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云 夏 旭 胡寧東 劉秋華 梁計煥 丁明云
(清遠市人民醫(yī)院胸心外科,廣東 清遠 511518)
超聲引導下經胸微創(chuàng)封堵術在先天性心臟病中的應用
袁海云 夏 旭 胡寧東 劉秋華 梁計煥 丁明云
(清遠市人民醫(yī)院胸心外科,廣東 清遠 511518)
目的 探究先天性心臟病應用超聲引導下經胸微創(chuàng)封堵術治療的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107例,觀察組52例患者采用超聲引導下經胸微創(chuàng)封堵術治療,腔鏡組52例患者采用胸腔鏡輔助微創(chuàng)治療;對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或護理效果進行評估比較。結果 腔鏡組的成功例數(shù)為53例,成功率為96.36%;觀察組手術成功率為100%,觀察組費用,住院時間,ICU滯留時間,抗生素使用時間明顯少于腔鏡組(P<0.05)。觀察組圍術期內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82%明顯低于腔鏡組5.45%,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超聲引導下經胸微創(chuàng)封堵術治療效果明顯,手術創(chuàng)傷小,保證先天性心臟病手術的成功率,幫助減輕患者經濟負擔。
超聲引導;先天性心臟?。唤浶匚?chuàng)封堵術;效果觀察
據最新資料表明,先天性心臟病是威脅新生兒存活的最大因素,微創(chuàng)手術成為近年來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的主要方法,超聲引導下經胸小切口手術具有小鼠切口小、操作簡便,得到了廣泛的推廣應用,給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帶來極大幫助[1]。外科手術由于手術創(chuàng)傷大、易感染等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造成威脅,大大降低存活率[2]。近年來我院采用超聲引導下經胸微創(chuàng)封堵術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本研究通過與胸腔鏡輔助的外科手術對比,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2014年1月—2015年1月,分析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臟病110例患者,女44例,男63例;平均年齡(30.23±2.54)歲,年齡跨度3~40歲;其中腔鏡組55例,觀察組52例。兩組患者在基線資料方面差異無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
1.2 方法
1.2.1 腔鏡組 體重 <40 kg 或雙腔氣管導管插管困難者采用單腔氣管插管,腔鏡組使用胸腔鏡輔助手術治療,左側單肺通氣,常規(guī)雙腔氣管導管插管。高頻(25 ~ 30次/min)、低潮氣量(5 ml/kg)通氣。自右側胸壁三個 1 ~ 2 cm 孔狀切口進胸,分別位于胸骨旁腋中線第三肋間,第四肋間,腋前線第五肋間,定位右手操作孔、左手操作孔和胸腔鏡孔。胸腔鏡下顯露手術野,通過顯示屏視野完成手術操作,動脈插管頭端位于髂總動脈,常規(guī)經股動、靜脈插管建立體外循環(huán),二級側孔位于下腔靜脈,頭端置于上腔靜脈,靜脈插管使用二級引流管;合并永存左上腔靜脈者經冠狀靜脈竇插管負壓引流;引流不滿意者可于右心回流室加 30 ~40 mm Hg負壓。肛溫降溫至28 ~33 ℃,升主動脈進行心肌保護,阻斷后經主動脈根部順灌停跳液,常規(guī)流量下進行手術。房間隔缺損補片采用牛心包片,心內直視手術操作原則和方法與同類正中開胸手術相同,室間隔缺損補片采用滌綸片。
1.2.2 觀察組 觀察組使用超聲引導下經胸微創(chuàng)封堵術,具體實施如下:根據缺損大小選擇封堵傘,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并將其推送到導管中。常規(guī)放置深靜脈留置針及外周動脈穿刺針,室間隔缺損切口選擇胸骨下段直切口長約3 cm。房間隔缺損切口選擇胸骨旁右緣3或4肋間,動脈導管未閉切口選擇胸骨左緣第2或第3肋間2 cm;切開并懸吊心包,食管超聲分別在右心房或右心室表面定位缺損的方位。動脈導管在肺動脈側定位,食管超聲的引導下在房間隔缺損在右心房中央處縫合,將輸送鞘通過右心房荷包、房間隔缺損調整位置,進入左心房,超聲未見封堵器形狀好、各切面分流,釋放左房傘,左房傘貼房間隔后釋放右房傘,退出輸送鞘及鋼纜,在不影響肺靜脈、二尖瓣、冠狀靜脈竇的前提下。用20 G動脈穿刺針穿刺入右心室,在食管超聲的引導下室間隔缺損在右心室直對缺損處縫合,通過導絲將輸送鞘送入左心室,將導絲通過穿刺針進入室間隔缺損至右、左心室,退出鞘芯、排氣,釋放右室傘、左心室傘,拉至缺損處封堵左室面。超聲檢查未見分流,轉換切面,送入封堵器,未見二尖瓣、三尖瓣及主動脈瓣返流,退出輸送鞘及鋼纜,心律未見明顯變化。
1.3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手術成功例數(shù)、抗生素治療時間,對兩組患者住院費用等進行記錄和計算,ICU滯留時間、圍術期并發(fā)癥發(fā)生例數(shù)。
2.1 手術成功率與并發(fā)癥兩組比較 觀察組手術成功率:100%,腔鏡組手術成功率:96.36%;腔鏡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5.4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82%,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成功率與并發(fā)癥比較[n(%)]
注:與腔鏡組比較,*P>0.05。
2.2 ICU滯留時間、住院費用、抗生素使用情況對比分析 腔鏡組ICU滯留時間,住院費用,抗生素使用時間明顯多于觀察組,兩組間數(shù)據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ICU滯留時間、住院費用、抗生素使用情況對比分析[n(%)]
注:與腔鏡組比較,*P<0.05。
先天性心臟病對兒童的生長發(fā)育有嚴重的影響,該病致死率較高。對于先天性心臟病,胸腔鏡輔助外科手術創(chuàng)傷大,治療方式雖然比較成熟,但術后恢復慢[3-5],因此先天性心臟病治療中,一直在探究恢復更快、創(chuàng)傷更小的治療方法[6]。隨著醫(y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介入治療的不斷發(fā)展,我院使用超聲引導下經胸微創(chuàng)封堵術術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結合臨床醫(yī)療資料及以往的經驗,為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帶來了幫助[7]。
全胸腔鏡下心內直視術是心內直視手術技術與胸腔鏡技術相結合的一種微創(chuàng)新型手術方法,具有照明良好、手術視野放大、顯露清楚等優(yōu)點[8]。通過右胸肋間隙孔狀入路,借助胸腔鏡顯露術野完成手術,術后愈合快且皮膚切口小,位置隱蔽,也更符合美觀要求[3-5],手術創(chuàng)傷較傳統(tǒng)正中開胸及小切口手術明顯減小。但是,相比超聲引導下經胸微創(chuàng)封堵術結果顯示,觀察組成功例數(shù)明顯高于腔鏡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也相對較低,ICU滯留時間、住院費用、抗生素使用時間觀察組也少于腔鏡組(P<0.05)。我們認為超聲引導下經胸微創(chuàng)封堵術對于某些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的治療效果更為顯著。
綜上所述,采用超聲引導下經胸微創(chuàng)封堵術治療先天性心臟病,具有手術創(chuàng)傷更小,手術的成功率也更高,手術效果更好的優(yōu)點,并可有效的減少患者的住院費用,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值得臨床中推廣使用。
[1] 任苓,江柏青,葉軍,等.先天性心臟病的超聲診斷新技術—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1,31(1):18-19.
[2] 孟濤疆,馬東星,劉惠,等.嵴內型室間隔缺損介入封堵療效分析[J].武警醫(yī)學院學報,2010,19(6):473-475.
[3] 陸培明,梁健球,黃新勝,等.經胸彩色超聲心動圖在先天性心臟病介入封堵術中的應用評價[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0,35(7):714-716.
[4] 肖明第.房間隔缺損的微創(chuàng)外科封堵術[J].上海醫(yī)學,2004,27(10):705-706.
[5] 張煒,張玉蘭,王強,等.食管超聲心動圖在經胸微創(chuàng)室間隔缺損封堵術中的應用[J].天津醫(yī)藥,2012,40(9):954-955.
[6] 韓育寧,蘇金林,邊宏,等.經胸微創(chuàng)非體外循環(huán)下封堵術治療先心病的臨床研究[J].寧夏醫(yī)學雜志,2012,34(11):1093-1095.
[7] 季麗娜,曹力,陳大坤.經食管超聲心動圖在先天性心臟病經胸小切口封堵術中的應用[J].溫州醫(yī)學院學報,2012,42(3):282-286.
[8] 吳勤.超聲心動圖引導經胸小切口室間隔缺損封堵術[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37(7):699-705.
[9] Fortunato Júnior JA, Pereira ML, Martins AL, et al.Video-assisted cardiac surgery: 6 years of experience[J].Rev Bras Cir Cardiovasc,2012,27:24-37.
[10] Vistarini N,Aiello M,Viganò M.Minimally invasive video-assisted cardiac surgery: operative techniques,application fields and clinical outcomes[J].Future Cardiol,2011,7:775-787.
袁海云(1978—),男,廣東清遠人,主治醫(yī)師,碩士,主要從事臨床胸心外科工作。
R654.2
B
1004-7115(2017)06-0657-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7.06.021
2017-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