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偉
垃圾滲濾液的處理一直是水處理界的一個難點,滲濾液是一種成分復雜且高氨氮的特殊廢水。垃圾滲濾液處理技術的現狀研究的基礎上對我國滲濾液處理技術方法進行分析。
滲濾液污染特性處理技術
一、垃圾滲濾液的來源和污染特性
垃圾滲濾液是液體在填埋場受重力流動的產物。主要有以下來源:
1.自然降水:自然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它是滲濾液產生的主要來源。降水沖刷填埋場,使?jié)B濾液水質嚴重惡化。影響滲濾液產生數量的降雨特性有降雨量、降雨強度、降雨頻率、降雨持續(xù)時間等。
2.廢物中的水分:隨固體廢物進入填埋場中的水分,包括固體廢物本身攜帶的水分以及從大氣和雨水中的吸附(當儲水池密封不好時)量。入場廢物攜帶的水分是滲濾液的主要來源之一。
3.地表徑流:地表徑流是指來自場地表面上坡方向的徑流水,對滲濾液的產生量也有較大的影響。
4.有機物分解生成水:垃圾中的有機組分在填埋場內經厭氧分解會產生水分,其產生量與垃圾的組成、PH值、溫度和菌種有關。
5.地下水:如果填埋場地的底部在地下水位以下,地下水就可能滲入填埋場內,滲濾液的數量和性質與地下水同垃圾的接觸情況、接觸時間及流動方向有關。但一般在設計施工中采取防滲措施,可以避免或減少地下水的滲入量。
垃圾滲濾液是一種成份復雜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其性質取決于垃圾成份、垃圾粒徑、壓實程度、現場氣候、水文條件、和填埋時間等因素,主要有以下特性:
1.污染物種類繁多,成分復雜。垃圾滲濾液水質復雜,含有多種有毒有害的物質。其中有機污染物徑技術檢測有99種之多,有22種已經列入我國和美國重點控制名單,一種可以直接致癌,五種可誘發(fā)致癌。
2.水質水量變化大。垃圾滲濾液的水質水量會隨著外界水文地質降雨量堆地高度及方式、填埋規(guī)模、填埋工藝、填埋時間、垃圾本身成份的變化而變化,隨機性很大。
3.金屬含量高垃圾滲濾液。中含有10多種金屬離子,其中鐵、鉛、鋅和鈣的濃度可分別高達2050mg/L12.3mg/L,130mg/L和4200mg/L。
4.營養(yǎng)比例失調,氨氮含量高。
二、垃圾滲透液處理技術
1.物理化學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化學沉淀、密度分離、化學氧化、化學還原、離子交換、膜滲析、氣提及濕式氧化法等多種方法,在COD為2000~4000mg/L時,物化方法的COD去除率可達50%~87%。和生物處理相比,物化處理不受水質水量變動的影響,出水水質比較穩(wěn)定,尤其是對BOD5/COD比值較低(0.07~0.20)難以生物處理的垃圾滲濾液,有較好的處理效果。但物化方法處理成本較高,不適于大水量垃圾滲濾液的處理,因此目前垃圾滲濾液主要是采用生物法。
2.生物法。分為好氧生物處理、厭氧生物處理以及二者的結合。好氧處理包括活性污泥法、曝氣氧化池、好氧穩(wěn)定塘、生物轉盤和滴濾池等。厭氧處理包括上向流污泥床、厭氧固定化生物反應器、混合反應器及厭氧穩(wěn)定塘。
(1)活性污泥法。好氧處理用活性污泥法、氧化溝、好氧穩(wěn)定塘、生物轉盤等好氧法處理滲濾液都有成功的經驗,好氧處理可有效地降低BOD5、COD和氨氮,還可以去除另一些污染物質如鐵、錳等金屬。在好氧法中又以延時曝氣法用得最多,還有曝氣穩(wěn)定塘和生物轉盤(主要用以去除氮)。
活性污泥法,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滲濾液可用生物法、化學絮凝、炭吸附、膜過濾、脂吸附、氣提等方法單獨或聯合處理,其中活性污泥法因其費用低、效率高而得到最廣泛的應用。美國和德國的幾個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結果表明,通過提高污泥濃度來降低污泥有機負荷,活性污泥法可以獲得令人滿意的垃圾滲濾液處理效果。采用活性污泥法能夠有效地處理垃圾滲濾液。許多學者也發(fā)現活性污泥能去除滲濾液中99%的BOD5,80%以上的有機碳能被活性污泥去除,即使進水中有機碳高達1000mg/L,污泥生物相也能很快適應并起降解作用。眾多實際運行的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tǒng)表明,活性污泥法比化學氧化法等其它方法的處理效果更佳。
生物膜法與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具有抗水量、水質沖擊負荷的優(yōu)點,而且生物膜上能生長世代時間較長的微生物,如硝化菌之類。當溫度回升,微生物的硝化能力隨即恢復。但是應當指出,這種滲濾液的性質與城市污水相近,對于較強的滲濾液此方法是否適用還待研究。
(2)厭氧生物處理。厭氧生物處理的有目的運用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但直到近20年來,隨著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等學科發(fā)展和工程實踐的積累,不斷開發(fā)出新的厭氧處理工藝,克服了傳統(tǒng)工藝的水力停留時間長,有機負荷低等特點,使它在理論和實踐上有了很大進步,在處理高濃度(BOD5≥2000mg/L)有機廢水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厭氧生物處理有許多優(yōu)點,最主要的是能耗少,操作簡單,因此投資及運行費用低廉,而且由于產生的剩余污泥量少,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也少。近年來,開發(fā)的厭氧生物處理方法有:厭氧生物濾池、厭氧接觸池、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及分段厭氧硝化等。
(3)厭氧與好氧的結合方式。雖然實踐已經證明厭氧生物法對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的有效性,但單獨采用厭氧法處理滲濾液也很少見。對高濃度的垃圾滲濾液采用厭氧好氧處理工藝既經濟合理,處理效率又高。COD和BOD的去除率分別達86.8%和97.2%。
三、結語
垃圾滲濾液是一種有毒有害的高濃度有機廢水,控制不好將產生二次污染,是衛(wèi)生填埋場失去應有的價值和意義。要解決滲濾液污染問題,除了對垃圾填埋場進行控制,盡量減少滲濾液的產生外,關鍵是要對滲濾液進行處理,使其達標排放。近年來采用厭氧與好氧結合處理滲濾液的較多,在選擇生物處理工藝時,必須詳細測定滲濾液的成份,分析其特點,通過小試或中試來獲得組合處理工藝,才能達到排放。生物法是今后垃圾滲濾液處理研究的主要方向。
參考文獻:
[1]周愛嬌,陶濤.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物化處理的現狀及發(fā)展趨勢[J].重慶環(huán)境科學.
[2]陳石,王克虹.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中研究[J].給水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