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鼎
每當看到一個明星結婚的時候,不管是他或她的第一段婚姻還是第二段婚姻,人們總是發(fā)出終于找到意中人的感嘆;而對于比較艱難的明星,還會用上“經過了渣男(女),最終找到真命天子(女)”這樣的稱許。就好像,他們這次結婚的對象不會再是渣男(女)一樣。這像極了我們看過的大多數童話故事:不管過程如何,結了婚就好了。我們不禁會問:結了婚故事真的就結束了嗎?
“我們都是看童話故事長大的人,所以我們對許多事物的認知,根深蒂固地受到我們童年看過的那些故事的影響。在我們長大之后,我們的人生腳本有時候也會若有似無地按照童話故事的邏輯來演繹?!边@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謝爾登·卡什丹潛心研究多年童話故事對人性格影響的結論?;叵肓艘幌拢覀兛催^的童話里,那些關于愛情的故事,似乎都是這樣的模式:結婚之前,會經歷許多艱難險阻,然而彼此相愛,最終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都是如此。我們長大之后,大多數人的感情,也不總是一帆風順的。我們會經歷很多人,遇到很多事,大多數人似乎也很能接受這個現實,覺得一段感情是需要經過許多考驗的,只要最后在一起了。我們送出的祝福,往往也是以結婚為結尾。
格林兄弟、安徒生這些童話大師當年的心慈手軟,或者因為故事編不下去了,卻貽害了許多男男女女。誰知道灰姑娘嫁給王子后到底幸福不幸福呢?反正作者沒寫,也許也要斗小三,上演宮斗戲碼吧??上?,故事只上演了第一季,讓許多人對結婚這件事還非常憧憬,以為結婚了就大功告成了,萬事大吉了,就可以這樣幸福地在一起了??上КF實婚姻的腳本并不是這么寫的。林丹出軌的新聞就是這樣的打臉。國民好老公的出軌,又讓很多人義憤填膺,覺得這樣的男人都靠不住,那什么樣的人靠得住;覺得娛樂圈、體育圈都是這幫“出軌隊”,輸出了滿滿負能量,還有不會出軌的嘛。也有不少人開始大談妻子懷孕期間如何滿足性需求,還有人吐槽姐弟戀的種種不靠譜——因為林丹、陳赫、文章,這些出軌男不僅長得像,而且都是姐弟戀嘛,小弟弟的性欲就是強,還是楊振寧老爺爺靠譜!諸如此類等等。這些討論也許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也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部分,那就是:我們對于“結婚”這件事的可靠程度,是否給予了太高期待呢?
好像是的。在我們的腳本里,總是期待“結婚”了,就可以發(fā)生一些“奇跡”。這些“奇跡”可能包括:兩個人對彼此的坦誠;兩個人不會對彼此厭倦;兩個人不會有想離開對方的念頭;兩個人從身體到精神忠于彼此;兩個人會成為彼此一生的唯一;兩個人就這樣幸福到終老。也許你覺得這些很刺耳。我們結婚不就是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嘛,否則為何要結婚呢?然而,如果你真的這么想,真的認為“結了婚就好了”,余下什么都不做的話,這些就都是“奇跡”。如果不發(fā)生“出軌”,也會發(fā)生別的。
你要知道,結婚之前可能會發(fā)生的事情,不會因為結了婚就不會發(fā)生。結婚之前你為了鞏固兩個人的關系該做的事情,結婚后更要做。結婚之前你會碰到的艱難險阻,結了婚也會變著法子讓你碰到。對他人的感情生活和性生活多加評述,很多時候只是自己的意淫。每一對伴侶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其實除了他們兩個人沒人知道。我唯一知道的是,一段關系出了問題,如果婚前是兩個人都有責任,婚后就更是了,誰都不會在一段關系里獨善其身。
我們大多數人對于婚姻的腳本是需要改寫的,不能再用原來以為的“結了婚就好了”“如果不好,也是結婚前出了什么問題,或者是這個人的本性有什么問題”來做簡單的解釋。祝福一對新人和美是美德,卻不能認為婚姻是僅僅靠祝福和一場婚禮、一套房子就夠的,也許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對他們將要經歷的考驗,他們是否做好了心理準備,是否有信心一起去面對,這些或許是祝福之外應該報以支援之處。
結婚如果能夠被定義為兩個人開始做好共同進入下一關接受考驗的準備,或許更符合這個腳本的現實。也唯有此,才會讓被愛情沖昏頭腦的人、以為“結了婚就好了”的人,冷靜下來,仔細認真經營自己的婚姻生活。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zhàn)事》的原著小說里有一段對Love的理解,我覺得寫得挺好,翻譯了一下,和諸位分享:
好的,不過什么才是愛情?
憑我的經驗,真實的愛,真正的愛,包括了痛苦、犧牲、艱辛和無私。
這就是成人的愛情,當幻想和錯覺煙消云散,剩下的才是最真實的部分。
如果你的婚姻有機會持續(xù)經年,你最終會在婚姻里發(fā)現這種愛情。
那種“融為一體”的感覺,那種荷爾蒙引發(fā)的迷戀與性沖動,雖然也很棒,
但這并不是愛情。如無心痛怎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