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媛媛
在北美西海岸,海獺的歸來給當?shù)氐纳鷳B(tài)環(huán)境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在海獺的幫助下,巨藻森林和其他瀕危海洋環(huán)境也隨之重現(xiàn)生機。海獺,這個生態(tài)建筑師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呢?這恐怕要感謝它們的“好胃口”。
在過去的30年中,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溫哥華島西海中,演繹了一場最為精彩的“水下變革”。研究人員在同一片水域進行觀察,察看這片曾經(jīng)因海膽大量生長、被海膽過度啃食海藻而形成的“海膽荒地”是如何由海底荒漠轉(zhuǎn)變?yōu)楦哌_2米的海藻組成的“巨藻森林”的。這種滄海桑田的環(huán)境變化足以讓所有人為之驚嘆。
這是由大片大片粉色珊瑚藻創(chuàng)造出的世界——海膽、鮑魚、石鱉、海參等無脊椎動物都生活在這種海洋環(huán)境中。在科學家眼中,海膽荒地就像是海洋中的開闊草地,一眼望去,各種海洋生物盡收眼底。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巨藻森林。當科學家們潛入不斷擺動的棕色巨藻時,就像游走在一片茂密的叢林之中,在巨藻叢林中成長的幼魚會突然從藏身之地竄到他們的眼前,真不知道之后還會竄出什么。
造成這兩種環(huán)境之間巨大轉(zhuǎn)機的正是一種有著極大胃口的生物——海獺。海獺多分布于北美西海岸和亞洲遠東海域。正如它們的名字所表明的那樣,海獺是一種完全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不過這一名字也會讓人困惑,因為海獺并不是沿海水域中唯一的一種水獺,例如同樣也生活在海邊或狹長海灣區(qū)域中的“歐亞水獺”,其實也可以稱得上是另一種“海獺”。
海獺最喜歡的食物是海膽。當海獺這種“大胃王”來到滿是海膽的水域時,它們立即就會抓住海膽大快朵頤。海膽被海獺吃完之后,巨大的海藻就會在2周之內(nèi)占領這片區(qū)域。這是一個極快的生長過程。如果缺少海獺的捕食,這些植食性的海膽就會大肆啃食巨藻,直到把它們?nèi)砍酝?,而這正是不列顛哥倫比亞海域中海膽荒地的由來。沒有了海獺,巨藻森林也隨之消失。