宗仁,又收容了以黃紹竑為臨時頭領的廣西陸軍模范營殘部,整合成了一支年輕精銳的戰(zhàn)斗隊伍。1924年,李宗仁、黃紹竑受命于孫中山,組成以李宗仁為首的定桂軍和以黃紹竑為首的討賊軍,聯(lián)合為定桂討賊聯(lián)軍,采用先陸(陸榮廷)后沈(沈鴻英)、“先近后遠”的策略,向廣西省內(nèi)各地舊桂系軍隊發(fā)起進攻。不到一年時間,舊桂系所有軍隊全部被瓦解,廣西全省統(tǒng)一在新桂系之下。

      1926年初,李宗仁參照廣州的黃埔軍?;I辦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由李宗仁部下旅長俞作柏任校長,胡章民任政治部主任?;I辦之初就明確了辦學宗旨:“在養(yǎng)成完全之革命軍官,教授須要之基本學術之外,尤注重政治之訓練。”旨在培養(yǎng)一批桂系軍隊的骨干力量。有此明確的辦校目標,促使各同仁奮發(fā)努力,創(chuàng)辦初期一切尚屬順利。1926年5月,籌建工作告竣。

      1926年5月16日,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在南寧東郊原廣西陸軍講武學堂舊址開學。新招收的第1期學員開始了軍校生活。

      1927年初,李宗仁、白崇禧率軍北伐,黃紹竑留守廣西,以黨代表身份節(jié)制留守廣西的桂系軍隊,并兼廣西省主席。4月初,黃紹竑去上海參加“清黨會議”,返桂后開始清洗共產(chǎn)黨人及民主人士?!八囊欢笔录?,廣西當局擔心軍校學生繼續(xù)留在學校會鬧事,將該期學生提前畢業(yè)。留下100多名“不穩(wěn)分子”接受“特別訓練班”的訓練,徹底“洗腦”后才分派工作。校長俞作柏因思想左傾,被開除黨籍、撤掉校長職務,以保定系軍閥呂競存接任校長;思想進步或態(tài)度中立的教官、職員悉數(shù)調(diào)離軍校。

      經(jīng)過整頓,第2期于1927年冬開學。1928年6月1日,更名為“國民革命軍陸軍軍官學校廣西分?!?。后又曾稱“廣西各部隊干部訓練所”,由李明瑞擔任校(所)長。此后,廣西的政局混亂,粵桂之爭、蔣桂之戰(zhàn)連年不斷,其間又數(shù)次變更校名。

      1929年春,李、黃、白潛回廣西后,指揮留駐省內(nèi)的15軍有限兵力,在下廣東、出湖南兩遭挫敗的形勢下,歷盡險阻艱辛,擊潰滇、粵、湘三方面進攻,勉撐廣西危局。1929年秋改名“陸軍軍官學校第一分校”。

      1930年4月7日,改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一分?!薄?/p>

      1930年7月,打著“北上護黨”旗號的桂、張(發(fā)奎)兩軍,在湖南衡陽七塘一帶被粵軍擊敗,潰退廣西。桂、張兩軍與粵軍開戰(zhàn)以來,多次敗北,損失慘重。下層骨干基本傷亡殆盡,故殘部退回柳州整編時,雖然七拼八湊,仍兵員不足,連以下干部缺額甚大。為整頓組織,健全建制,盡快恢復元氣,乃決定將編余的軍官為基礎、以“續(xù)辦軍校第4期”的名義,就地訓練。以培養(yǎng)一批“忠于團體”的“中堅”,繼續(xù)維持桂系的封建割據(jù)。8月1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一分?!闭皆诹葜亟M,并舉行開學典禮?!暗谝环矫孳娍倕⒅\長”白崇禧兼校長。100名教職員及900多名學員均由退回柳州整編的各部隊抽調(diào)或保送。

      1931年3月,委任薛岳接任校長,陳芝馨任教育長。薛岳接任校長后,銳意改革,出臺了不少改革措施,并將校名改為“中國國民黨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保瑢ν饨缤怀鰢顸h色彩,樹立“正統(tǒng)”形象,以引起中央的關注。讓人意外的是,因形勢的變化,開學不久薛岳就離職他去。

      1931年夏,廣州新組國民政府,兩廣罷戰(zhàn)言和,才得到喘息的機會。將原有的15軍與李明瑞率領回省的所有部隊,整編為第7和15軍,進行訓練。此時適逢九一八事變,在全國“停止內(nèi)戰(zhàn),一致對外”的呼聲響徹云霄的形勢下,廣西決定續(xù)辦軍校,加強軍事實力,以達到鞏固廣西大后方,進而出兵恢復失地之目的。為了“統(tǒng)一思想,集中意志”,使學員(生)畢業(yè)后成為新桂系軍隊中死心塌地的忠實骨干,王公度任政治部主任后,在廣西軍校成立秘密組織“三民主義革命同志會”,以控制軍校學員的思想。

      1931年9月14日,舉行第4期畢業(yè)典禮。9月下旬,學員分配一結(jié)束,校址再度遷回南寧,恢復“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毙CI辦第5期招生工作。

      (三)南寧分校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fā),抗日戰(zhàn)爭進入全面抗戰(zhàn)階段,抗戰(zhàn)前線急需大量兵源,更需要一大批中下級軍官。當時全國軍事政治已統(tǒng)一于中央,在中央政府的統(tǒng)籌下,在南寧的第一分校易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南寧分?!薄8髌诘膶W員亦按總校的排序冠名。為了區(qū)分同期不同校,遷至桂林后的南寧分校,各期按“期別加總隊”番號命名。

      1938年1月,日軍4次空襲南寧,南寧分校校舍、營房幾被炸毀,并造成人員傷亡,全校人員疏散到鄉(xiāng)下,教育活動無法正常進行。一周后,南寧分校奉命遷往桂林李家村(今奇峰鎮(zhèn))。1938年初,南寧分校將校部及步兵隊先移桂林李家村,并在該村開始建筑校舍。李家村地勢依山傍水,地形軒敞,風景清幽,有甚多天然防空巖洞。蔡松坡先生曾在此訓練學兵營。辟為軍校校址,誠可紀念革命先輩。新校舍落成后,留駐柳州的學生也全部遷至桂林校部。

      (四)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六分校

      1938年3月初,按全國各分校重新排序的原則,更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六分校”,直轄于中央,蔣介石曾任校長,俞星槎為第六分校主任。

      桂林李家村校區(qū)建成后,相思江以東的部分叫東營房,是入伍生的營地;河西部分叫西營房,是學員隊的營地。該校址能滿足兩個總隊約3000人的學習訓練用。但遇招生人數(shù)超過容量時,則營房場地仍不足安頓。為此,六分校在平樂還設有教學區(qū)。17總隊的5個大隊都曾先后在平樂受訓。此后還有軍官訓練總隊也曾設在平樂校區(qū)。

      1944年8月8日衡陽淪陷,9月桂柳會戰(zhàn)爆發(fā)。9月8日桂林城防司令部發(fā)出第二次疏散令。于是,1944年10月,第六分校西遷。軍校曾撤到宜山縣懷遠鎮(zhèn),后又遷往凌云縣城。日軍敗退后返回桂林。直至1945年11月,第六分校奉命裁撤。在校受訓未畢業(yè)之學生,并入成都黃埔軍校本校繼續(xù)受訓,以期完成學業(yè)。同年12月底,第六分校撤校工作全部辦理完畢。

      據(jù)《廣西通志》記載,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南寧分校及第六分校從1926年開辦至1945年撤銷,歷時20年。幾經(jīng)周折共辦了15期。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第1期(1926年)比敘總校第4期;第9期(1938年)比敘總校第14期;第六分校最后一期(1945年)比敘總校為第20期。

      需指出的是,南寧分校以前,與黃埔本校并無實質(zhì)關聯(lián)。該軍校擁有自己的校旗、校訓、校歌,教材、學制、期別順序均自成一統(tǒng)。其學生畢業(yè)后,亦全部分發(fā)到桂軍各部隊任職。除辦校目標明確是:為了造就一批“忠于團體”的“中堅”,死心塌地為桂系服務外,教職員的遴選亦要求必須以與桂系首腦保持理念一致為標準,否則就調(diào)離。因此,有研究者認為,南寧分校以前的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等是廣西地方當局開辦,為廣西培養(yǎng)軍事人才,為桂系軍閥集團服務的地域色彩很濃重的地方軍校。

      二、組織與管理

      南寧分校以前組織架構(gòu)較為簡單,后逐年調(diào)整。1938年,易名為第六分校后,始按國民政府軍委會的標準制式完善。

      (一)南寧分校及其前期(1926.5-1938.3)

      1.組織機構(gòu)

      該分校創(chuàng)辦初期,組織機構(gòu)較為簡單。設校長、教育長各一人,校本部下設步兵科、炮兵科、工兵科三個科和政訓處、軍需處、副官處三個處。

      在第1期的教育過程中,發(fā)現(xiàn)組織編制缺點甚多。故在第1期學生畢業(yè)后,進行了編制修訂。其修訂方案,除政訓處保留外,軍需處改為經(jīng)理處,副官處改為總務處。訓練單位增設高級教育班、經(jīng)理班。后又因器材缺乏,聘請教官不易,高級班停辦。

      從第5期至第8期,校本部組織均為校長之下,設辦公廳、政訓處、軍需處、教育處、總務處、軍醫(yī)處和步兵科、炮兵科、工兵科,并恢復已停辦的高級班。

      2.各期組織機構(gòu)人員

      第1期(1926.5開學—1927.8畢業(yè))

      校長:俞作柏(任職1926.5-1927.4)

      呂競存(代理1927.4-8)

      教育長:肖樾

      教務處主任:周翹芳

      政治部上校主任:胡章民(又名胡朝?。?/p>

      總務處主任:李如海

      步兵科科長:程鴻烈

      步兵科上??崎L:程鴻烈

      炮兵科上校科長:朱為鉁

      工兵科上??崎L:曹飛龍

      第2期(1927.11開學—1929.3畢業(yè))

      校長:呂競存

      教育長:肖樾

      教務處主任:周翹芳

      政治部主任:毛飛

      總務處主任:李如海

      步兵科科長:程鴻烈

      炮兵科上??崎L:朱為鉁

      工兵科上??崎L:曹飛龍

      入伍生團少將團長:胡章民(又名:胡朝?。?/p>

      高級班上校主任:汪玉珊

      高級班隊長:申自金—汪自鑫

      第3期(1929.4開學—1930.7畢業(yè))

      1929年4月,仍稱國民革命軍陸軍軍官學校廣西分校,校長為胡章民(任職1929.4-6)。

      1929年6月,又稱為廣西各部隊干部訓練所,所長為李明瑞(任職1929.6-10),汪玉珊(代理1929.6-1930.7)。1929年10月,恢復為國民革命軍陸軍軍官學校廣西分校。

      1930年4月7日,改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一分校。

      校長:胡章民—李明瑞—汪玉珊(代)

      教育長:肖樾

      教務處主任:周翹芳

      政治部上校主任:毛飛、張瑞(1929.6,代)

      總務處主任:李如海

      步兵科科長:程鴻烈

      炮兵科科長:朱為鉁

      工兵科上??崎L:曹飛龍

      高級班上校主任:汪玉珊

      高級班隊長:申自金—汪自鑫

      第4期(1930.8開學—1931.9畢業(yè))

      中將校長:白崇禧(兼)李澤民(1930.8代)薛岳(1931.2)陳芝馨(1931.7代)

      少將教育長:李澤民(1930.8)陳芝馨(1931.2)余華沐(1931.7)

      步兵科上校科長:韓漢英(兼)

      炮工科上??崎L:馬典符

      高級班上校主任:汪玉珊

      政訓處上校主任:韋永成

      第5期(1931.9開學—1933.6畢業(yè))

      中將校長:李品仙(1931.9)夏威(1931.10)白崇禧(1933.9,兼)

      少將教育長:劉士毅

      教務處少將處長:唐春丞

      總務處少將處長:馮焯奎

      軍醫(yī)處少將處長:李宗泰

      政訓處處長:韋永成

      經(jīng)理處處長:李秀年

      步兵科少將科長兼學員(生)總隊少將總隊長:賀維珍

      炮兵科少將科長:朱為鉁—蔣必—李光浩(1931.12,代)

      工兵科科長:馬典符(另有記載工兵科少將科長:劉勤)

      經(jīng)理處處長:李秀年(少將)

      經(jīng)理隊上校隊長:湯垚

      上校副處長:蘇民

      憲兵入伍生隊隊長:鄧光倫(1932.8畢業(yè))

      高級班少將主任:俞星槎(1931.10)

      高級班少將大隊長:羅浩忠(1931.10-1932.9下旬辭職)王景宋(1932.9-12陸大深造)

      上校大隊附:王景宋(1931.9)

      第6期

      校長:白崇禧(兼)

      分校主任:俞星槎

      教育長:劉士毅

      第7期

      校長:白崇禧(兼)

      分校主任:黃維—黃杰

      教育長:劉士毅

      教務處處長:段祿春

      政訓處處長:王公度

      步兵科科長:劉任

      炮兵科科長:

      第8期

      校長:白崇禧(兼)

      分校主任:甘麗初—馮璜

      教育長:劉士毅(后升副校長)

      教務處處長:段祿春

      政訓處處長:王公度—韋永成

      步兵科科長:劉任(后繼劉士毅升為教育長)

      工交科科長:李晉階

      (二)第六分校時期

      1938年,南寧分校遷至桂林后更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六分?!?,歸制“中央陸軍軍官學?!保S埔軍校),正式納入黃埔軍校的編制,行政系統(tǒng)隸屬黃埔軍校本部,編制直屬軍委會軍訓部,經(jīng)費、教材的補給歸軍政部,政治部的人事系統(tǒng)隸屬軍委會政治部。蔣介石委任俞星槎為六分校主任。分校按本校要求所招學生的期別應與本校相同,把已入學的第9期改為第14期第9隊,并開始向全國招生,同時招收歸國華僑青年。

      1.組織機構(gòu)

      第六分校行政管理隸屬于黃埔軍校本部,分校最高長官為分校主任,分校副主任協(xié)助分校主任管理學校各項事務。

      分校主任下設以下職能部門及主管人員:

      辦公廳(1940年后改為辦公處)

      教育處

      教育處下設步、炮、工、輜重、通訊兵等兵種科,分別掌管各兵種的教學、訓練和管理工作,是人員最多的部門。

      政治部

      經(jīng)理處(1942年后改為經(jīng)理科隸屬總務處)

      經(jīng)理處綜合管理有關財務會計、經(jīng)費出納、預決算編制、糧服彈藥保管補給等事務,是工作最繁忙的部門。

      總務處

      總務處負責營房管理、物資采買及教官、職員、學生的生活管理。

      軍醫(yī)處(1942年后改為軍醫(yī)科隸屬總務處)

      軍醫(yī)處提供教官、職員、學生的醫(yī)療保健以及訓練、演習中的醫(yī)療保障。

      會計室

      會計室負責全校各種費用收支的報銷結(jié)算,為各預算內(nèi)項目提供財政保障。

      特別黨部

      特別黨部綜合管理全校的黨務活動及文娛體育活動事宜。書記長由政治部主任兼任,秘書負責實際工作。

      練習營

      練習營是提供學生演習時,配合實兵指揮調(diào)度,平時為軍校的警衛(wèi)營。

      駐桂林辦事處

      駐桂辦事處設在市內(nèi),負責對外聯(lián)絡、收發(fā)及物資采購、儲運等事項。

      人事評判委員會(1941年增設)

      2.各期管理機構(gòu)

      第14期第9總隊

      分校主任:俞星槎—黃維

      副主任:王景宋

      總隊長:陳維沂

      辦公廳處長:謝任難少將(后任總務處長,繼任高級教官)

      政治部主任:倪文亞少將

      教育處處長:侯騰云上校

      第15期第6總隊

      分校主任:俞星槎—黃維

      副主任:王景宋—周嘉彬

      總隊長:安舜—周嘉彬(兼)

      第16期第12總隊

      分校主任:黃維—黃杰

      副主任:

      總隊長:陳簡中—鄒公瓚—龔賢湘

      第17期第17總隊

      分校主任:黃杰副主任

      總隊長:廖慷

      副總隊長:周亦

      第18期第3總隊

      分校主任:黃杰

      副主任:梁愷

      政治部主任:張明

      副主任:蘇羅通

      總隊長:龔賢湘

      第19期第11總隊

      分校主任:甘麗初—馮璜

      第20期第20總隊

      分校主任:馮璜

      預備班班主任:王孚

      筑城教官:張維

      第六分校重要人事異動表

      三、學員

      共辦15期和各類軍訓班,畢業(yè)人數(shù)總計23484人。

      (一)南寧分校及其前期

      共8期,畢業(yè)人數(shù)7475人。就讀生有學員、學生兩類。來源主要有四:一是面向社會招收知識青年;二是面向?qū)W校招考中學畢業(yè)生;三是由桂系各部隊選送精英士兵及抽調(diào)中下級軍官;四是鄰省選派部隊骨干等。以下是各期編隊情況:

      第1期

      學員隊為原行伍出身的連、排長,本期共編4個隊,共約480人。訓練6個月,畢業(yè)后回原部隊供職。

      步兵第1學員隊113人(隊長:黃敬修),第2學員隊105人(隊長:沈思淵),第3學員隊153人(隊長:許崇武兼),第4學員隊120人(隊長:黃慶福兼),第5學員隊120人(隊長:林廷華兼)。炮兵隊80人(隊長:徐寶仁;副隊長:李銳、高XX)。工兵隊80人(隊長:曹飛龍兼;副隊長:闞維雍代)。

      學生隊系在本省各城市招考中等學校畢業(yè)生或同等程度及以上者,本期共招4個隊453人,畢業(yè)后分派各部隊服務。

      1926年5月開學,1927年8月畢業(yè)。第1期開學將近一年時間里,情況一直比較正常,自新桂系跟隨蔣介石發(fā)動“四一二”清黨行動后,廣西省內(nèi)各地對共產(chǎn)黨人進行搜捕和屠殺,南寧分校也受到很大的沖擊,計有蔣仁、蔣中藩等30多名學員被逮捕,周飛宇、李及仁、張錚、秦藹云4名學員被殺害,畢業(yè)時又有數(shù)十名學員因思想左傾被留?!疤赜枴薄PiL俞作柏被撤職,左傾或態(tài)度中立的教員被調(diào)離。

      黃埔軍校核定本期畢業(yè)生共961人。核列為第5期獨立第1大隊和第2期第2總隊。

      第2期

      學員隊、高級班為從各部抽調(diào)行伍出身的連、排長;學生隊招收中學畢業(yè)及同等程度及以上者。

      步兵第1、2、3、4隊和經(jīng)理隊共5個隊670人,炮兵隊、工兵隊各80人。

      步兵學生1隊153人(隊長:褚兆月),步兵學生2隊161人(隊長:廖克斌),步兵學生3隊156人(隊長:呂知機),步兵學生4隊154人(隊長:鐘紀、趙敏德)。炮兵隊113人(隊長:李銳)。工兵隊80人(隊長:闞維雍;少校隊附:虞世熙)。經(jīng)理隊46人(隊長:李如海兼)。政治隊120人(隊長:駱應釗兼)。

      1928年再增學員隊、高級班。學員隊為抽調(diào)原行武出身的連、排長。步兵學員第5隊157人(隊長:陸廷選);步兵學員第6隊158人(隊長:劉長民);步兵學員第7隊156人;步兵學員第8隊159人。學員隊定為6個月畢業(yè)。

      1927年11月開學,1929年3月畢業(yè)。本期畢業(yè)生996人。學生總隊由黃埔軍校本校核列為第6期獨立第2大隊、第6期第3總隊,

      第4總隊學員總隊沒有核定。

      第3期

      本期仍招學生隊和學員隊,新生來源與往期相同,本期招收新生共700余人。同期在校的還有未結(jié)業(yè)的高級班學員。

      步兵學生第1隊120人(隊長:陸廷選);步兵學生第2隊120人;步兵學生第3隊120人;步兵學生第4隊120人。炮兵隊80人。工兵隊80人。政治隊120人。

      該班是采用陸軍大學課程,以期深造。1929年4月開學。高級班繼續(xù)受訓,撤銷經(jīng)理隊。這一時期,新桂系在武漢和天津的勢力相繼瓦解,李、黃、白潛回廣西后,指揮省內(nèi)第15軍進攻廣東受挫。6月,俞作柏、李明瑞受蔣介石委派回桂主政時,李、黃、白棄兵流亡國外。軍校進行重新整編,人事變動很大。高級班被撤銷,教育長肖樾自動離校返粵,教官紛紛請假,政治部主任毛飛逃回湖南,由張瑞代理;步兵科長程鴻烈調(diào)升第15師少將參謀長,工兵科長曹飛龍調(diào)升第57師少將參謀長,炮兵科長朱為鉁調(diào)任俞作柏的新編第1師師長。因三個科長均懸缺,校務混亂,僅有少數(shù)隊長、隊附在校維持日常工作。其間,將所有學員(生)改編為廣西編遣特派員公署憲兵營(上校營長:汪玉珊),調(diào)駐邕寧縣吳圩、蘇圩擔任南寧外圍警戒。1929年10月,俞、李(明瑞)垮臺,李、黃、白重掌廣西黨、政、軍大權(quán)。1930年春,李宗仁來校講話后,學校才逐漸復蘇。

      1930年夏,李宗仁響應閻錫山、馮玉祥反蔣,桂、張軍入湘,第三期學生全部編入總預備隊,隨總部出發(fā)。當年7月,桂、張軍由衡陽敗退回桂,軍校第3期學生在柳州匆匆舉行畢業(yè)典禮,分發(fā)各部隊服務。

      1929年4月開學,1930年7月畢業(yè)。黃埔軍校本校核定畢業(yè)人數(shù)856人,核列為黃埔軍校第7期第4總隊。

      第4期

      1930年8月1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一分校第4期正式在柳州組成并舉行開學典禮。學制原為6個月,薛岳上任后改為1年制。

      1931年2月,經(jīng)報請(廣州)軍事委員會同意,校名改為“中國國民黨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本期招收學員隊600人全部由各軍抽調(diào)或保送;無線電學生隊招收30名中學畢業(yè)生。另外高級班招收正式生73人,旁聽生14人。各隊情況如下:

      1930年8月:

      第1大隊(機槍大隊)大隊長:鄭滄溶;第2大隊(步兵大隊)大隊長:劉建常;第3大隊(炮兵、工兵、經(jīng)理大隊)大隊長:毛林翰;第4大隊(步兵大隊)大隊長:關震東;無線電隊長:洪范、姚大年(隊附)。

      1931年2月:

      1.步兵第1大隊94人,大隊長:黃占春(上校)

      第1中隊中隊長:廖夢麟(少校)副中隊長:朱岳(少校)

      第2中隊中隊長:褚兆月(少校)副中隊長:陳萃文(少校)

      第3中隊中隊長:彰鳴皋(少校)副中隊長:劉定寰(上尉)

      步兵第2大隊98人,大隊長:劉建常(上校)

      第1中隊中隊長:梁俊杰(少校)副中隊長:廖鼎(上尉)

      第2中隊中隊長:劉赤(少校)副中隊長:廖福(上尉)

      第3中隊中隊長:張毅民(少校)副中隊長:唐華英(上尉)

      步兵第3大隊99人,大隊長:王景宋(上校)

      第1中隊中隊長:黃敬之(少校)副中隊長:劉月鑒(上尉)

      第2中隊中隊長:鄧光倫(少校)副中隊長:莫家新(上尉)

      第3中隊中隊長:梁棟楷(少校)副中隊長:林紹殷(上尉)

      2.第4大隊(機槍、炮兵、工兵、無線電大隊)大隊長:鄭滄溶(上校)、梁壽笙(代)

      機槍中隊29人,中隊長:崔堅(少校)副中隊長:莫諒成(上尉)

      炮兵中隊34人,中隊長:石維瑤(少校)副中隊長:覃克恭(上尉)

      工兵中隊36人,中隊長:梁壽笙(少校)副中隊長:賴和平(上尉)、韋興(中尉)

      無線電中隊30人,中隊長:洪范(少校)副隊長:姚大年(上尉)

      3.高級班73人、旁聽學員14人

      1931年9月14日,該校舉行第4期畢業(yè)典禮。實際畢業(yè)學員390人,

      無線電中隊為學生中隊30人撥入第5期繼續(xù)學習。

      1931年秋,桂、張兩軍入湘,于衡陽大敗回省,損失慘重,殘部退駐柳州整編。為使各部編余軍官能妥善安置,就地以續(xù)辦軍校第4期的名義,將編余軍官編成學員隊數(shù)隊,分駐柳州市區(qū)內(nèi)各處進行訓練。第4期學員多為第4軍編余軍官。至年底第4軍發(fā)出通電,并于南寧誓師援助東北馬占山抗日義勇軍時,原屬第4軍的學員離校歸隊。

      黃埔軍校本校核定畢業(yè)人數(shù)419人,核列為黃埔軍校第8期第1大隊。

      第5期

      1931年9月,第5期開辦于南寧東郊標營舊址。第5期訓練對象有學員隊和學生隊兩種。學員隊有7個隊,即高級班一個隊,經(jīng)理一個隊,機關槍一個隊,步兵第1、第2、第3、第4等隊。

      1. 步兵學員1隊120人(隊長:鄭滄溶)

      步兵學員2隊120人(隊長:段志誠)

      步兵學員3隊120人(隊長:陳大敦)

      步兵學員4隊120人(隊長:粟廷勛)

      步兵學員5隊100人(隊長:許高揚)

      步兵學員6隊100人(隊長:魏鎮(zhèn))

      機關槍學員隊120人(隊長:吳聲鎬)

      2.炮兵學生隊60人

      3.工兵學生隊60人(上校隊長:朱嗣龍)

      交通學生隊100人(上校隊長:張蔭青)

      4.經(jīng)理隊

      5.憲兵隊,憲兵入伍生隊(隊長:鄧光倫,1932年8月畢業(yè))

      6.高級班本期招收對象仍分學員隊和學生隊兩種。

      學員隊主要由新桂系所屬各部隊保送營、連、排級軍官,帶薪入學,此外還有一部分由川、滇、黔各省保送的軍官;學生隊是招考初中以上畢業(yè)生,或有同等學歷及以上的青年學生。其中亦有一部分由西南各省保送入學的外省籍學生。本期入學學員、學生共約1020人。

      1931年秋,成立第4集團軍總部直轄軍官大隊,目的為安置閑散于社會原軍官,條件為口碑上佳并進行入學考試者。人數(shù)約300人,津帖每人每月20元。

      軍官隊少將大隊長:黃明遠

      上校大隊附:夏國璋(1931.7-1932.4)何應思(1932.4-6)傅光咸(1932.6-1934.7)

      1932年初,撥歸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一分校第5期,學期為3年。

      本期由于省內(nèi)局勢相對穩(wěn)定,在訓練過程中未受意外影響,除學生隊尚需繼續(xù)完成普通高中課程外,步、機、步炮及經(jīng)理各學員隊均于1933年夏畢業(yè)。本期畢業(yè)生共1920人。核列為第9期第2總隊。畢業(yè)人數(shù)黃埔本校未作核定。

      第6期

      本期訓練時間最長。有三批不同時間入學的學員:1.原第5期學生隊之第5、第6隊、炮兵隊、工兵隊、交通隊仍繼續(xù)訓練,改為第6期,約400多人。因修業(yè)未滿(修業(yè)3年7個月)留校繼續(xù)訓練,353人;2.第二批1933年8月入學(修業(yè)1年8個月)1935年4月畢業(yè),351人;3.另有王公度抽調(diào)來的20多名政工人員扦入步兵學生隊和另有新招收的數(shù)十名高中畢業(yè)生扦入工兵隊,共124人。

      本期畢業(yè)生數(shù)約875人,黃埔軍校本校核定畢業(yè)人數(shù)828人,核列為黃埔軍校第10期第1、2大隊及獨立第1大隊。

      1933年7月開始授各隊專業(yè)課程,1935年夏畢業(yè)。

      第7期

      本期入學的學生隊是由黔閩省政府保送的新生,多為高中以及大學畢業(yè)生。

      高級班約60人,學員是調(diào)訓新桂系部隊校級以上干部深造;步兵隊100多人,學員隊系調(diào)訓新桂系部隊在職副營長、連長,學生隊則由黔、閩省政府保送,多為高中以及大學畢業(yè)生;機關槍隊100多人,學員是調(diào)訓新桂系部隊在職副營長、連長;步兵炮隊約60人,大部分是調(diào)訓新桂系部隊下級干部,少數(shù)是招考進來的高中生。

      本期學員(生)1935年1月開學,1936年6月畢業(yè)。1936年5月末,由于發(fā)動“六一運動”,部隊急需用人,因此全部畢業(yè)。本期學員人數(shù)最少,且由于政局影響,受訓時間僅一年多。黃埔軍校本校核定畢業(yè)生人數(shù)352人。核列為黃埔軍校第11期獨立第2大隊。

      第8期

      第8期是人數(shù)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一期。第7期畢業(yè)后即著手在全省各地招考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編成四科一班共12個隊。其中:步兵科3個隊450人,步炮科兩個隊300人,重機槍3個隊450人,通訊兩個隊300人(有線通訊和無線通訊),軍官班兩個隊300人,共1800人。

      學生隊是1936年6月在廣西各地招考的中學生,先在各地初試,再到南寧復試,同年7月入校。受訓3個月后,還要通過甄別考試才被錄取。

      另有學員隊1300人,受訓學員都是桂軍部隊中下級軍官。

      1936年9月,李、白發(fā)動的“六一運動”宣告結(jié)束,在運動中新組成的30余個團馬上裁編,裁編下來的中、下級軍官全部編入軍校學員大隊(士兵則全部復員回家)。轄5個步兵中隊,兩個機關槍中隊,兩個步兵炮中隊,共1300人。

      1936年7月入校,10月開課,學習時間原定3年8個月。因抗戰(zhàn)爆發(fā),上海會戰(zhàn)桂軍損失慘重,急需下級軍官補充,該期學生就在1937年10月提前結(jié)業(yè),分派到前線桂軍服務。1942年,該期學生又奉命回校補訓一年后,仍回原部隊擔任原職。

      第8期學員結(jié)業(yè)后,接著招考第9期學生,旋即移駐桂林李家村,改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六分校第14期。

      另有記載,本期各隊是1936年1月在廣西各地招考的高中生,先在當?shù)爻踉?,再到南寧復試,共錄?200人,1937年10月畢業(yè)。黃埔軍校核定畢業(yè)人數(shù)1143人,核列為黃埔軍校第12期第2總隊。

      (二)第六分校時期

      第六分校,從原來面向廣西招生轉(zhuǎn)為面向全國招收學生和歸國華僑青年。同時,第六分校一大特色是自15期(比敘原南寧分校第9期),每期都招收回族學員開辦回民大隊,人數(shù)在300-600人不等。這在當時全國軍校中是絕無僅有的。部分回族學生由成達師范學校和中國回教救國協(xié)會廣西分會保送入學。因此,學生來源除了按第一分校時期的四種途徑外,在抗戰(zhàn)進入持久戰(zhàn)階段,不少學員來自淪陷區(qū)和海外歸來的華僑熱血青年以及各地選送的回族青年。

      第六分校經(jīng)歷了兩次編制調(diào)整。1941年,第六分?,F(xiàn)有步科學生2總隊,學員1總隊,符合新規(guī)定。收訓步兵學生2總隊,學員1總隊,每學生(員)總隊各直轄10個隊,均不設大隊部。學員總隊得視需要,改辦學生教育或裁撤。練習大隊改稱為練習營,并將通信連縮編為排。統(tǒng)計調(diào)整后減員1022人,月減薪餉30322元6角。教務人員與學(員)生之比為1:8.7。但政治教官及政訓人員均未計入。

      1944年11月8日,奉軍委會(三三)會辦制渝字第七三二三號令,提出有關改制事項:規(guī)定第六分校收訓學生量為12個中隊,步兵科6個中隊,炮兵科2個中隊,工兵科1個中隊,輜重兵科1個中隊,通信兵科2個中隊,共計12個中隊。

      第六分校先后招收學生6期,6個學生總隊共計畢業(yè)學生9478人,戰(zhàn)術研究班、軍官訓練班、榮譽軍官大隊及校尉官研究班等,畢業(yè)學員1404人。(另有記載,第六分校時期共7期,畢業(yè)人數(shù)10378人。各類軍訓班畢業(yè)人數(shù)3065人。)以下是各期編隊情況:

      第14期(第9總隊)

      第14期第9總隊的學生原為南寧分校第8期學生,1938年1月8、9日兩天,日軍偷偷登陸北海后,派飛機轟炸南寧,南寧分校全被炸毀,校部被迫遷至長崗嶺。不久,9個步兵隊遷往柳州標營,特殊兵種遷往桂林李家村。3個月后,步兵隊也遷至桂林,統(tǒng)一編入14期第9總隊。

      全隊1800人,分3個大隊,下分15個中隊:其中步兵隊9個中隊、工兵隊2個中隊、通訊兵隊2個中隊、炮兵隊1個中隊、交通輜重隊1個中隊。

      本期1937年入學,1939年9月提前畢業(yè)。學制1年3個月,畢業(yè)生共1800人。校本部核定畢業(yè)人數(shù)1618人。分校主任俞星槎在往重慶開會途中因車禍身亡,其主任職務由黃維接任。

      第15期(第6總隊)

      1938年3月,六分校在山東兗州招生剛結(jié)束,該地即淪陷。新學員乘火車至湖南衡陽后步行南下,經(jīng)桂林至柳州,在柳州訓練8個月后,行軍回桂林李家村升入軍官教育。

      本期分步、騎、炮、工、通、輜重和特種等科(特種科委托專門學校培訓),步科分兩個大隊直轄8個中隊。本期學生1938年入伍。其中步兵科1001人、工兵科119人、炮兵科121人、通信科116人,分別于1940年1月和1940年6月畢業(yè),本期畢業(yè)生共1357人。校本部核定畢業(yè)人數(shù)1357人。其中步兵第1大隊為漢族青年,多來自淪陷區(qū),其中有不少是歸國華僑。這些青年有較高的文化。步兵第2大隊為回族青年,也多來自淪陷區(qū)。由于校方要求嚴格,學生們的進取心亦較強,教學方面按計劃順利進行,1940年畢業(yè)。

      第16期(第11、12、13總隊)

      本期共3個大隊,每大隊直轄4個中隊,每中隊144人,全總隊共1728人。學習科目全部是步兵科。

      1940年除夕,昆侖關戰(zhàn)事吃緊,總隊奉命緊急集合連夜乘火車前往柳州,駐羊角山機械化學校待命。總隊發(fā)給每個學生中正式七九步槍一支和子彈200發(fā),準備增援昆侖關。次日,校長蔣中正及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至羊角山訓話,日軍飛機80余架轟炸羊角山,我方無傷亡。不日,前方戰(zhàn)事告捷,12總隊奉命回校上課。

      本期1939年4月入學,1940年5月畢業(yè)。畢業(yè)生共1720人。校本部核定畢業(yè)人數(shù)1418人。

      第17期(第17總隊)

      本期兩個總隊(兩個總隊均為第17總隊,但入學和畢業(yè)時間地點不相同),第1、2、3大隊,全總隊共1318人,在桂林李家村訓練1年6個月,于1941年10月畢業(yè)。第4、5大隊924人,在桂林平樂訓練一年,于1942年1月畢業(yè)。

      17總隊抵達平樂的第一個星期天,就著裝整齊到馬路上掃街,又抽時間把縣城兩側(cè)的馬路修好、接通,形成環(huán)城公路,并在路旁種上一米多高的松樹,在路旁山麓建了座“抗日陣亡將士紀念碑”,在紀念碑座下塑了漢奸汪精衛(wèi)夫婦的下跪像。為此,平樂縣把一條馬路命名為“黃埔路”。

      本期學員1940年春入伍,1941年10月和1942年1月畢業(yè)。畢業(yè)生共2242人。

      另有記載,本期全總隊共1776人,總隊轄3個大隊。第1大隊大隊長沈憲章,第2大隊大隊長朱道源,第3大隊大隊長唐冠時。

      第18期(第3總隊)

      本期共3個大隊,每個大隊轄4個中隊。第1大隊隊長江望山,第2大隊隊長岳石山,第三大隊隊長張文采。本期每個中隊144人,全總隊1728人。本期學生入學時曾設華僑大隊,8個月后,入伍生教育結(jié)束,分到各中隊繼續(xù)軍官教育訓練。

      本期第2大隊的第7中隊為步炮專修隊,專學八一、八二式迫擊炮,戰(zhàn)車防制炮,俄式機關炮。本期學習課目與第17期同,另加學敵國(日本)政治經(jīng)濟學。

      1940年12月入學,1942年10月畢業(yè),畢業(yè)生共1871人。

      第19期(第11總隊)

      本期共3個大隊,分兩批入學:1942年入學,1944年1月畢業(yè),1680人;1943年2月入學,1944年9月畢業(yè)191人,共1871人。

      第20期(第20總隊)

      本期在梧州招生,1944年入學,編入第20期步兵第1大隊第3中隊。1945年撥歸成都本校受訓。至此,第六分校結(jié)束。

      此外,還曾辦理各類軍訓班:

      第10期獨3隊,第11期獨立1、2大隊,榮譽軍官大隊,軍官教育隊,軍官預備教育班第1、2大隊,戰(zhàn)術研究班;校尉官研究班等畢業(yè)學員2700余人。

      第10期獨立3隊代廣西軍管區(qū)軍官大隊訓練2個月,1940年畢業(yè),224人。

      高等教育班第5期第9組,訓練9個月,1937年10月畢業(yè),141人。

      以上各類軍訓班畢業(yè)生人數(shù)3065人。

      據(jù)記載,1926年至1938年,南寧分校時期畢業(yè)生共10824人。1938年至1945年第六分校時期畢業(yè)生共12660人??偣才囵B(yǎng)了軍隊中下級軍官23484名。

      猜你喜歡
      學員隊步兵總隊
      2023年武警部隊刊稿情況統(tǒng)計
      2022年武警部隊刊稿情況統(tǒng)計
      2021年《武警醫(yī)學》刊稿情況統(tǒng)計
      步兵班前進
      步兵班前進
      軍事基礎訓練與學員隊連隊化管理的對接路徑探析
      學員隊干部在課余體能組訓中的作用分析
      公安現(xiàn)役院校學員隊干部素質(zhì)構(gòu)成探析
      武警江蘇省總隊
      江蘇年鑒(2014年0期)2014-03-11 17:10:08
      學員隊干部應具備的能力和素質(zhì)

      内乡县| 化州市| 卫辉市| 盐边县| 施秉县| 冀州市| 泗洪县| 建昌县| 宜春市| 连云港市| 迁安市| 呼和浩特市| 左贡县| 临洮县| 自贡市| 太和县| 合肥市| 穆棱市| 新乡县| 三台县| 陆川县| 乐至县| 上思县| 松滋市| 尉氏县| 临沭县| 商丘市| 南昌县| 吉林市| 策勒县| 京山县| 托克逊县| 象州县| 昌乐县| 定州市| 元氏县| 沾益县| 通州市| 汉阴县| 突泉县| 上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