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佳
(四)捕蟬
蟬,也叫知了。每年天氣暖和的時候,它們才會從地下出來,爬到就近的樹上,不一會兒褪去了軀殼,就變成了會飛會叫的蟬。一年中蟬最早出來,是在麥子快要成熟的時候,所以也把這種蟬稱作麥了。
麥了的個頭不大,身著鐵灰色的衣服,它們趴在樹干的底部或灌木叢中,拖著長聲一直在歌唱。麥了歌唱的聲音不大,并且柔和,所以并不煩人。小松鼠覺得它很好玩,就常常去捕捉它。
麥了很好捕捉。因為它太愛歌唱了,唱起來又全神貫注,旁若無人,這樣小松鼠都爬到它身邊了,它還渾然不覺,這樣麥了大多都吱吱呀呀地當了俘虜。但也有警覺的,小松鼠沒有抓住它,讓它吱呀一聲驚飛的同時,還尿了小松鼠一臉。小松鼠很生氣,見了麥了都抓住它、折磨它。
隨著天氣慢慢變熱,又有了一種叫作紡花知了的蟬,這種蟬的個頭跟麥了差不多,可叫起來卻非常動聽,開始是“咿——呀,咿——呀”地叫著,有點像手搖紡車紡花的響聲,一板一眼,婉轉(zhuǎn)優(yōu)雅,而且在叫到高潮的時候,又變成“呀呀呀呀”的歌唱,真是蟬中的歌唱冠軍??蛇@種蟬非常靈敏,不在樹木的末端落腳,而且稍有風吹草動,就逃之夭夭。小松鼠抓不到它們,就攆得它們四處亂竄,讓它們不得安寧。
到了夏季最熱的時候,又出來了一種蟬,這種蟬黑黝黝的,個頭大,叫聲響,身體硬實,一天能哇哇地叫個不停。而且天越熱,它叫得越厲害,甚至夜里也叫。吵得小松鼠心煩意亂,睡不好覺,吃不好飯。小松鼠很生它們的氣,就起來抓它們。但這種蟬不但多,而且也比較靈敏。抓不住,治不服,小松鼠覺得它們不該敗給這么一個小動物,天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一個個精神恍惚,病懨懨的。
小松鼠去找鼴鼠醫(yī)生,鼴鼠仔細聽了它們的述說,給開了些健胃安眠的藥,并且說它的這些藥,只是緩解,不能除根,建議它們最好找找牛博士,也許它會有辦法。
牛博士當初被它們看作大惡魔。其實它不但心地善良,老幼無欺,而且知識淵博,閱歷豐富。它聽了小松鼠的述說后,不緊不慢地問它們:“你們知道這個世界上,誰最愛唱歌?”小松鼠說是百靈鳥,牛博士搖搖頭。說是夜鶯、杜鵑,牛博士又搖搖頭。最后說是大公雞,牛博士說:“你們越說越遠了。我告訴你們吧,在這個世界上,最愛唱歌的就是蟬!而且上天也支持蟬來唱歌。你們看看,我們的五臟六腑,都在胸部。只有蟬的胸部,被改裝成了唱歌的共鳴箱,害得它們的內(nèi)臟器官沒了位置,都統(tǒng)統(tǒng)壓縮到腹部下端的一角。你們想想,如果不是這樣,它們那么小的身軀,能唱出那么大的聲音嗎?”小松鼠仔細一想,覺得牛博士說得太對了。牛博士接著又說:“既然上天都安排它來唱歌,它為唱歌又做出了那么大的犧牲,就讓它唱吧,不就一個夏季嘛?!迸2┦空f到這里,小松鼠的心結(jié)已經(jīng)基本解開了。它們一起說:“牛博士,您太有學問了,經(jīng)你這么一說,我們不生氣了,也不去抓它們了。”
牛博士接著又說:“你們知道,一只蟬來到世上,得多長時間?”小松鼠回答不上來,就一個月、三個月、半年、一年地亂猜。牛博士說:“看來你們對蟬真的不了解。一只蟬要出來歌唱,就要在地下苦苦等待,由于蟬的種類不同,等待的時間也略有差異,最長的一等就是17年。地下苦苦等了17年,出來歌唱也就半個夏天。麥了、紡花知了,過不完夏天就壽終正寢了。唱得最兇的那種黑知了,夏天過了一半才出來,雖說它是過完了夏天,可秋風一吹,就凍得瑟瑟發(fā)抖,一跌落到地上,整個生命也就結(jié)束了……”
經(jīng)牛博士這么一說,小松鼠對蟬有了同情和尊重。再聽到它們的叫聲,心平氣和,毫不煩惱,身體也逐漸康復了。
牛博士的教育,讓小松鼠學會了理解和寬容。原來它們也厭惡烏鴉的叫聲,現(xiàn)在也不反感了。它們想,十個指頭有長短,山中樹木有高低。能原諒他人,善待他人,對別人好,對自己也好,這就是常說的修養(yǎng)吧。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