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仕明
摘 要:在整個電學教學過程中,導體和絕緣體是學生建立電路概念的起點,也是安全用電的基礎(chǔ).教材中用干電池和小燈泡組成的簡單電路來檢測導體和絕緣體,該裝置無法檢驗電阻稍大一些的導體,將普通的小燈泡改成發(fā)光二極管之后還是不能檢驗人體、潮濕的木棒和高溫的玻璃等電阻較大的導體.利用擴音器將微弱的電流放大,再將電信號轉(zhuǎn)換成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聲音信號,效果直觀,可以有效突破導體和絕緣體的教學困境.
關(guān)鍵詞:導體和絕緣體;音頻線;擴音器;MP3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chǔ)的入門課程,旨在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實驗對自然界中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綜合、概括,從而建立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1].電流看不見摸不著,如何將其展現(xiàn)出來成為電學實驗的重點.在整個電學教學過程中,導體和絕緣體的演示實驗是學生建立電路概念的起點,也是安全用電的基礎(chǔ).教材中用干電池和小燈泡組成的簡單電路來檢測導體和絕緣體,該裝置可以用來檢驗導電能力較強的導體,但是無法檢測電阻稍大一些的導體,如:人體、潮濕木棒、鹽溶液等.在干燥環(huán)境中,人體的電阻為2000Ω左右,用普通的3V干電池供電時通過人體的電流約為1mA,小燈泡無法發(fā)光,一些改進實驗采用工作電流為10mA的發(fā)光二極管來代替小燈泡,效果還是不理想,無法檢測人體等電阻較大的導體.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外界條件改變后絕緣體也可能變?yōu)閷w,如:高溫下的玻璃,潮濕的木棒,老化的塑料等.這些導體的電阻更大,在安全電壓范圍內(nèi),普通儀器很難檢測出如此微小的電流.因此,改進導體和絕緣體的檢測裝置很有意義,也很有難度.
功放俗稱“擴音器”是音響系統(tǒng)中最基本的設(shè)備,它可以把來自音源的微弱電信號進行放大,再驅(qū)動揚聲器發(fā)出聲音.而且擴音器的放大倍數(shù)可以調(diào)節(jié),即使電流很微弱,也可以檢測出來,還能把看不見的電信號轉(zhuǎn)化為可以直接感知的聲音信號.
MP3是一種便攜式的音頻播放器,其音頻源輸出的電信號很微弱,輸出電壓約為1V,輸出電流約為10mA.MP3輸出微弱電信號可以通過音頻數(shù)據(jù)線連接到擴音器上, 這個微弱的電流經(jīng)過擴音器的等比例放大后進一步轉(zhuǎn)化成不同響度的聲音.
若將音頻線剝開,剪斷其中一根電纜并引出兩個接頭,則可制成一個很好的電路檢測裝置.詳見圖2.
利用擴音器本身的放大電路來檢測微弱的電流,效果很好,而且該實驗裝置通過聲音的大小來反映電流的強弱,便于比較電阻的大小.
實驗一:打開擴音器,播放MP3中的音樂,當兩個接線頭斷開時聽不到聲音,兩接線頭接觸時音樂正常播放.請一個學生兩手分別握在兩個接線頭上,可以聽到音樂繼續(xù)播放,但聲音略偏小,松手后音樂停止,本實驗直觀地說明人體是導體.再請兩個學生分別握住一個接線頭,當他們手拉手時能清晰地聽到音樂繼續(xù)播放,松手后音樂停止,這個實驗說明人體是可以導電的,其他人觸電后不能直接用手去拉.
實驗二:打開擴音器,播放MP3中的音樂,當兩個接線頭斷開時聽不到聲音,兩接線頭接觸時音樂正常播放.將一小段玻璃管夾在兩個接頭上,此時聽不到音樂聲,說明常溫下玻璃是絕緣體;
用酒精燈加熱玻璃管,可以看到玻璃管逐漸變紅,同時聽到音樂聲音慢慢變大,停止加熱,在玻璃管冷卻過程中可聽到音樂聲逐漸變小.該實驗清晰地說明溫
度升高以后玻璃也會從絕緣體變成導體,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
該裝置還可以用來檢測干燥木棒和潮濕木棒的導電能力,效果都很明顯.本裝置利用擴音器中原有的放大裝置,巧妙地把微弱的電信號檢測出來,并轉(zhuǎn)化為聲音信號,裝置靈敏度高,效果直觀明顯,可以有效突破導體和絕緣體教學中的實驗難點,而且該裝置簡單易得,便于制作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謝從豪.怎樣做好演示實驗[J].中學物理(初中版),19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